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耳”张华:中国顶尖“动车诊断工匠”
2021-01-28云朵
●文/云朵
中国高铁体量居全球之冠,运营里程2万公里,每天有数千列在高铁大动脉上奔驰,通过检修保证其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上海铁路局动车组“诊断工程师”张华,练就了一对“顺风耳”,他只要绕着高铁车组车头转上两圈,听诊车头各部位风机的转动有无异响,就能判断出存在的故障。因成绩突出,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铁路“火车头奖章”。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厉害的大拿,论学历他只是一名中专生!
妻子鼓励,当上动车“诊断师”
今年43岁的张华,出生在江苏苏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97年,20岁的张华从苏州铁路机械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上海铁路局上海车辆段,从事客车检修工作。
随着高铁迅猛发展,2010年3月,上海动车段高级检修基地成立,张华作为第一批业务骨干,被选派去青岛学习高级修调技术。这一走就是好几个月,张华非常担心妻儿。妻子平时工作也很忙,还要照顾孩子,她一个人能行吗?张华显得有些顾虑。妻子看透了他的心思,笑着说:“你就放心地去吧,儿子的生活和学习有我呢,绝对没问题!”看到妻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张华这才打消了顾虑。
同为铁路职工的妻子知道,当时作为新生事物的动车检修面临着国外技术壁垒。临行前她鼓励丈夫:“动车组高级修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听了这话,张华备受鼓舞。
在跟班学习过程中,张华亲眼目睹了一件事:厂家的电气调试组工长,为了弄懂弄通动车组检修技术,整整20天除了上厕所,没有离开过动车组,吃住都在车上,硬是攻克了一个个检修难关。目睹此情此景的张华深为感动,除了吃饭睡觉,他也一直钻在动车组列车上。
晚上,张华“啃”一本本原理书、一张张配线图,零点前很少睡觉。数百张线路图被翻烂了,成千上万个节点也在心中清晰起来,就像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闭上眼脑子里就有一幅血管和神经立体图像。
除了研读动车调试的相关资料,张华只要一有空,就跟在厂方老师傅身后学习实际操作。老师傅被张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儿感动了,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好好干,动车事业就缺你这样的!”老师傅将相关技术对他倾囊相授。在主机厂短短几个月,张华便初步掌握了CRH2型动车组三级修调试相关技术。
回到上海后,作为技术骨干,张华要指导班组成员学习动车组高级修调试指令。为了帮助同事掌握整套图纸,张华几乎天天泡在图纸里,每天下班回到家,还捧着厚厚一沓图纸不肯放。看到丈夫如此辛苦,妻子心疼不已。善解人意的她特意端来清香宜人的龙井,张华喝了一口,微苦之后淡淡的回甘在口腔里蔓延,他急躁的心绪马上就安定了下来,不由感激地对妻子点头微笑。
晚饭端上桌后,张华一看就乐了,都是自己最爱吃的:番茄炖牛排浓香四溢,汤汁包裹着软嫩的牛排;蟹膏豆腐香嫩鲜滑,里面满满都是入口即化的鲜香蟹膏……
背后有妻子这样的“后勤部长”作保障,张华教学的干劲更大了!没有现成动车组做教材,他就带同事在图纸上演练模拟调试操作步骤。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张华带着同事们吃透了所有的图纸。
练就“顺风耳”,听到设备的“哭泣声”
匠心在检修中锤炼升华。凭借过硬技术和经验积累,张华逐渐成为上海动车组的调试“主控”、专治“疑难杂症”的专家,最短可在数秒内准确诊断出动车故障。
有一次,一列高速动车组在动态调试时连续报出“231”“135”“294”故障,辅助电源装置 APU 停止工作,造成3节车厢无辅助供电,牵引用风机也随即停止,进而导致一个单元的动力丢失,试验无法继续。技术人员排查了2个小时都没有找到故障原因。“很快就要交车了,在场人的人手足无措,心急如焚。
20分钟后,张华闻讯赶来。他查看了监控屏,又将笔记本电脑连上故障设备。在紧张的气氛中,张华沉着分析故障代码并下载相关运行数据。很快,他转身对大家说:“问题只是出在APU内的电压互感器上。”作业人员更换电压传感器后,故障果然消失了。
“检修现场再嘈杂,内心需要保持安静。越是精密的核心技术,越是需要专注忘我,用心去捕捉、倾听设备的‘哭泣声’。”张华忠告新人。
一次,张华带着青年工程师检修动车。走到1号车厢时张华停下脚步,问道:“你发现这节车厢有什么异常吗?”青工将车厢内电器设备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问题。“脚下这个部位下面是司机室空调装置,通了高压电的空调完全没有震动,肯定出现了故障。”当他们打开车下设备舱时,果然发现空调装置没有正常工作。“真神了!难道你真的能听到设备的哭声?”这名工程师从此成了张华的铁杆粉丝。
张华平日工作太忙了,妻子便主动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家务,很少让他插手。她知道,动车组列车被称为“大国技术”,一列标准动车组列车的机电零部件有好几万个,电路上万条,这对调试检修人员要求极高,一旦留下隐患,后果不堪设想。因责任重大,她希望丈夫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张华儿子的学校开家长会时,很多同学的爸爸都去了,而自己的爸爸却总是忙于工作,就连回到家里也很少陪他玩,儿子心中很有意见。这时,妈妈就会耐心地给他解释爸爸的工作性质。渐渐地,小家伙也理解了,从此不再发牢骚。
