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

2021-01-29陈利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数码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深度融合

陈利萍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应用上,国外已经开始变革课堂教学结构,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指出要实施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要通过融合创新形成教育信息化的新路径,要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点。我国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上已经取得了很多的经验成果,但研究成果比较大路化。鉴于已有的研究对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性不强,本文欲从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实施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以《H5-web前端开发》为例,探讨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实施信息化教学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基础扎实,学有所长,学有所创,各方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理论概述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理论,也就是深层次整合理论,是中国特色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的六大核心理论之一。深度融合理论,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需要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使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一种新型教与学方式,一种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与学方式,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

深度融合不是整合,深度融合不只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进,而是要体现新的学习方式,要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深度融合要求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广泛推广创新教学模式——跨越式教学模式,也就是中国式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缺陷,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宏伟目标,很有必要采用翻转课程这种教学模式,根据中国特色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形成中国特色的翻转课堂,构建跨越式教学模式这种创新教学模式。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实施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不足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这类课程信息技术的元素是比较多,专业性也很强,但是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学科的教学过程来实现。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基本内容。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是能够支持教与学多方面要求的教学环境,教与学多方面要求包括信息获取、资源共享、答疑解惑、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一般表现为要有信息化的教学平台,教学平台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微课,PPT课件,微视频等。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操作法等,这种教与学的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高职学生比本科学校录取分数低很多,学生的基础低,高职学生没能考入本科学校,情绪低落,有自卑感,所选专业盲目性大,对所学专业课题没有太多兴趣,缺乏学习的动机和主动性,高职学生理论水平不高,学习能力低下。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高职教育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基础扎实,学有所长,学有所创,各方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一般都是在机房上课,先是教师讲解,然后学生进行案例操作,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高职学生之间的差异很明显,如果在教学设计时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的问题,就没有因材施教,不能达到教学目标。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材内容有待改进,高职教育更注重实践性,教学内容应更注重实践操作,重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实施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以《H5-web前端开发》为例,结合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实施教育信息化现状,运用TPACK理论,设计《H5-web前端开发》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实施信息化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能够支持教与学的教学环境就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比如微课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和启发思考等教与学要求的教学环境,蓝墨云班课、智慧职教云课堂和学习通等学习平台可以支持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等教与学的教学环境。所以说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内容。也是很有必要的。开发出相关学科的丰富学习资源以便作为学生的认知探究工具、协作交流工具和情感体验与内化工具。丰富新的学习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前线上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巩固。

(二)构建有效变革课堂教学结构的创新“教学模式”

目前比较常用的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有效教学模式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系统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地位和作用的改变。实现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模式不仅仅有翻转课堂,还有其他的教学模式。实现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是跨越式教学模式。

在《H5-web前端开发》课程中运用跨越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前学生线上预习。 蓝墨云班课、智慧职教云课堂和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应提供学生预习的资料,比如微视频、微课、PPT等,课前,要求学生在线上教学平台预习新的知识点。②自主探究学习或小组探究学习,突破重难点。各个知识点通过编写代码实现效果,自主探究学习或小组探究学习,突破重点和难点。③协作交流学习,拓展深化。同学之间协作交流学习,为实现不同的效果,修改代码实现效果,拓展深化。④答疑解惑。在蓝墨云班课、智慧职教云课堂和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师生之间可以交流互动,老师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⑤题库作业练习,复习巩固。蓝墨云班课、智慧职教云课堂和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应提供题库作业供学生练习,复习巩固知识点。

(三)变革课堂教学结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组成教学系统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就是课堂结构,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要落实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角色的转变、教学内容的转变和教学媒体的转变,教师应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应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学内容应多样化,应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媒体应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辅助教师教学时突破重点、难点的工具,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是学习者更丰富、有效的认知探究工具、协作交流工具及情感体验与内化工具。

四、结语

信息技术与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真正实现深度融合需要抓住以下三个基本属性: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实现较与学方式和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这些属性是相互关联的,逐步递进的关系,只有把这三个基本属性抓住了,才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构建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以此创新现有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变革教学结构,提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创新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深度融合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