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 十四五”时期安徽省智慧养老发展SWOT 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1-01-29

蚌埠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安徽省养老智慧

陈 璐

(合肥京东方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1)

人口老龄化是21 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相关研究预计,在“十四五”时期的2022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将会达到14%,正式进入“老龄社会”,带来的经济、社会等压力将会更加严重。安徽省是人口大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一般,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尤其大。纵观近年来安徽省老年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老年人口比重逐年提高,截止2019年,60 岁及以上人口为1172 万人,占总人口的18.4%[1]。“十四五”时期,既要直面中度老龄化社会的阶段性挑战,又要为迎接即将到来的重度老龄化社会作足准备。智慧健康养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如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通过提升健康养老资源配置效率与传统健康养老模式融合,从而促进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的新业态、新模式,是缓解当前养老资源供需矛盾、加强养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可行途径和必然选择,有助于从根本上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2-3]。

1 安徽省智慧养老服务业发展优势及劣势

1.1 发展优势

1.1.1政策体系不断完备

2017年,工信部、民政部、计生委三部委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 2020年)》(工信部联电子〔2017〕25 号),提出推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制定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标准,促进健康管理、居家养老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显著提升。为推进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安徽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8〕1 号)、《安徽省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2018- 2020年)行动计划》(皖政办〔2018〕6 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发展智慧养老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办〔2019〕20 号)等一系列文件,并制定了《安徽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皖经信电子〔2020〕64 号),提出了加快安徽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明确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确立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具体实施路径,并结合安徽省现有的产业基础制定了完备的产业布局,对于推进安徽省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智慧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1.2发展模式各具特色

安徽省各地区发展基础不同,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特色和资源优势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

皖北地区地下煤矿多、地上粮食多,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基础,同时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链相对完备。以亳州为例,中医药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发展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潜在优势巨大,所以,皖北地区可发展成为智慧“医药养生养老”示范基地。

皖中是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所在地,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也是全省科技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合肥市作为国家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之一,创新优势十分明显,也是省内最早开启智慧养老的城市。所以,皖中地区可以发展成为智慧“科技智能养老”示范基地。

皖南地区是徽文化的发源地,文化遗产丰富,文化特色十分鲜明,且具备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生态环境良好,具备先天的旅游休闲度假优势。所以,皖南地区可发展成为智慧“文化休闲养老”示范基地。

皖西地区是大别山区所在地,旅游资源别具一番风味,大别山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区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于发展高山康养度假产业来说优势巨大,所以,皖西地区可发展成为智慧“旅居疗养养老”示范基地。

皖东地区又称为安徽的东大门,紧邻长三角发达地区,且是安徽省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皖东地区具有非常多的特色乡村资源,可以发展特色旅游和疗养,因而,皖东地区可发展成为智慧“生态乡村养老”示范基地。

1.1.3产业基础条件较好

近年来,安徽省高科技资源密集,尤其是被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据统计,2019年,安徽省拥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1020 家、家电企业178 家、软件服务企业400 家、医疗器械企业480 家。其中,涉及智慧健康养老产品研发生产及服务应用的企业80 余家、产业规模约45 亿元。安徽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新兴领域创新活跃,智能家电、智医助理、个性化健康管理、在线医疗诊治、健康体征监测、智能可穿戴设备、智慧老年用品等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智慧健康养老应用逐步深化。科大讯飞、晶奇科技、八千里科技、荣事达电器、华米科技、贝克制药、庆云医药、柏维力生物、奇智科技、盛东科技、芜湖圣美孚、吉昌护理等企业已经开发应用系列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以及滁州智能家电、亳州现代中药、阜阳现代医药等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情况良好。

1.2 发展劣势

1.2.1体制机制有待优化

智慧养老产业链长,涉及行业多,对于政府来说,推动智慧养老服务业发展涉及民政部、发改委、科技处信息部、国土资源部等多个政府部门,产业的发展需要多部门联合推动,在现实过程中存在着协调和统筹的诸多困难[4-6]。尽管当前,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旨在加快提升养老行业智慧化水平,但是基于这一新兴领域的认知还不健全,就如何推进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研发健康养老产品和完善服务标准,建立健全检测评估体系,还没有明确的路径可以遵循,仍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1.2.2市场发展尚不充分

相比较长三角其他地区,安徽省在养老产业方面的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当前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和产品应用仍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率低,市场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显现。2017年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业体系,建立100 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 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军企业。”图1 为目前3 批示范基地和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的数量,安徽省较之其他省份来说,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方面与长三角其他省市差距明显[7]。

图1 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和企业情况(资料来源:民政部网站)

2 安徽省智慧养老服务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2.1 面临的机遇

2.1.1地理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

随着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上海、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养老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增强,2019年三省一市民政部门签署了推进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合作备忘录,“十四五”时期,皖、沪、浙、苏等省市共建养老对接合作新机制机遇来临。与此同时,从长远来看,异地智慧养老模式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政策瓶颈打破、多样化异地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专业化人才服务队伍形成和智慧化异地养老服务平台的建立,将很快促进异地化智慧养老的兴起,从而形成新型养老文化,进一步推进异地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

2.1.2市场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智慧养老服务业是一个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沪浙苏皖三省一市属于人口密度比较大的一个区域,以人口计算,截至2017年底,户籍在沪浙苏皖三省一市的60 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共计4456万,相当于总户籍人口的20.79%。而从养老潜在市场规模看,以年人均消费2 万元起算,到了“十四五”期末的2025年,市场规模将远远突破1 万亿元[8]。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老年人越来越关注健康养生,对养老产品和服务也提出了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涉及生命全周期的健康养生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建立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提供高质、适宜、及时的健康养老服务,发展地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2.1.3技术革新速度将明显加快

