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旧社区居民冬季日常户外活动的时空间特征研究
——以长沙市湘农桥社区(二区)实态调查为例

2021-01-28周村

建材与装饰 2021年3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青年人绿地

周村

(中南大学,湖南长沙 430103)

1 研究对象

老旧社区多指建成于2000年以前的居住区,这些住区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建筑风貌多为多层行列式[1]。湘农桥社区(二区)建设于1985年,是典型的单位型老旧社区。

2 研究方法

笔者于2020年12月期间,采用观察法、拍照记录、行为注记法[2]对该社区不同年龄居民(老年人、中青年人、少年儿童)的户外活动予以调查,并详细记录了居民户外活动的内容、时间、空间等信息。

3 调研结果分析

3.1 社区户外活动空间现状

湘农桥社区(二区)的户外活动空间有:社区中心绿地、2处组团绿地、30—31栋间健身点、门球场以及多处宅前、宅间活动空间。整体而言,该社区的户外活动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南多北少”的特征。

3.2 居民日常户外活动的时间规律

3.2.1 老年人

冬季早上10点前,老年人是主要活动人群,活动内容以晨练和买菜为主。10点之后太阳升起,气温升高,老人们便带着孙子到户外玩耍、晾晒衣物、休憩、聊天、晒太阳,此些活动一直持续傍晚,晚饭后老人结伴绕着中心绿地散步。

3.2.2 中青年人

中青年人早上活动时间晚于老年人,10点前只有少量人外出买菜和晨练,10点后活动人数快速增加,中青年人的户外活动内容较为单一,中午及下午多为看护小孩、晒太阳、玩手机,晚饭后则以散步为主。

3.2.3 少年儿童

冬季早晨和夜间气温低,少年儿童的户外活动时间段主要在上午10点至晚上7点,活动内容有玩健身器械、追逐嬉戏、探索自然(赏花摘叶、观察昆虫、挖泥巴)、玩玩具(滑板、骑车、踢皮球)等。7点之后由于照明不佳且气温下降,低龄儿童一般不再外出,只有少量少年同长辈到户外的中心绿地散步。

3.3 居民日常户外活动的空间特征

湘农桥社区一天不同时段内各年龄段活动人群空间分布如图1所示。总体而言,各年龄段人群均聚集在中心绿地进行活动,组团绿地及其他节点空间的人群活动非常少甚至完全没有。笔者尝试分析各个活动空间的环境特征,从中不难发现居民日常户外活动的空间特征偏好:①中心绿地:四周开敞,日照条件好,且与社区主要道路连通,可达性好。内设大量的健身器械以及一大一小两处圆形广场,沿景观小道及广场边沿分布有适量座椅,虽景观较为单调,设施也多有破损,但使用功能较为多元、开放性和可达性较高;②组团绿地:四周被建筑和围栏包围,仅有西侧一处入口,日照条件较差,可视性和可达性都较低。内部除大量绿植外仅设有一些休憩设施。功能单一、可达性低且环境舒适度不佳;③门球场:四周有围墙,可视性不高。仅有一处小门入口且较隐蔽,入口前还有大量停车故可达性不高。仅上午10点到12点间开放,其他时间小门锁闭,开放性低;④30—31栋间健身点:位置较为偏僻,且位于空间逼仄的楼栋之间,紧邻社区一条狭窄的、人车混行的交通要道,过往人流均以快速通过为主,故没能吸引人流驻足;⑤宅前宅间活动空间:分布多处,但有活力的仅有10栋、17栋附近几处。因面向中心绿地,空间开阔,有阳光照耀,且紧邻居民活动的热点区域,正如扬·盖尔所说“有活动发生是因为有活动发生”[3]。

4 结语

图1 不同时段各年龄段活动人群的空间分布(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综上所述,老旧社区居民冬季日常户外活动呈现以下特征:从活动的时间特征看:在早晨与夜间,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参与度都较高,这可能与老年人越发重视锻炼(晨练、晚饭后散步)有关;少年儿童的户外活动受气温影响较大,主要活动时间是在气温较温暖舒适的上午10点到晚上6、7点前;中青年一天内的活动人数较为平均,需要说明的是此次调研时间为周末,未能反映工作日中青年的户外活动强度变化。

从活动的空间特征看:不同年龄的居民户外活动均主要发生在中心绿地及其环形步行道上,说明不同年龄的居民对户外活动空间环境需求有着一定的共通性。该社区户外活动空间呈现非常显著的活动热点与活动冷点。据前文的分析可知活动热点具有较高的开放性、可达性以及多功能性,而活动冷点则相反。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青年人绿地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