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网络治理研究回顾及展望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

2021-01-28王齐齐

关键词:网络空间聚类文献

王齐齐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网络治理在研究者的视野中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是作为治理机制的网络式治理,即多主体互动和协商治理的一种决策制定与执行过程,其本质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1]。这一研究主题早期多被工商管理、经济学等学科关注,后进入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中。其二是意为互联网治理的网络治理。联合国互联网治理工作组对网络治理的界定是:“互联网治理是政府、私营部门和社会组织根据各自的作用制定和实施的旨在规范互联网发展和应用的共同原则、规范、规则、决策程序和方案。”[2]本文研究的是互联网意义上的网络治理。

目前,对国内网络治理研究作出回顾、梳理及评估的文献较少。李云峰的《基于CiteSpace的我国网络治理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3]对我国网络治理研究进展与趋势进行了分析,但是在文献选择上并未区分作为治理机制的网络式治理与互联网治理,导致其未能突显出网络治理研究的重点。苏兰芳等人的《互联网治理国内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及评述》[4]对互联网治理领域的中文文献进行了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于雯雯的《法学视域下的中国互联网治理研究综述》[5]从法学的视角对互联网治理研究理论进行了综述,但两文选取的文献出自2014年前,未能包含近几年最新的研究动态与研究成果。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网络治理因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特殊地位而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加之国家层面网络强国战略的推动,对网络治理的研究必将进一步深入。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CNKI为文献数据来源,选择高级检索的方式进行主题搜索。由于网络治理在不同时段的研究名称差异,以及对网络治理研究的视角和性质认定的不同,在对CNKI关键词进行初步检索后,得出CNKI中“网络治理”一词的相似词为“互联网治理”。因此,将主题词设定为“网络治理”或“互联网治理”,将期刊来源类别选为CSSCI,将发表截止时间设置为2019年12月31日进行检索,获得1 154篇文献。但如上所述,网络治理这一主题在研究者的使用中长期包含两层含义,即互联网治理与网络式治理,而CNKI对两种不同含义的文献并未区别。因此,在阅读文献的摘要及部分文献内容的基础上,剔除网络式治理研究文献及互联网治理的非学术文献492篇,得出可用于CiteSpace软件分析的文献662篇。

(二)研究方法

将在CNKI数据源搜索出的662篇期刊文献,导出为Refworks数据格式并导入CiteSpace软件,对导入文献中包含的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分析,并产生可视化图谱。具体包括网络治理研究的作者共现关系、研究机构共现关系、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以及关键词突变等图谱,通过图谱分析并辅以Excel等统计或图表软件,展现出国内网络治理研究的整体情况、机构作者、实时热点、关键词及研究前沿。

二、研究整体情况分析

(一)研究趋势分析

网络治理文献量变化的年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2004-2019年网络治理研究CSSCI期刊发文数图

国内对网络治理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4-2014年,即网络治理研究的萌芽阶段。这11年的CSSCI文献发表数分别为1、0、1、1、1、1、8、11、11、19、17。互联网在这一阶段处于Web1.0的初步发展期,网络主要是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手段,网络治理对于国内研究者来说属于全新的未知领域范畴,学术界对网络治理的研究比较有限。2004年,李德智的《互联网治理之初探》[6]一文介绍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在提出互联网带来新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互联网治理的理论,包括数字实用学派、跨国学说、数字自由主义学说以及编码式法律学说,其认为新的网络治理模式须建立在法律基础和计算机系统规则两个基础性要求之上。但其后的数年间,网络治理并未得到研究者的充分重视,在2005-2009年的5年里,网络治理相关的CSSCI文献均为个位数;直到2014年,该领域的CSSCI文献年发表数也不足20篇;11年间,网络治理研究的CSSCI文献总共只有77篇,网络治理研究处于萌芽期。

第二阶段为2015-2017年,即网络治理研究的爆发阶段。这3年网络治理相关的CSSCI文献发表数分别为66、117、147,文献发表数逐年上升,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这一时期,国内互联网由Web1.0向Web2.0演进,网络空间由Web1.0时代获得信息的渠道逐渐发展为人类进行社会交互的空间。在国家治理方面,党和国家提出了网络强国战略,网络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构成部分。以上两个原因共同促成了网络治理研究的爆发。

