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业不良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案例

2021-01-28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公费师范生学期

山东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一、案例简介

小天同学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专业为公费师范生,家庭经济情况一般,来自农村,平时其父母忙于农活,与小天交流较少,还有一个小六岁的弟弟。在大三上学期的学生学分分析中,发现他在前一学期的考试中挂科6门,此前各个学期也均出现挂科现象,至今不及格学分已达31个学分之多,并且在大三下学期的选课中没有选学任何课程。该生性格内向,不喜欢主动与人交流,人际关系尚可,但交流范围较小,仅限于班级和宿舍内。平时,该生时常出现旷课、上课走神、学习效率低下等情况,并且课余时间很少学习,喜欢追剧、玩游戏,对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敷衍了事,考试也是临考前一两天临时抱佛脚,疫情期间,未选学课程任何课程的他在家更是无所事事,无心学习。

二、问题及分析

经过与该生及其家长、同宿舍同学、班级主要学生干部进行谈心交流,了解到该生出现现在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适应能力弱,自制力差。从高中到大学,很多新生会存在这样一个误区:“高考完后,上了大学就放松了”,该生从高中的紧张环境到大学的放松环境,无法快速适应,不能合理安排大学的自由时间,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课后时间无所事事,学习缺乏主动性。

2.公费师范生身份,认为工作有保障而缺乏学习动力。该生为公费师范生专业,已与地方签订定向就业协议,致使该生产生毕业后工作已定、无需努力奋斗、只要达到毕业标准就可以的想法,进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3.学习信心受挫,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刚入大学的放纵导致该生在大一的期末考试中频频失利,致使其自信心严重受挫。面对这种情况,他选择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日复一日,形成恶性循环,渐渐的习惯了这种“颓废”的状态。

三、辅导思路和方法

1.学业帮扶,端正学习考试态度。由于该生未选学任何课程,无法进行正常的上课学习,为了对该生进行学业帮扶,我主动联系相应专业课老师,让其跟随相应开课年级进行网络课程跟学,并对其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进行督导。与此同时我安排班级内学习成绩优异的党员、学生干部进行“结对帮扶”,加强对其平日时间管理的监督以及课后作业的辅导。

2.行为重塑,加强自我管控能力。在大学自由的环境中,要想取得较好的成绩,有效的自我管理、自我监控是必不可少的。做好自我管控首先要做好学习的时间和计划安排,这正是该同学所欠缺的,而在疫情期间这一点尤为重要。疫情期间,该生在家中有大量的自由时间不知如何支配,我通过线上视频和学生沟通交流,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和他一起制定了详细的学习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对他进行了21日打卡学习习惯养成训练,加强其对自身管控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3.树立目标,增强学习动力。该生所学专业为公费师范生,意味着毕业以后没有就业压力,进而没有动力。同时,该生缺乏对自己人生的整体和阶段性规划,致使他非常迷茫,没有目标,没有学习动力。针对这一问题,我结合自身所学的生涯规划知识对该生进行自我探索辅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行人生规划,设立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增强该生学习动力。

4.增强自信,提高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该生由于考试连续失利,深受打击,产生自卑心理和消极心理,缺失自信心。针对这一问题,我深入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通过与学生的深入沟通和交流我发现该生待人真诚、性格沉稳,歌唱的也很不错。我对他的这些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赞赏,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自信。与此同时,我关心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提高其学业自我效能感。

5.家校联合,形成辅导合力。家庭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待在家中,家校联合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与家长联系,引导他们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给予表扬和鼓励,积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自信心,并对其学业方面进行监督和督促。

四、辅导效果

经过对该生为期半年多的教育引导、心理辅导,结合多方努力,该生的自律性已经明显提高,新的学期他主动修学了6门课程,积极跟学网课,每门课程出勤率均为100%,并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准备英语四级和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渐渐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状态,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积极、自信起来,主动参加班级组织的线上活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五、经验与启示

1.深挖问题关键点,直击要害。大学生学业不良问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难题,而解决这一难题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问题的关键点,针对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心理原因,对症下药,才能直击要害,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2.学生心理问题需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学生的很多问题的产生根源来自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应注重预防与干预相结合,以预防为主,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

3.“陪伴式”引导,助力学生成长。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并不是靠一两次谈话就可以解决的,需要辅导员老师进行长期的“陪伴式”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助力学生成长。

4.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工作技巧。作为一名年轻辅导员需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及时解决学生问、提高工作技巧,增强与学生沟通的能力,让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同时,还应做到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修养,做到“行为世范”,为学生起到正确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公费师范生学期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山西农大成为山西唯一公费农科生招生定点院校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历史学师范生说课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教育部:公费师范生离校前全部落实任教学校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