2010年7月,当第一列动车组缓缓驶入高级修基地,张华和同事们既紧张又兴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烂熟于心的指令终于可以实战操作了!钻车底、进车厢、爬车灯,张华作为高级修第一位“调试主控”,率领着组员从内而外,对动车进行着全面预检调试,最终他们顺利完成任务,获得厂方的高度评价。当晚回到家里,妻子特意为他做了一桌菜,表示祝贺。家人的支持,让张华心里颇感温暖。
张华作为上海铁路局独当一面的动车调试专家,但凡检查中遇到“疑难杂症”,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心中有章法,眼中有标的,手眼心同步。”张华发现问题和判断故障不单靠眼睛,而是有自己的一套绝活。凭借自身精湛的技能和丰富的现场经验,他甚至可以通过身感震动、耳听异音、鼻闻味道等技巧就能初步判断部分动车设备是否正常,具备动车组高级修突发急重难点电气故障的处理能力。
张华这身过硬的绝技,让他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斩获殊荣。那次比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优秀的高铁动车检修技能高手,展开了为期4天的激烈角逐。其间,专家组故意给这些顶尖选手,设置了无动力牵引等三大项目各10个隐藏故障,每个项目都需要他们在短短15分钟内把故障全部准确找出来。
不少选手挠破头皮也只能找出五六个,张华展现出高超技术水平,他最快的一个项目仅用12分钟,就将所有故障一一排查出来,震惊了在场的专家和选手。最终,张华以优异的成绩,捧起“2013年全国铁路动车组机械师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全能第一的奖杯,站上了中国高铁机械师最高领奖台!
成为顶尖“动车诊断工匠”,最感激贤内助
2016年5月份,以张华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正式成立。上海铁路局赋予其“解决疑难杂症、开展科技创新、帮带青年成才”三大功能定位。张华一边不断钻研动车调试新技术,一边带领工作室成员技术攻关,并编写完成了《CRH2型动车组故障排查指南》,优化了CRH2型车三级修调试流程和工艺,使作业时间缩短30%,电力能耗年降低30余万元。这一年,张华被上海市总工会授予“上海工匠”称号。
在工友们的眼中,张华是一名思维缜密、细致周全的诊断师。张华对于动车出现的问题十分“较真”,绝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的隐患。在对一列380AL型动车组进行通电前测量时,张华发现列控设备传感器阻值超标,怀疑并非传感器坏了,问题可能出在线路上。
顺着这个思路,张华在现场逐点分析检查,终于发现症结所在,原来总配电柜内相应传感器电阻,存在一处错误焊接点!张华立即将这一结果通知了主机厂,因故障点隐藏在众多电子元件当中,主机厂技术人员一时无法断定,就连夜将此设备的专家从北京请过来查看。一开始专家们认为他们的设备不可能出现这种问题,当张华通过讲解并把充分有效的测量分析数据摆放在专家面前时,专家们承认在制造时出了错,他们对张华精湛的技术竖起了大拇指,事后主机厂在此问题上立即开展了对同型号动车组的普查,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
张华说:“动车是有情感的。我喜爱在检修中和它对话,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与中国传统手艺人式的工匠不同,张华是新时代的工匠。他不仅具有高超的动车业务技能,还努力思考如何更科学、高效地调试,如何带出一帮年轻人,建立一个优秀的工作团队。在带徒弟上,张华也动了一番脑筋。他参与并自主开发了动车组高压系统实训间,这样,实作培训就不再占用运营动车组资源,培训学员的产出也大大提高了。
“只要有华哥在,我们就放心了。”这是张华培养的工程师们共同的心声。多年来,张华通过言传身教,带出了近百名第二代、第三代动车检修人才,其中许多已成为动车检修中坚力量,多人在技术大比武中获得优秀成绩。
平时只要有空,张华就主动帮妻子干点家务,或者偶尔露一手厨艺,“慰问”一下妻子和孩子。每次只要他下厨,娘俩的胃口就格外好。令张华感动的是,每年父母的结婚纪念日,妻子总是专门抽出时间带两位老人旅游,还会亲自下厨,做满满一桌子菜,乐呵呵地对两位老人说:“好日子可都是吃出来的!”这让公婆非常高兴。
就连双方家里的老人有病住院,也都是妻子办理入院手续,在病房陪床伺候,她从不让张华插手,就是怕影响他的工作。
身后有这样的“贤内助”,张华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动车诊断工作中去。张华带领成员们攻坚克难,组织研究20余项动车组故障部件修复工艺,制定流程及检验标准,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自主研制了7套动车故障部件的检测平台,可实现控制放大器、影视屏、人机交互设备在内的13种动车部件的修复与检测,每年可节支降耗1000多万元。
因工作成绩突出,2018年和2019年,张华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铁路“火车头奖章”等荣誉。而他最感激的,是一直为家庭默默奉献、毫无怨言的妻子,她是自己名副其实的“无名英雄”。
从被人不屑一顾的中专生小技工,到中国顶尖的“动车工匠”,张华靠不懈钻研与打拼,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身。他的经历告诉世人,低学历并不是人生的障碍,只要心里有梦,谁都可以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