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现状及培育路径
2021-01-28李洪华戴树根张紫君
李洪华,戴树根,张紫君
(1.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201;2.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实践,在不同场合、会议和讲话中多次就“奋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奋斗、为谁奋斗、如何奋斗等重大问题。青年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和生力军,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大学生不仅是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也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把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需要我们引导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接续奋斗、永久奋斗,着力培养奋斗之情、砥砺奋斗之志、实践奋斗之行。
一、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价值意蕴
奋斗,可以理解为为实现个体目标或社会目标而进行的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大学生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新时代对大学生的奋斗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勤学苦练、不懈奋斗的拼搏精神,心怀家国、积极有为的担当精神,勇于突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等。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1]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和国家,奋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不言而喻。
(一)从个人角度看,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创造幸福生活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人的本质得到真正实现的过程,亦是人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更加追求高质量生活和高品质幸福。但是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唯有奋斗才能创造价值、收获幸福、实现成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不止于感官上的刺激、物欲上的满足,而是更高层次的情感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更大价值的人生取向。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二)从社会角度上看,有助于形成良好社会价值生态
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年龄黄金期、体格健壮期、思想成熟期。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显著增强,“奋斗过时论”“奋斗无用论”等仍然占有一定市场。作为在相对富裕的物质条件、比较成熟的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较为强烈的个体化特征,导致他们与主流思想文化之间既有耦合性又存在张力。例如,“佛系”“躺平”“精致的利己主义”等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培育大学生的奋斗精神,目的在于使奋斗精神内化于自身的精神世界,同时推动大学生自觉地将奋斗精神外化为具体行动,主动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
(三)从国家角度上看,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越渴求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新时代不仅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搭建了更加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大学生奋斗成长的全过程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历程高度契合,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高度契合。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现状分析
笔者依托问卷星平台,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对全国东南西北中五大区域内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467份。总体来说,调查样本分布较为合理,具备较高的调查效度。
(一)对奋斗的整体认知理性向上
大学生只有弄明白什么是奋斗、为什么要奋斗、为谁奋斗、怎样奋斗等问题,才可能让自己真正具备奋斗精神,并自觉地付诸行动。新时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过程中,对于奋斗有其自身特有的认知理解、情感体验、意志品质和行为倾向。调查结果显示,新时代大学生整体上对奋斗精神有着理性的认知。
1.对奋斗精神的内涵认知比较一致。认为奋斗精神主要包含艰苦拼搏、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占比分别达到93.32%、89.19%、88.98%、83.4%,这说明大学生对奋斗精神内涵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
2.对奋斗精神的作用认知比较深刻。96.52%的大学生认为奋斗精神并没有过时,其中认为完全没有过时的比例为67.89%。以“中国梦”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例,有99.53%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依靠奋斗,且81.53%的大学生选择非常需要;有99.45%的大学生认为奋斗精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
3.对奋斗精神的实践认知比较到位。89.41%的大学生认为,实现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梦想都需要奋斗精神。99.39%的大学生认为奋斗需要与他人的团结协作,78.73%选择非常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64名青年进行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专项调查显示,勇敢和奋斗是当代年轻人最希望具备的精神品质。59.9%的受访青年选择勇敢,51.7%的受访青年表示是奋斗[3]。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基本吻合。
(二)个体对奋斗的认知存在偏差
尽管大学生对奋斗精神整体理性认知是积极向上的,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少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一些认知偏差,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和关注。
1.在“什么是奋斗”问题上,个别大学生理解较为狭隘。关于奋斗精神的内涵,数据显示,受访者中有0.68%的大学生认为奋斗仅是个人的事情,与祖国、民族、社会的关系不大,不需要把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作为不二选择。实际上,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是奋斗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2]另外,调查结果显示,少部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缺乏情感认同、理性认同、价值认同。有2.79%的大学生在旅游时不会主动选择红色文化景点,1.05%的大学生认为红色旅游地没有意思。至于选择红色文化景点的原因,3.17%的大学生在意红色旅游地的趣味性而不是其承载的文化内涵。红色旅游地是红色文化的主要载体,红色是我们党和国家最鲜亮的底色。只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才能汲取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2.在“为什么要奋斗”问题上,个别大学生主观意愿不强。调查结果发现,有3.48%的大学生认为奋斗精神在当今社会已经过时、0.48%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梦”的实现不需要依靠奋斗、0.55%的大学生认为奋斗精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并不重要。这些数据表明,个别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时代特性还缺少深入理解,认识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党的百年历程所取得的重大成就,都是奋斗而来的。奋斗永无止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必须通过奋斗也只能通过奋斗来实现。同样的,奋斗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经历。调查表明,有0.61%的受访者认为奋斗是个人的主观选择,不需要团结合作。尽管这些数据看起来很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别大学生的思想倾向。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一切力量都凝聚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懈奋斗”的要求是有差距的。
3.在“为谁奋斗”问题上,个别大学生志向不够远大。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绝大部分的将“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作为主要考虑因素”,但仍有少数大学生更多地从个人角度出发,选择考虑工作待遇、个人发展前途、环境、工作稳定性等因素,其中,4.13%的首先考虑工作待遇、2.46%的首先考虑个人发展前途。在对到乡镇企业就业和参与“三支一扶”等基层工作的看法与态度上,有5.28%的大学生不乐意到乡镇企业工作,2.35%的大学生将到乡镇企业工作作为求职困难的无奈选择,4.01%的大学生则不愿意报考“三支一扶”计划,究其原因,依次为基层条件太艰苦、没什么发展前途、工资待遇低、基层工作不体面。在对“傍傍族”和“啃老族”等社会不良现象的态度上,0.70%的大学生对其表示理解或者漠不关心。上述这些结果表明,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而决不能让学生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