“十四五”期间,以5G、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区块链及量子科技等为核心的新兴技术已成为各国发展的重点。在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明确要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提质增效支撑作用,丰富产品供给,创新服务模式。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智慧养老技术有望彻底突破传统养老在居家照顾、出行、安全保护、健康管理、精神关爱等多方面的难点。随着市场日趋成熟,产业热点还将从聚焦于单一的产品技术或服务向综合性解决方案进行转移,形成更高端的智慧养老产业生态链与价值链。

2.2 存在的挑战

2.2.1养老需求尚未完全释放

一方面,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 月,我国60 周岁及以上网民仅占9 亿网民总数的6.7%,人数为6000 万,占60 周岁及以上总人口的23.6%。由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或购买能力有限,对其中繁复的操作要求和杂多的功能望而却步,往往难以分享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智慧养老产品仍然存在覆盖人数少、覆盖面不全的问题。另一方面养老服务需求逐渐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对待市场细分的要求提高,如何为广大普通老年人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可及的普惠养老服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2.2企业有效供给能力不足

目前安徽省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尚未形成规模,从产品上看,主要局限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慧交通领域相关产品上,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结合尚处于起步阶段,包括智慧医疗在内仍然存在很多技术领域的空白,行业标准也不甚完善。以合肥市为例,虽然在智能养老产业上形成了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是企业的密集程度不足,难以形成商品化、规模化效应。目前安徽省尚没有能够在智慧养老行业领域发挥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企业、养老机构和医院之间也未能相互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产品面向市场的转化率低,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

3 安徽省智慧养老服务业发展对策建议

3.1 做好顶层设计,提升整体规划力度

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做好规划指引。要依托安徽省的发展基础和特色资源优势,加快研制安徽省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地方标准,为智慧养老技术与产品研发、设施与设备建设、服务质量提升等提供方向和指引; 要在更高行政层级和区域单元,建立上下贯通、结构功能协调、标准规范统一、资源充分共享的智慧养老平台,将智慧养老产业融入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中去,实现数据共享,做好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养老服务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统筹使用,从根本上避免重复建设、沟通不畅、资源浪费、管理混乱等问题,为解决养老资源供需矛盾提供可靠路径支持,并以全省统一的养老服务综合平台为基础,大力推进智慧养老机构、智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3.2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传统养老观念

智慧养老在高效性、人性化、安全性等方面较传统养老有诸多好处,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能够大大提高养老质量。因此,智慧养老不仅是一种模式的转变,更是一种观念的转变。当前,针对智慧养老普及度不高、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需要在多方面加以努力,尤其在宣传方面加大力度。一方面,要从宣传智慧养老的产品和服务入手,为大众提供“老有所依”新思路,打破固有的家庭养老观念和养老方式。做好养老产品和服务在企业、社区、机构等的推广,从而构建现代养老模式,促进智慧养老产业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智慧养老产业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物联网技术,无论是远程监控、健康监测,还是事故报警等都需要采集和运用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居住环境状况等信息,这些涉及老年人及其家庭的隐私,也因此使很多人对智慧养老设备产生疑虑和担忧,而要从根本上打消这些疑虑和担忧,则需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做好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并大力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3.3 扩大有效供给,构建智慧产业链条

现阶段,我国养老仍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尚不充分,养老机构普遍投入不足,主要是政府推动,造成了财政压力不堪重负,而市场在养老服务领域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不明显,养老服务的社会化水平低下。因此,要建立公平合理的智慧养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积极培育和引入市场服务主体,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产业,为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要强化内生动力,推动关键技术研发,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加大智慧养老产学研结合力度,着重解决好智慧养老产品推广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支持建设各类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为做好服务和产品的升级打好基础;着力在“十四五”期间,培育一批智慧养老示范基地、示范社区、示范企业,以优质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为引领,充分发挥示范效应。

3.4 夯实人才支撑,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人才是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关键,但是从目前来看,也是发展的一大瓶颈。这是因为智慧养老作为一项新兴产业,不仅对人才的需求增大,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很高。智慧养老行业人才不仅要了解保健、医疗及康复等养老服务知识,还要具备现代化的专业操作技能。因此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需要加强人才支撑:要深入实施人才引进工程,重点引进了解服务对象需求和价值、掌握智慧养老行业标准和规范、具有现代养老服务理念和技术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要健全学校、企业、社会教育机构相结合的人才培育体系,学校教育是基础,企业培育是主体,社会机构培训是辅助,三者的有效结合才能为高端人才的培养提供可靠支持; 要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以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为最终目的。

4 结论

综上所述,智慧健康养老是缓解当前养老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可行途径和必然选择,有助于从根本上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备,加上发展模式各具特色、产业基础条件较好,安徽省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明显。“十四五”时期,安徽省面临着地理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市场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技术革新速度明显加快等机遇,但是也须应对养老需求尚未完全释放和企业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等挑战。因此,发展智慧养老产业,安徽省应坚持做好顶层设计,提升整体规划力度,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传统养老观念,扩大有效供给,构建智慧产业链条,夯实人才支撑,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猜你喜欢

安徽省养老智慧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养老生活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2017年安徽省各市主要经济指标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