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条件下加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

2021-01-28陈锦元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消费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中医药心理健康院校

陈锦元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也在不断增多,他们为推进国家的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新时代条件下,社会对中医药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医药院校应当顺应时代要求,通过加强内涵建设等途径来开展素质教育。本文将从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提高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努力培育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三个方面探索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

一、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提高中医药院校学生的政治素质

1.中医药院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医药院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一方面,可以提升他们的精神涵养,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可以更好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理性看待社会问题,理智处理遇到的问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扎实工作,为将来担负起社会赋予的使命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医药院校学生意识形态的引领。李兰娟院士曾多次建议:希望国家给青少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价值观,高薪美名,应该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医疗、军事等真正推动国家发展和进步的人员,因此,必须努力创新形式,要不断丰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吸引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确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觉。教育引导大学生立足新时代新特点,学好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积极思考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强化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担当意识。担当精神,对中医药院校学生来说,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每次面对国家出现重大疫情,广大医护人员积极写下请战书,踊跃请战,义无反顾地奋战在第一线,逆风前行、迎难而上,履行医护担当。广大中医药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运用自己所学的中医药知识,精准施治,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努力培育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

中医药院校培养人才的初心:培养具有仁爱之心、心怀天下百姓的中医药工作者,还应当具有丰富的传统中医药文化底蕴,优秀的职业素养;坚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专业技术,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

1.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的理念。中医药文化主要包括中医内在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等文化元素的高度统一,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中医药院校应当把中医药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保证传统中医药的哲学思辨精神深深植入到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心中。

2.科学设置中医药文化课程。中医药院校应当立足于开拓大学生中医药思维方式的培养,努力克服目前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抽象思维与实质性思维方式的冲突;现代语言习惯与传统中医药语言习惯的冲突等,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专业教学改革,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充分发挥名中医专家的作用,定期邀请他们深入院校宣讲中医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接纳中医药、认同中医药,坚定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心,自觉践行中医药文化精神,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事业。

3.中医药文化传播中融入新媒体手段。努力建设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载体,比如说中医药博物馆、博览园等载体,让大学生在参观学习中了解和感受中医药发展历程、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大师等,在此基础上,注重引入新媒体手段。新时代条件下,新媒体技术突飞猛进,传播手段多种多样。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非常强,每天都要接收到相当多的信息,中医药院校就应当利用权威的信息来源,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团队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发挥官方新媒体,如校园网、微信公众号、中医药文化宣传平台等多种途径,思考如何较好地使用新媒体手段来传播中医药文化,帮助大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了解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文化。

三、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1.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对一个健康的中医药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这种良好的心态也必然会影响着包括患者在内所有服务对象的心态,在患者早日康复方面也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中医药院校应当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工作方式,丰富教育内容,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完成救死扶伤的使命奠定良好的基础。

2.多措并举,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新形势下,积极开展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有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实施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目标的“阳光工程”,努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对新入校的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以及大学生在出现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不理想,出现失恋、违纪、言行异常等情况时,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应当及时跟上,帮助他们化解心理上的压力,真正做好心理问题高危大学生的心理预防和心理干预。要以保证大学生能随时得到服务,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标,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基地,努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效创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实践。

3.做好结合工作,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中医药院校应当把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与大学生党支部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大学生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积极构建科学联动的工作机制,努力培养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工作队伍。

猜你喜欢

中医药心理健康院校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