第三阶段为2018年至今,即网络治理研究的平稳阶段。2018年、2019年网络治理相关的CSSCI文献发表数分别为122、139。网络治理研究的CSSCI文献在2017年达到顶点后,其后每年关于网络治理研究的文献量趋于平稳,未有较大的波动。这是因为Web2.0时代到来之后,研究者们对网络治理的探讨在深度、广度上虽然不断深入、扩大,但是由于信息科技发展的限制,网络空间本身尚未实现向Web3.0发展的超越,因此有关网络治理研究的文献未能再有显著突破,整体上未出现新的可研究点。

(二)核心研究机构分析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研究机构进行共现分析,图2中显示的节点为研究机构。将TopN阈值设为50,在可视化界面将节点标签的Threshold设置为4(即共现分析结果图中显示文献数大于及等于4的研究机构),绘制出网络治理研究机构分布的可视化图谱(见图2)。

图2 网络治理核心研究机构关系图

从研究机构的特征上看,它们既包括专门的互联网研究中心,也包含传统的公共管理学院、传播学院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网络治理研究的分布特点,即网络治理这一主题除与互联网有关的机构研究外,也涵盖于传统公共管理等研究机构的研究范畴内。图2中的连线代表不同机构之间存在合作关系,连线粗细代表合作程度高低,连线越粗合作程度越高。从图2中可以看出,各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关联性较松散,缺乏明显成形的合作网络,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等高校的研究机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合作关系。

将隶属于同一高校的不同学院或研究机构的文献进行合并计算和整理后,可以得出各高校网络治理研究的文献数量,统计出文献数量≥8的高校数据。这一数据反映了各高校对网络治理研究关注的程度及其在网络治理研究领域影响力的大小。其中,关注度和影响力最大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其文献量为35篇,其他高校的文章数量分布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30篇,华中科技大学16篇,武汉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复旦大学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各11篇,重庆大学9篇,吉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均为8篇。

(三)核心作者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将节点类型设置为作者,TopN阈值设为50,在可视化界面将节点标签的Threshold设置为3(即显示文献数≥3的作者),得到核心作者群关系图(见图3)。

图3 网络治理研究核心作者关系图

图3中,名字的大小代表了被分析文献中包含的作者文章的多少,名字显示越大代表文章越多;连线粗细代表了不同作者之间的关联强度,连线越粗代表合作次数越多。通过图3以及相关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关于网络治理研究的主要合作作者团体仅有2个,最大的合作团队是以曾润喜或王国华为合作中心的合作团体,包含孙宇、张锐昕、骆毅等多人;另外的合作作者团体是陈帅和方兴东等人组成的合作团队。其中,发文量较多的作者有浙江传媒学院方兴东(11篇)、重庆大学曾润喜(8篇)、汕头大学陈帅(7篇)等。

方兴东等在《即时网络时代的传播机制与网络治理》[7]中提出即时网络是中国互联网继Web1.0和Web2.0之后的第三次发展浪潮。他认为Web1.0浪潮的核心是网络化,即完成从传统现实到网络空间的上网过程,该阶段以网站信息垄断为特色。Web2.0浪潮的核心是社会化,即网民从互联网的用户和受众发展成为互联网内容的创造者和应用的主导者,该阶段呈现去中心化趋势,网站和网民共同控制信息。第三次浪潮的核心是即时化,该阶段以大规模同时在线的网民的实时互动为基础。在即时网络时代必须完成从监管思维到治理思维的转变,并建立政府、产业、网民三者间良性互动的治理机制。陈帅等在《从特朗普百日新政研判中美网络安全问题发展态势》[8]中,通过观察特朗普上台前后网络方面的政策主张及重点,分析特朗普百日新政期间的整体执政举措和政策取向,判断特朗普时期,其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将下降;但其认为,由于网络空间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网络空间利益关系的巨大性仍然需要有明确的对策和应对预案。熊光清在《习近平网络社会治理思想研究》[9]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社会治理的论述已经成为中国加强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把社会治理理论运用到互联网治理领域,并提出了要加强互联网思维、加强网络正面宣传和网络舆论引导、加强互联网国际合作治理的主张。

(四)高被引文献分析

对CNKI数据库中的高被引CSSCI文献进行梳理排列,得出网络治理研究被引量位于前10的文献(见表1)。

表1 网络社区研究领域的10篇高被引文献

某一特定研究领域的高被引文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分类。如网络治理研究领域中周汉华的《论互联网法》[10]被引用177次,位居第一。该文从立法视角研究网络治理,提出互联网法应根据社会关系的变化和互联网本身的规律进行整体结构设计,互联网法要根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与互联网信息三个主要调整对象的不同分层进行处理。除《论互联网法》以立法视角研究网络治理外,其余9篇文献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研究大类。