4.在“怎样奋斗”问题上,个别大学生行动务实不够。大学生正处于勤奋学习、拼搏奋斗的关键期。然而,调查研究发现,4.03%的大学生在学习上持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心态。对于学习计划,86.18%的大学生能够做到制定计划且认真执行,但还有1.15%的大学生有计划无行动甚至根本无计划。在时间安排方面,超过半数的大学生经常会去图书馆,但是6.54%的大学生会无故旷课。在对待英语四六级方面,3.13%的大学生表示英语四六级过了就行,不会再为提升分数而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对待奖学金方面,1.21%的大学生从未想过要获取奖学金,认为只要学分考核通过就很好了。在就业准备方面,21.54%的大学生并没有为就业做充分准备,而是主张先毕业了再说。这些数据均表明,将对奋斗精神的认知、情感、意志转化为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实际行动,大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奋斗精神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奋斗是全面具体的,而不是片面空洞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培养奋斗之情、砥砺奋斗之志、实践奋斗之行上下功夫、见成效。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路径是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基于调研结果以及原因分析,从教育主体、教育环体、教育客体层面来看,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在教育主体层面,坚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向发力”
高校和家庭都是教育的主阵地,可以说也是培养大学生奋斗精神的主体。调查结果显示,53.1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教育环节中缺乏奋斗精神内容。在调查有关当前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不足的原因时,43.35%的大学生认为家长溺爱孩子、怕孩子吃苦,41.72%的大学生认为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
一方面,学校教育要强化理想信念。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4]。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我们要教育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教育新时代大学生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高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推进“大思政”建设,着力培育大学生奋斗的精神状态、信心勇气、意志品格和责任担当。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尤其要注重用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来教育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充分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改革开放来之不易,从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强大勇气、智慧和力量。
另一方面,家庭教育要突出言传身教。通过对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后发现,78.19%的大学生认为首要因素在于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和思想观念不够成熟。这就特别需要父母亲戚在其中发挥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其教育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教育的效果。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积极关注孩子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塑造。一方面,要发挥家长言传身教的作用,57.12%的受访大学生在奋斗精神培育中也给出了这样的建议。父母家长应以上率下,充分发挥模范作用,树立孩子心中的榜样形象;要身体力行地示范奋斗行为,通过努力奋斗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形成良好的“小气候”。另一方面,要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观。要启发孩子自觉认知奋斗精神的内涵,激发对于艰苦奋斗的情感认同。要注重意志的塑造和行为的矫正,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鼓励制定合理规划并强调自主解决问题,培育独立自主和吃苦耐劳的性格,在实践中体会奋斗带来的成就,从而把奋斗升华为自觉的行为。
(二)在教育环体层面,坚持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舆论监管“双管齐下”
大学生既在高校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一定程度又会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文化和社会风气都是教育环体。调查结果显示,69.39%的大学生认为不良社会风气的消极影响是大学生奋斗精神不足的首要原因;51.06%的大学生认为社会舆论媒体对于奋斗精神的宣传渠道有限,宣传效果欠佳;75.26%的大学生建议将奋斗精神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一方面,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平台。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加强网络资源利用,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与画面感,使奋斗精神培育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与吸引力。要通过微信、微博、QQ等常用的网络平台进行多角度切入、多方式呈现、多形态宣传,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正面引导大学生自觉弘扬奋斗精神。对于社会上、校园中一些“伪奋斗”“丧文化”“不劳而获”“得过且过”等消极思想要敢于抨击。同时,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等特性,精心设计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奋斗元素有机融入活动背景、主题、环节,尤其是融入创新创业类的活动。另外,要提高制度供给水平和制度建设质量,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和执行过程中,健全对大学生奋斗行为的奖惩评价体系,适当增加奋斗精神在学生课业评定、综合测评、德育考察当中的权重。
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舆论监管。社会不正之风是奋斗精神培育的障碍之一,如果教育不当,则会使整个社会陷入过分强调环境负面影响的悲观情绪之中。因此,整个社会都应辩证地认识社会大环境对奋斗精神培育影响的两面性。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要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利用各类宣传阵地,大力抵制铺张浪费、骄奢淫逸等不良现象,营造知荣明耻、崇德向善的浓郁氛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网络舆论监管,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例如:封杀劣迹、低俗的“网红”,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观创造良好网络环境。社会舆论尤其要积极发挥榜样激励的效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调查显示,同学朋友这个群体最能影响大学生,占比64.08%,这种通过同龄人的相互影响和示范带动,容易引发共鸣,效果比一般说教要好得多。因此,要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精神资源,尤其是大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将榜样身上的奋斗精神转化为具体可见、实际可行的符号、文字、影像等,讲好奋斗故事,以此感染和激励大学生,强化思想认同与个体感知。
(三)在教育客体层面,坚持练就过硬本领和勇于创新创业“齐头并进”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奋斗精神的培育和形成,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这个教育客体。调查结果显示,83.37%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教育效果最为显著,60.87%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实践平台较少,缺乏锻炼奋斗本领的机会。
一方面,要练就过硬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5]。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稳人民立场,树牢为民情怀。要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开展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例如:通过设立和开展劳动周、劳动月等劳动实践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实地参与劳动,在劳动过程中真正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兵团选调生”“农村硕师计划”“应征入伍”等基层服务项目,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创业。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再生力量[6]。当代大学生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而不做过客、当看客。《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22-32岁的大学生及农民、农民工是创业主体[7]。据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据显示,活动举办6年来,参赛学生由20万增加到631万,参赛项目作品由36508个增加到147万个。以青年创客为主的科技人才,是国家传统产业赋能、未来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当代大学生要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积极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以此成就“青春之我”“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