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生协调与村级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
——以南昌市石岗镇上坪村为例

2021-01-29蔡海生张学玲

江西农业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格局用地

陈 艺,蔡海生*,张学玲

(1.江西农业大学 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45;2.江西农业大学 职业师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十八大提出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三生空间发展要求,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地关系紧张、土地粗犷使用、利用结构失衡等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发展仍有较大差距,村庄规划发展多以政府意志为主导,缺少相关产业与资金扶持,三生用地布局混乱,经济实力有待提高。农村宜居,关键是要做好生产宜居、生活宜居和生态宜居,以此为导向,来优化农村三生用地结构布局,这是建设美丽新农村、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村“人—地—生态”综合效用的最大红利[1-2]。科学合理地安排乡村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将有效推动乡村三生功能的进一步融合,对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新时代乡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在此背景下探讨农村土地三生空间优化重构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针对三生空间的地类识别和界定,还没有较为明确的定义,从土地自身的功能角度来看,三生用地即生产用地、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生产用地主要指具有生产功能、进行农业工业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域;生活用地是供人类居住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区域;生态用地是具有生态调节功能、提供生态服务为主的区域[4-6]。国内已有相关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农村三生用地格局进行了研究。贺艳华[7]以区域统筹、城乡融合为基点,提出了农业生产空间优化、生态空间用地优化、非农业生产的生活空间优化等单体模式有机组合,以廊道、节点为基本骨架,以梯度融合为核心的土地利用空间规划优化模式;朱琳等[8]从三生用地的不同功能着手,定量分析成都市江家堰村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提出应注意乡村三生用地的功能提升和复合化利用;刘鹏[9]基于三生协调理念,运用空间分析工具,对重庆市河包镇农村居民点提出布局优化策略。还有些学者从生态保护、传统继承、政策干预等角度分析了农村公共空间用地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村用地的合理布局[10-11]。

基于新时代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基奠,本文以三生协调为切入点,以南昌市石岗镇上坪村为研究区域,分析研究了区三生用地现状、特征、问题和不足。借鉴国内外典型村庄土地空间布局的成功经验与启示,总结了三产协调视角下村级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的思路,为研究区的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格局优化提出建议,助力该村振兴发展。

1 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石岗镇上坪村地处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西南部,辖上坪老屋、雷家、上坪河头、高坪村、岭下、井尾、石垄坑、木山上等1个村委会和8个自然村,村庄临近锦江和昌栗高速,与丰城市和高安市接壤,地理位置优越,图1为上坪村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上坪村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坪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貌类型以丘陵岗地为主,地势东北部高、西南部低,土壤以红壤黏土为主,锦江由西向南再向东呈“V”型流过村庄,年均气温17.5 ℃左右,年均降水量1518 mm,经济活动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

1.1 上坪村三生空间土地利用现状

全村土地总面积1077.49 hm2,参考二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分类转换对应表,重新将村域土地划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类,比例为80∶7∶13,其中农用地比重最大,共847.69 hm2,占比78.67%,耕地418.31 hm2,人均耕地0.1 hm2(1.5亩),基本与中国人均耕地面积0.10 hm2持平;建设用地总量较少,仅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8.24%。未利用用地141.04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09%。表1为上坪村土地利用现状。

图1 上坪村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2 上坪村土地利用现状图

参考相关文献对三生用地分类标准的阐述[6,12-15],生产空间主要提供农产品生产加工等功能,生活空间是提供居住、消费、娱乐等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生态空间主要起到调节气候、提供生态服务等功能的空间。综合考虑上坪村各地类的功能特点,将村域内的土地空间被重新划分为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用地空间,总面积分别为446.29、46.85、584.35 hm2,比例约为21∶2∶27,其中承载着村域生态调节功能的生态用地比重最大,占54.23%;而人类活动的农村用地占比最小,仅占4.35%。在二级分类中,耕地和林地的占比最大,分别为38.82%、36.46%。表2为上坪村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图3为上坪村三生空间分布示意图。

表1 上坪村土地利用现状

图3 上坪村三生空间分布示意图

1.2 上坪村三生空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1.2.1 生产空间 上坪村生产空间中耕地比重最大,共418.31 hm2,主要分布在上坪村南面和西北沿江地区,水源充足,灌溉可以得到保证,坡度较小。农户以种植水稻和茶油为主,另外村内种植着高质量的萝卜和大片油茶园,村内有小型家禽养殖场2个,农民的劳作方式仅依靠传统的人力耕作。