第一大类是研究国际网络治理经验的文献。如蔡文之的《国外网络社会研究的新突破——观点评述及对中国的借鉴》[14]和王明国的《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模式变迁、制度逻辑与重构路径》[16]。蔡文之提出国外对于互联网本质特征的认识是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阶段由表及里地展开的,同时随着对网络技术逻辑和社会发展逻辑的理解和把握而逐渐深化。网络治理的发展过程,既是信息科技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各种制度、观念、文化不断变化的过程[14]。王明国认为全球网络治理经历了由技术治理模式、网格化治理模式、联合国治理模式向国家中心治理模式的变迁。出于国家网络安全、综合国力较量以及网络空间的自身独特属性等多重考虑,越来越多的国家坚持认为网络全球治理应采取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16]。

第二类是研究网络治理中国家主权的文献。如张新宝、许可的《网络空间主权的治理模式及其制度构建》[18],蔡翠红的《网络空间的中美关系:竞争、冲突与合作》[19]。张新宝等认为,国家主权既要坚持对网络空间的适用性,又要根据网络空间的特质适时而变。其提出在内部主权的层面上建构基本立法权、简约的行政权和类型化的司法管辖权;在外部主权的层面上构建网络安全、平等参与、共同利用、善意合作的国际法新秩序[18]。蔡翠红提出,网络空间不仅对传统中美关系形成了冲击,而且还引发了相应的博弈与竞争,博弈与竞争的根源在于网络事务管理主权性与网络空间运行开放性之间的矛盾。同时,其认为网络空间的全球性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网络信息安全等共同威胁会促成中美关系在网络空间的合作[19]。

第三大类是研究政府与社会视角下网络治理的文献。包括顾丽梅《网络参与政府治理创新之思考》[11]、王国华和骆毅的《论“互联网+”下的社会治理转型》[12]、黄璜的《互联网+、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13]、尹建国的《我国网络信息的政府治理机制研究》[15]、曾润喜和徐晓林的《社会变迁中的互联网治理研究》[17]。这五篇文献从政府或社会的不同视角论述了网络治理为传统政府、社会治理带来的变化及应对措施。

在社会治理视角下,王国华等提出网络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着由“线下”向“线上”扩展,以及由“线上”向“线下”延伸的两种不同趋势。因此,应从开放和合作创新两个方向实施社会治理的转型。具体包括社会治理理念变革、政府职能转变、信息建设与网络安全防护、大数据驱动以及推进网络时代法治新常态。而曾润喜等则认为社会视角下的网络治理主题包括网络舆情及其特征与演化、网民的网络话语权与行为、网络传播载体、作为公共领域的互联网空间及互联网治理的路径[17]。

在国家和政府治理视角下,顾丽梅认为网络参与既会推动政府治理理念、治理角色与治理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会带来如网络暴政与群体性事件的负面作用[11]。黄璜认为国家治理已经嵌入在互联网中,而“互联网+”的实质是传统实体世界与互联网世界接轨、融合并进,并由此产生互联网文明。在此过程中,国家数据战略是核心任务,即在数据效益、数据安全和数据公平的动态平衡中寻求价值定位[13]。尹建国则认为我国网络信息的政府治理一方面要承认政府治理网络信息的正当性,另一方面也强调政府之干预应恪守严格边界。为此,必须创新网络信息政府治理的既有模式,包括从政府主导到网络企业与行业组织主导、从技术控制到德性善治、从强控制到合作疏导、从零散分治到综合协同[15]。

三、研究主题分析

在进行关键词分析时,将CiteSpace软件时间切片设为1,节点类型选为关键词,TopN阈值设为50,在对检索文献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以及突变分析后,分别得到关键词共现图、关键词聚类图、关键词时区图、关键词时线图以及关键词突变图。从这些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国内网络治理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主题及热点前沿。

(一)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

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界面,将Threshold设置为20(即显示出现次数≥20的关键词),得到网络节点381个、连线1 054条、网络密度为0.014 6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4)。

图4 网络治理研究关键词共现图

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揭示网络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图4中,网络节点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连线代表关键词共现关系,连线粗细代表关联紧密程度,网络密度代表所有关键词的联系紧密度,网络密度0.014 6表示网络治理研究领域关键词联系比较紧密。同时,为了更准确地表现关键词的地位和关系,可以对关键词频次及其中心性进行统计后,以表格的形式展现。关键词中心性代表着该关键词在整个共现网络关系中担任媒介者的能力强度,一般情况下,关键词中心性>0.1的节点在网络结构中位置比较重要,在关键词结构演变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

