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锦鲤营销”派生社会行为研究

2021-01-28许乐洋王业成

锦绣·上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锦鲤支付宝用户

许乐洋 王业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消费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需求的不断提高,促使商家们产生出新的营销方式和方法。“锦鲤营销”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18年国庆前夕,支付宝举办了一场名为“寻找中国锦鲤”的免费抽奖。该活动精准地洞察了用户心理,利用“锦鲤”自带流量的传播特性,创造了一次营销传播的神话,为其他许多企业所纷纷效仿。然而,随着这一热点现象在快速传播过程中的异化,许多社会问题有待探讨。本文将从符号学、社会心理学、社会传播学、消费心理的角度,分析“锦鲤营销”形成的原因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相应产生的社会行为,并针对该现象造成的影响,剖析大众心理学的作用并提出建议。

支付宝在2018年国庆前夕举办的“寻找中国锦鲤”的活动,无疑会在营销学和社会传播学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据百度百科定义,“锦鲤”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现如今,在网络传播中大放异彩的“锦鲤”生成了具有仿真性和幻想性的虚拟实在。毫无疑问的是,“锦鲤营销”将成为社会传播和营销方式变革的新契机,吸引广大学者的研究,并产生众多研究成果,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锦鲤营销”研究论文状况

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用“锦鲤营销”作检索关键词且在论文题目中包含该关键词的检索结果是:博硕论文数据库中仅有1篇,期刊论文数据库中,期刊和报纸论文总计15篇,二者的时间跨度均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这与支付宝举办本次活动的时间是相契合的。查阅万方数据平台、维普网、中国期刊论文网等期刊数据库平台也可以得出,少量“锦鲤营销”相关的研究论文集中发布于这一时间段内。由于是近年来新发生的社会行为,文献数量较少,也不难理解。

二、“锦鲤”的内涵的演变研究

“锦鲤”内涵的研究。关于“锦鲤” 的内涵,学者们都有各自的见解。江南大学商学院的陈可鑫、王缘(2019)认为,“锦鲤”的概念演化自中国传统“鲤鱼跳龙门”之说,喻人飞黄腾达、官运亨通。具有特定的文化符号意义。[1] 四川大学的郑楠(2018)认为,新媒体平台上的“锦鲤”指代一系列由资本支撑的消费活动,商家们由此把抽象的概念、事物、甚至未来图景进行集中,创造出非真非伪的劝导性陈述,实现了拟就商品“神话”和“神圣化”的操控。[2] 关于“锦鲤”内涵的研究,我个人比较认同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彭翠和赵静(2019)两位学者的观点,即“锦鲤”的文化意义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而愈发丰富,逐渐演变为一种代表转运、顺利的意象。[3] 如今,语义继续延伸,用户狂热转发“锦鲤”,是源自内心对好运和成功的渴望。这一观点高度契合了互联网网民们在网络上的行为心理,在后文的问卷调查结果阐述中有详细阐释。

“网络锦鲤”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微博平台上面,很快的吸引了人们的视线以及大批点赞量。2013年7月19日微博大v账号发布了第一条有关锦鲤的动态:本王法力无边,关注并转我锦鲤子孙图者,一月之内必有好事发生。很快,这条微博快速爆红,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转发量和评论量均突破了100万,点赞量18.9万,引起了一股锦鲤热潮。如果说2013年的锦鲤热潮将锦鲤文化搬上了网络平台,那么2018年,在各大网络媒体、电商营销以及各类节目中,锦鲤又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与符号。最让人熟知的就是2018年4月21号由腾讯视频播出的一档综艺选秀类节目《创造101》,这档节目一上线,就受到了大波年轻人的喜爱,收视率也是逐步上升。其中来自盐城的一位农民家庭的女孩杨超越因为第一名孟美岐和第二名吴宣仪的退出而开始了她的锦鲤人设,成为C位。于是网友因为她的好运开始称她为锦鲤,一时间微信热文《史上最全杨超越锦鲤壁纸》火爆起来,并且杨超越一张头顶光环的锦鲤图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借着这一波热度,支付宝又推出了一个抽奖活动。转发微博,随机抽取一名用户赠与它超级大奖,由此一个微博名为“信小呆”的用户成为了人人称羡的“中国锦鲤”,一下子坐拥百万粉丝,成为微博热点,也开始了她旅游直播的生活。在这一波又一波的热度下,各大商家和媒体也是积极参与,纷纷推出自己的锦鲤活动,吸引人们转发抽奖,掀起了锦鲤营销的热潮。

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推动下,锦鲤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例如好运,免挂科等各种人们的祈求与愿望。不管是网络剧还是网红,都开始了他们的“锦鲤体质”。“锦鲤”这个词一开始就只是一种鱼的形象,在各大网友,网络媒体,电商等媒介、个体的宣传下渐渐成为了好运的象征,带来了全民的狂欢。

二、国内学者关于“锦鲤营销”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锦鲤营销”过程路径研究。“锦鲤营销”对社会及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带来了营销、生活、消费等各领域的变革可能。它的实施过程无疑是值得探讨的。王嘉晨(2019)指出,支付宝采取“冷启动”战略,配合较短的活动周期,用“短、平、快”的手段打赢了一场漂亮的流量引爆站。它抓住了网民的兴奋点和当下青年“亚文化”的热点,后劲十足。支付宝团队依靠其强大的产品黏性和品牌人脉资源并将其整合、汇總,从而汇聚了一份抓人眼球的礼品清单。在三百万分之一的概率刺激下,极大调动了网民对幸运儿的追捧。依靠着这种“狂欢”给自己带来可观的流量和不可估量的网络影响力。[4] 四川大学的郑楠(2019)认为,消费“锦鲤”,越来越成为人们渴望超越本质所赋予的东西,而去接近理想的一种病症,它由欲望所驱动,我们被动地成为消费社会的追随者。[5] 支付宝本次的营销之所以能大获成功,与其充分利用传播学规律和用户盼望中奖的心理是分不开的。

中国锦鲤的营销之道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启动阶段、造势阶段、收官阶段。

启动阶段的核心就是要洞察用户心理,本质上就是对用户的需求的一个预测、洞察与满足。以支付宝的活动为例,其本质上就是抓住用户的一夜暴富的心理,心理学上称为“可能自我”,它是自我中所包含的可能性,是以未来为基础的表象,它由个体的希望、恐惧、目标、威胁中的认知成分构成。可能自我在认知上指导的行为。当人们出现转发锦鲤这种行为时,往往是带有美好的愿望与期盼,与当代社会的工作、生活、教育等压力息息相关。人们会希望“一夜暴富”,实现另一个较完美的自我。而且,转发这种低成本行为,不会给用户带来任何损失,但却给他们了一点中奖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投机和娱乐心理。

猜你喜欢

锦鲤支付宝用户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锦鲤出征,高考必胜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90后、00后行为观察大赏
小编,来条“锦鲤”
零花钱
信用卡资深用户
有诚意的话
支付宝用户数达到两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