1.2.2 生活空间 村域内生活空间零散分布于西北部和南部,依山傍水,房屋质量良好,仅有少量废弃。全村共有约900户,4200余口人,人均年收入15000元左右,农户家中青壮年农闲时通常靠外出打工来增加经济收入。村内设有卫生室、上坪小学、农家书屋和古庙,为村民提供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服务。村内农村道路约有7.92 hm2,公路用地3.33 hm2,沿江公路位于村庄外围,跨江桥连接锦江对岸的朱坊村,路况较好。

1.2.3 生态空间 村域内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整体绿地面积较大,植被覆盖率高,林地约有392.84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6%,中部和北部分布较广。村内共有水域126.17 hm2,其中有蛇头水库和梁家水库2个水库。位于上坪河头的沿江滩涂面积44.65 hm2,位置优越,视野开阔,现有自然条件较好。村域内有大量的国家一级、二级、三级古树伫立于住宅之间。

表2 上坪村三生空间用地结构

1.3 上坪村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村域内生产用地的水田、旱地、油茶园、菜地等相互穿插,部分耕地破碎化严重,用地集约度有待改善。由于是各家各户小规模种植,自产自销的形式并没有带来可观的产出效益,售卖市场也较为局限,没有形成支柱型产业。

(2)村内生活空间分布较为零散,建筑规模较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足,配套设施质量欠佳,利用率较低。缺少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公共服务场所。住宅区间的土路狭窄,路况较差,调研当天虽然没有下雨,但是村内部分路段泥泞不堪,严重影响出行。通过实地走访,发现村里的农家书屋基本荒废。因政府投入不足,导致上坪小学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有限,影响了村内适龄儿童的入学和升学。

(3)村里没有污染企业,村域内整体生态状况良好。生活污水的处理主要以化粪池和污水池为主,设施简陋,有待改善。林地虽分布广泛,但因无人管护已有部分遭到破坏。调研中发现在北部的林地附近存在占地较多的废旧厂房。居住区内几乎无绿化,环境质量有待改善。地理位置优越的沿江滩涂荒废已久,如加以适当的开发利用,村内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将会有极大的改善。

2 国内外村土地利用格局优秀案例及其启示

2.1 国内外村土地利用格局案例分析

目前,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国内外针对乡村土地利用格局优化配置已有很多优秀的案例。日本合掌村依托其独特的乡村旅游景观,三产联动发展,被称作是“日本传统风味十足的美丽乡村”。上海市宝山区洋桥村的土地利用格局以农业为主线重新调整规划后,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该村获得了“上海市村容整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天津市小穿芳峪村是国内第一批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示范村,当地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本文以这3个村庄为案例,通过分析村级土地利用格局布局理念以及实施效果,以探求村级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启示。

表3 优秀村庄案例分析

2.2 村级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启示

上述村级土地依据产业、生态等因素优化三生空间之后,土地效益得到了极大的发挥,通过多目标、多层次的调整优化,村庄整体风貌和经济状况都得到了改善,促进了当地新农村建设发展。科学合理的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能够促进村域内土地组织利用与生产活动开展方式、经营管理模式的有效融合,是统筹安排村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产业发展与农村各项建设规划的有效手段[18]。在进行村级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调整时应以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为前提,协调三生用地规模,优化村域空间布局体系。不同区域的土地质量差异明显,规划的重点也不同,应根据当地地域特色、土地适宜类型,制定适合的布局优化方案,切忌千篇一律。

2.2.1 充分了解民意,做好多级衔接

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多数是按照上级的指令来进行,有些地区落实的效果并不理想,媒体频频爆出“钉子户”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意识到村民参与的重要性。在进行村级土地利用格局调整优化的前期应实地调研,入户走访当地村民,让村民参与到格局优化方案编制全程中,形成“自下而上”的模式,切实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规划布局的满意度。进行村土地利用格局优化调整时要做到与县级、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严格控制各类用地指标,对村域内各类用地进行综合平衡,调整用地结构和布局,并将规划落实到具体图斑,以便开展后续的生产实践。

2.2.2 因地制宜,整合三生用地 以“生产用地集约高效、生活用地舒适宜居、生态功能相对稳定”为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的最终目的,根据当地地形地势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对村域内的三生用地重新整治。

将零散的农用地整治成集中连片区,形成主要农作物生产区。提高企业落地要求,腾退污染环境的零星工厂用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农用地复垦等转换地类用途,将企业集中安置在地质条件较好、区位条件较好、临近主要生产区的区域,同时要注意该区域污染物处理装置的布设,避免污染村域生态环境,统一采取机械耕作,形成绿色环保、集约高效的加工制造区。

针对村内生活空间的整治,有条件的可将居民点统一搬迁,没有条件统一搬迁的应及时拆除危房旧房,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和自然景观元素,修缮村民住宅,绿化村域环境,彰显出当地的地域特色。积极寻求政府支援,完善村内科教文体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立,形成舒适宜居的集中居住区。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村可将闲置房改造成特色民俗、客栈,吸引旅客前来游玩休憩。