综合多种因素,选择频次最高的前10个关键词(见表2)可以发现,一般来说,关键词频次与其中心性呈正向相关关系,这是因为该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使得这些关键词成为当年的热点词汇。结合关键词词频和中心性可以看出,网络治理研究领域热点一般集中在维护网络安全、营造网络空间、互联网与传统政府治理或社会治理相结合,以及全球治理中的网络治理等领域。

表2 网络治理研究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统计分布表

(二)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

进一步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网络治理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将聚类标签设为关键词,聚类的计算方法选为LLR,得出共9个聚类图谱(见图5)。

图5 网络治理研究关键词聚类图

图5的ModularityQ值为0.717 9,大于临界值0.3,表明聚类的网络模块度相关性较高。同时该图谱的Mean Silhouette值为0.460 6,接近临界值0.5,说明多个聚类群体之间的同质性较强。这9个聚类的Silhouette值均大于0.79,甚至有4个聚类Silhouette值大于0.9,说明各个聚类内部同质性也较高。同时,这9个聚类又可以分为3个大类,即网络治理内容、网络治理主体及网络治理目标,具体详见表3所示。

表3 网络治理研究关键词聚类分类表

网络治理内容聚类群包括聚类#0互联网、聚类#3全球治理、聚类#4网络治理、聚类#6政府治理。网络治理是一个内容庞大的研究范畴,在政府治理方面既包括公民网络问责对地方政府传统公共决策模式的挑战[20],也包括政府在网络公共领域的参与、建构和治理[21]。在全球治理方面,既有因网络犯罪、网络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而提倡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22],也有研究全球互联网治理中的网络主权、提出防止网络治理霸权主义的[23]。

网络治理目标聚类群包括聚类#1现代化、聚类#8电子治理。网络治理目标有二:一是通过网络治理实现现代化,二是迈入大数据治理时代。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类的行为逐步“数据化”,其规模之大、结构之复杂,是以往任何时代都不曾有过的,这让人类社会迈入了“大数据的时代”[24]。同时,推动网络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现代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网络治理能力在整体的国家治理能力中处于重要地位,网络治理的现代化能力也会促进国家其他层面治理能力的提升[25]。

网络治理主体聚类群包括聚类#2领域、聚类#5中华人民共和国、聚类#7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国内网络综合治理构建中,研究者多着重于如何完善多元主体协同的网络治理机制[26]。而在全球治理内容视野下,研究者则提出建立对话协商、合作共赢的全球网络治理机制[27]。

(三)关键词时区图谱分析

将Threshold设置为20(即显示出现次数≥20的关键词),进行关键词时区图谱分析,可以展示网络治理研究领域前沿关键词的历年变化过程(见图6)。

图6中,不同研究时间初现的关键词会分布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因此可以观察出网络治理研究前沿领域不同关键词初现时间及其相互关系。对图7加以分析可以发现,虽然网络治理研究文献的高爆发期是2015年及其之后的数年,但国内网络治理研究的关键词初现时间比较早,许多关键词如网络社会、网络治理、电子政务、全球治理等在2015年以前已经高频出现。而大数据、网络主权、“互联网+”、社会治理等在2015年之后才高频出现,这也符合网络治理研究的发展脉络。网络治理研究经由从早期的政府治理向社会治理转变,近期研究以及未来的发展重心是社会治理中的网络治理、网络治理中国家主权的维护以及运用大数据进行网络治理等。

图6 网络治理研究关键词时区图

(四)关键词聚类时线图谱分析

将Threshold设置为14(即显示出现次数≥14的关键词),得出关键词聚类时线图如图7所示。

图7表现了聚类中的关键词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同一坐标上为同一聚类中的关键词,连线表现关键词之间在时间维度上的共现情况。

图7 网络治理研究关键词聚类时线图

根据上文聚类群的三大分类,从图7中分别选取网络治理内容、网络治理主体及网络治理目标的代表,陈述其在时间线图上的发展情况。

以聚类#4网络治理为例,在该聚类中最先出现且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是网络治理,后出现网络安全,再出现全球治理,后续又出现国家安全、网络强国,继而发展为治理网络、协同治理、微博微信、移动互联网、网络表达及个人隐私等(1)因国家安全、网络强国、全球治理、治理网络、协同治理等词语的词频太低,故图7中未能显示。。可以看出,在网络治理研究的发展脉络中,早期注重治理的整体框架,将治理引入互联网[28],在整体性的研究框架下不断完善具体的治理内容,如研究微博微信等交换工具作为社会参与的重要手段的转变[29]。

