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搭建大学生实践育人平台
——以济南职业学院文传学院为例
2021-01-28
济南职业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管理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2
在构建和谐社会,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背景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因此,近年来我们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积极探索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我们学院于2016年成立了"明天志愿服务队"、“艺术实践志愿服务队”两支志愿服务队,全院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率达到了99%,2019年累计服务11100多工时。在担任我们二级学院学生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的四年中,真切感受到学生的成长与担当,一级又一级学生接过师兄师姐志愿服务的接力棒,积极投身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断传承志愿精神,传递正能量。
一、做好志愿服务导航,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实践育人
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无数90后在严峻疫情面前挺身而出,奔赴一线,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而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群00后,志愿为民众服务,为“逆行者”护航。
2020年3月,我们收到了一封来自汶上县汶上街道陈闸村的表扬信,我们通过这封信了解到:本应“宅”在家里的春节假期,2019级小韩同学过的别有意义,小韩同学得知疫情爆发的消息,主动报名参加了防控点值班的第一志愿者,他在大年初一就开始积极参与社区防控,在确保做好防护的同时,一直坚守岗位、昼夜值班,工作十分认真、精细,深受全村党员、村民的一致赞扬。
同样是在2020年春节后不久,我们学院党支部组织党员自愿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7级预备党员小文同学捐款捐物,想方设法筹集各种医疗物资,累计8500多元,还叮嘱不要写他的名字,就是想为一线医护人员尽一份心意。
2020的春天,我们“明天志愿服务队”像小韩同学这样为疫情防控贡献着青春力量,努力当好疫情防控的“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的志愿者还有30余名。像小文同学一般默默捐款捐物的志愿者更多。还有很多“艺术实践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专业优势,用情施笔、以情动人,创作出了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感人至深的疫情防控主题作品,表现出了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的志愿者用知识、用责任、用担当构建人民防线,真正做到心中有国家,行动为大家。
因此,我以文传学院为例,谈一谈我们在大学生中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搭建实践育人平台的探索与研究。我想通过三个小案例来分享、说明我们在工作中如何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和对生命的敬畏,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责任、担当以及奉献精神。
(一)通过志愿服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敬业主义精神、诚信主义精神以及友善精神的核心价值取向与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所倡导的主要精神不谋而合[2]。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的服务理念是奉献精神和进步精神等良好精神品质不仅符合了高校学生的特点,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离别很快来到,初见仿佛还是昨天。孩子们抱着我哭了一天,我舍不得他们,我会深刻记忆在心里,我会怀恋这里云雾缭绕的山,会怀恋出了校门走在街上孩子们叫一声‘老师好’的日子。”
——志愿者小田
“我特意拍下了这个学生给我写的信,他在信里说:我是一个很好的老师,等他成年了,他也要去当兵入伍,我是他的榜样。当我看完这几句话,眼眶是湿润的,我在给他们讲述我的学习生活和参军入伍经历的时候,真的曾打动他们的心。而当你看到那一颗颗心因为你而愈发炙热的时候,便会觉得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与伟大。”
——志愿者小李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开始到结束。支教时间短暂而漫长,也许这一次的支教体验会结束,但做公益的心却不止。漫漫长路,遇见同行者,何其幸运!”