良好的生态空间是调节村域内环境质量、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鼓励村民自发成立环境治理小组,加强对村域内生态环境的监督和管控。注意对水域的维护和治理,设立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站点,对工业废弃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大力推广生态绿色农业,引导村民使用有机肥料,严格控制化肥用量。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建造生态观光园等休闲娱乐场所,既维护了村内的生态环境,又可以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另外,建议生态空间与生活空间相互融合,共同营造生态宜居的新农村面貌。

2.2.3 依托优势特色,助力产业融合 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为前提,综合考虑当地的优势特色、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背景因素,进行多种形式的产业融合发展,确保各经营主体在产业融合中平衡发展,并且要加大投资力度,为农产品深度加工等融合产业的发展活力提供保障。基于产业融合的规划思想,对村域内永久基本农田、交通、公用设施、生态空间、建设空间等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形成依托产业集聚的土地利用格局。

3 上坪村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建议

3.1 优化原则

(1)重视村民的“主人”角色。上坪村土地利用格局调整方案的编制要高度重视村民的“主人”地位,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考虑广大群众的经济利益问题,定期召开座谈会,并及时把村民的意见汇总反馈给上级政府,及时修改规划布局方案,编制出符合实际、便于实施的特色方案。

(2)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土地资源能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必须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布局,注意发展绿色经济产业,协调三生用地规模,优化村域空间布局体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结合当地自然优势开展特色区域开发规划,同时在规划过程中注意保护自然优势。

(3)因地制宜。不同区域的土地质量差异明显,规划的重点也不同,应根据土地适宜类型、区位、地形坡度等内在和外在条件,发掘优势资源和适宜发展的资源,依托优势特色制定适合上坪村发展的布局方案。

3.2 优化建议

结合相关资料和图件深入分析上坪村现有地质条件、生态资源等,以“振兴特色农业、发展生态旅游业”为总体目标,充分考虑互利共赢、三产联动的利益机制,对村域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格局重新整合规划,力求推动该村的发展振兴之路。图4为上坪村三生空间格局优化示意图。

3.2.1 依托特色农业,重新整合生产空间 在不突破上坪村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的同时,对村域东南部和西北部的土地进行复垦和整治,形成集中连片种植区,依托当地有机萝卜优势农产品,规划有机生态种植园。村域东部地质适宜建设厂房,建议积极寻求政府扶持,在此处设立环保型农产品加工厂,形成集“生产+采摘+加工+出售”于一体的规模化农业生产链。鼓励并扶持农户使用先进的机械化耕作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组织专业人才进村讲解农耕新技术。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吸引企业进村,发展“FTE”经营模式,即农户直接与企业合作的经营模式,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户收入,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

图4 上坪村三生空间格局优化示意图

3.2.2 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生活空间质量 村民住宅区不作大范围迁移,建议拆除村内老旧房屋,拓宽住宅间的道路,在林地间增加步行石板路。村内卫生室、农家书屋可集中搬迁至村域西南部的沿江路旁,完善卫生室的医疗条件,为村民提供健康保障,农家书屋由政府统一购买与农业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相关的书籍,鼓励村民学习技术知识。另外,建议设置生活小组,村干部动员村民们自觉加入,轮流负责村内卫生监督,共同出力,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2.3 开发旅游资源,打造生态宜居上坪 村内现有的生态空间多集中在中部和东北部,较为集中,建议村内组织专人负责林区的管护,重新整治林区环境,建设“2”型森林部落游览区。位于村域南部的44.65 hm2沿江滩涂重点打造,该处紧靠锦江,视野开阔,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明显,依据地形、坡度、土壤质地等因素,在此处建设一处乡村生态休闲观光园,园内设置垂钓区、共享型种植区、娱乐健身区等功能区,供周边村民及游客休闲娱乐。村内住宅区之间有大面积老屋群和若干保护较好的国家一级二级古树,可以加大力度对老屋进行整修,开发上坪老屋特色观光区。

4 结语

农村地区兴旺发展,关键要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美好、生态空间健康优良。农村三生空间的协调布局应以当地的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以三产联合发展为目标,注意遵循公众参与和因地制宜原则,充分挖掘生态资源优势,综合考虑当地地质、地形、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打破优质地块闲置荒芜、优势资源无人问津的现状,构建“生产发展、生活美好、生态优良”的新农村面貌。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格局用地
基于“风险—效应”的土地利用空间冲突识别与测度
土地利用变化与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研究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基于GIS⁃Logistic回归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大有作为
于潮流 问格局——FCTA的2019雕镌时尚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打造“121”平台 构建“大宣传”格局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