在聚类#7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最先出现且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后续又出现治理电子政务、互联网金融,继而发展为互联网全球治理、数字中国、人工智能、一带一路、中小企业、数字经济及合作治理等(2)因电子政务、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全球治理等词语的词频太低,故图7显示不出来。。网络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包括国际国内两个视角,国际视角下,网络命运共同体的研究主题是世界互联网治理发展的共治趋势[30];国内视角下,网络命运共同体的研究重点是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网络治理体系[31]。

在聚类#8电子治理中,最先出现且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是电子治理,后出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继而发展为互联网社区、信息安全、公共管理、大数据时代及三治合一等(3)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互联网安全、信息安全、公共管理等词语的词频太低,故图7显示不出来。。可以看出,初期的电子治理研究主题是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建构运转有序、信息通畅、各行为主体及社会资源共同形成科学决策的多层次治理[32],在电子治理运用于传统治理的过程中,研究主题逐渐发展为运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治理[33]。

(五)突变词图谱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网络社区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进行突变探测(burst detection),提取出频次增长率较高的词并显示出其增长的起止时间,能够看出网络治理领域不同时间段的研究热点并得出不同时间段的突变词。经分析共得出电子政务、电子治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4个突变词及其起止时间如图8所示。

图8 网络治理研究突变词图

从图8中可以看出,这4个突变词爆发起点多在网络治理研究第一阶段的末期或网络治理研究第二阶段的早期,这也符合国内网络治理研究的时间趋势。同时,这4个突变词的截止时间均较早,未能产生接近当前时间并持续时间较长、权重较大的突显词。这是因为国内网络治理研究的萌芽期较长,在经历短暂的爆发期后即进入网络治理研究的平缓期。张建军在《国际互联网治理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34]一文中,通过对国际网络治理研究文献的分析,得出国际网络治理的突显词包括大数据治理、社交媒体治理、自我规制、网络中立性与互联网使用与沉溺。通过对比发现,大数据也是目前国内网络治理的研究热点,而其他的突显词在国内研究中并未形成研究热点。这是因为大数据作为网络治理的基础工具,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已形成广泛的研究基础;而像社交媒体治理等其他突显词由于国内网络治理研究发展起步较晚,尚未形成集中的研究主题,但是在日后的研究中应该对这些突显词多加关注。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选取CNKI数据库中网络治理研究领域相关的CSSCI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并辅以Excel等统计软件,对2004-2019年国内网络治理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后,通过知识图谱和相关统计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网络治理进入国内研究者的视野已经十余年,这十余年来对网络治理的研究从鲜有问津到爆发关注到目前的趋于平稳,主要是因为互联网本身尚未发展到Web3.0,网络治理在整体上未出现新的可研究点。

第二,通过对发文作者和机构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对网络治理的研究多集中于专门的互联网研究机构以及传统的公共管理机构、新闻传播研究机构等。同时,网络治理研究领域学者之间的合作较少,而网络治理这一研究范畴涉及计算机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领域。未来不同学科应进行交叉研究,相互借鉴互联网研究成果、模型架构及基础理论,融合互联网、社会学、管理学、新闻传播等学科知识对网络治理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研究。

第三,国内网络治理研究高被引文献的主题包括网络治理立法研究、网络治理国际经验研究、网络治理中国家主权研究,以及政府与社会治理视域下网络治理研究四大类,说明网络治理的立法规制、国际治理经验、网络主权问题以及国家治理背景下的网络治理是网络治理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和源流。

第四,通过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可以看出国内网络治理研究的热点在网络治理内容、网络治理主体及网络治理目标三个方面。在网络治理主体研究方面,既要关注国内共同治理,也要关注国际网络命运共同体研究。网络治理的目标既要注重大数据治理的发展,又要关注网络治理在现代化发展中的地位及功能。网络治理的内容既包括互联网本身的治理,又要将其置身于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视野中来研究相关主题。

第五,从关键词频次、中心性及时线来看,国内网络治理研究的前沿集中在大数据、网络主权及“互联网+”等领域。网络治理是一个全球性的研究主题,应对国际网络治理研究热点,如社交媒体治理、自我规制、网络中立性、互联网使用与沉溺等主题应当多加关注,以提升国内网络治理研究的国际话语权。

第六,网络治理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与模式,因为信息科技、网络空间及网络社会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目前,虽然已经进入Web2.0时代的平稳期,但Web2.0向Web3.0演进并实现人类在网络社会中的全面交互是网络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治理的主体、模式、内容及目标等都会随着向Web3.0的演进而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在网络空间演进这一动态过程中研究网络治理。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聚类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