——志愿者小鑫
像这样令人感动的话还有很多很多,这是2019年11月,我们在学校礼堂组织的一场生动、感人的分享会。给我们带来分享的是一群“红马甲”志愿者,他们是我们"明天志愿服务队"最美支教志愿者。他们前一天才刚刚从湘西的大山回到了阔别一月的校园。
2019年10月,我们接到了我市泉城义工赴湘西人才支援志愿服务项目的招募令。"明天志愿服务队"通过报名、推优、面试层层流程共选拔志愿者18名同学,他们在湘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义务支教活动。学生志愿者抵达湘西后,分成两队,分别到古丈县和花垣县的小学和中职学校支教,凭借自身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志愿服务。
对于青年学生的培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书本里,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让德育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从而提高青年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通过志愿服务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和人文、职业素养。
2019年7月11日,正值暑期,我和“美丽乡村艺术实践服务队”的十一名同学“奔赴“第一书记村”王府庄村和康井孟村开展暑期志愿服务墙绘活动。本次墙绘活动围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主题进行,组成文化艺术服务团重点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以党建活动、中国梦、文明乡村、精准扶贫等主题的墙绘艺术创作实践活动。
在墙绘开始前,我们两名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们进行队内的讨论,明确了活动的主题与实施方案,分配工作小组,并且制定安全预案。并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对学生的专业进行指导和质量监督。两个村的墙绘均主要以核心价值观、道德理念、政策标语为内容,以绘字绘画为形式,美化乡村环境,使康井孟村和王府庄村村民在耳濡目染中提升道德意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其中在绘制饮水思源、常回家看看这两幅墙绘的时候更是面对的巨大的挑战,这面墙是在距地面高度4米左右的坡上,墙面本身非常高,留给我们站立绘画的地面空间仅1米左右,我们集思广益决定进行分块协作绘制,在绘画的时候一人扶住梯子一人站在梯子上绘制。面对如此大的挑战,同学们没有退缩,还为能相应国家号召为建设美丽新乡村出一份力而感到骄傲。成员在烈日炎炎下一笔一划勾勒出他们对村里发展的期盼,同时这也是志愿服务团队借绘画表达出的美好期盼,相信未来村子发展会越来越好!
“美丽乡村艺术实践志愿服务队”是我们学院非常具有特色的一个志愿服务队,团队的学生均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功底好,社会责任感强,自成立四年来为十多个村镇绘制超过五百余幅墙绘作品。在2019年获得省级重点文化艺术服务团队的称号。
学生通过墙绘这类专业性志愿服务活动将自己专业优势与美丽乡村建设实际需求对接,在用专业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又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在社会实践中提升专业水平,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将专业素养与核心价值观融入志愿服务,打造实践育人平台。
(三)通过志愿服务使学生礼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2019年10月13日,天还未大亮,我们志愿服务队的学生们已经迎着初秋的晨曦赶往市中心中华文化体验基地。这一天,他们要在市妇女孩童活动中心志愿服务,带领30余名小学生通过拜师礼、乌龙茶艺和碑拓体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四年来,报名参加我们与市妇女孩童活动中心合作的传统文化体验推广项目岗前培训的学生累计近六百人,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学生积极对待,认真做好培训记录,并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为今后持续推动志愿服务“大手拉小手”的引领作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每年从参与培训学生中选拔六十余人定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面向中外儿童推广宣传开蒙礼、碑拓、茶艺、画脸谱等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积极搭建传统文化宣传平台,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在学生中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校园生活,并希望通过志愿活动更好的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服务。
二、通过实践育人导航,搭建多种实践平台,创新中求特色
我们在2016年成立"明天志愿服务队"的初衷就是希望让新时代的大学生为需要帮助的“祖国的明天”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志愿队成立几年来,坚持每周为自闭症儿童、听障儿童志愿服务,风雨无阻;远赴湘西支教,为当地少年儿童带去知识与欢乐……。
每年指导教师随队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坚持与学生同甘共苦,坚持在实践中育人,与学生同吃同住同成长。与济南市残联明天自闭儿童症康复中心、泉韵听障儿童康复中心、山东省美术馆教育推广部、济南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每年联合开展40余次各类服务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培育传统文化社团,并开展“传千年翰墨绘未来蓝图”系列活动,成为我校校园文化活动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开展“美丽乡村墙绘”社会实践活动,为孙集镇等11个村镇绘制500余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墙绘作品,以“墙绘中的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砥砺奋斗之志。指导的实践活动得到了微信公众号、微博、中青校园、新华网等多渠道报道与转载,在青年学子中传递了青春正能量。
志愿者精神既与我国传统美德一脉相承,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因此,更多更好地开展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相关项目,充分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常态化、制度化,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与锻炼,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