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执着追求与探险精神
——周励《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研讨会综述

2021-01-27杨剑龙黄明海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4期
关键词:亲吻梵高历史

杨剑龙 黄明海

因《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北京出版社1992年5 月出版) 走红文坛的著名美籍华人作家周励,在新冠疫情期间推出新作《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 (上海三联书店2020 年8 月出版)。2020 年9月20 日,上海师范大学当代上海文学研究中心举行了周励新著散文集《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网上研讨会,研讨会由当代上海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杨剑龙教授主持,该书作者、纽约美华文学艺术之友联谊会会长周励女士应邀与会,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郝瑞娟、张晓英、王晓明、黄明海、刘虎、徐国庆、罗敏仪,硕士研究生贾敏、宁清如、薛文卿、温武、冀婷君、孙仪、何小丽、汪雪冬、虞涛、李静娴、廖迎鑫、吴倩等参与了研讨。

一、行走的勇气和探索的激情

周励首先介绍了《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以下简称《亲吻世界》) 的创作经历。她在纽约一边见证动乱的夏天,不仅新冠疫情肆虐,还有弗洛伊德事件引发的暴乱和示威,一边含着眼泪写作。该书第一部分“被遗忘的炼狱:跳岛战役探险录”是二战历史散文系列,主要根据作家近年来对跳岛战役的实地考察写成。作者先后踏上贝里琉岛、塞班岛、天宁岛、关岛、冲绳岛、科雷吉多岛、吕宋岛等太平洋战争遗址,怀着震惊与感伤,发掘历史上或有或无记载的实物与事件,并去华盛顿海军陆战队硫磺岛战役博物馆和美国国家档案馆考证核查,探讨战争原貌中的人性及狼性,解开鏖战杀戮背后不为人知的隐秘。第二部分“亲吻世界:镌刻在心灵岩洞上的壁画”收录了作者在世界各地游历的散文。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作者的极地探险,她先后去过四次南极、三次北极、两次马特洪峰(一次攀登、一次飞越)、两次珠峰(一次巅顶航拍、一次攀登珠峰大本营)。周励表示,她在28 年前将《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献给祖国和能够在困境中发现自身价值的人,而今天她想把《亲吻世界》献给向往抵达世界各个角落,并探究其历史真相、呼吁人类与世界和平的人们!

杨剑龙教授认为该散文集以38 万洋溢激情和充满睿智的文字,书写作者对于二战历史的追寻、世界各地的游历、南北极等地的探险。“寻找”是该书的关键词,周励以历史学家的认真和文学家的热情,在寻找中探究历史与人生,在洋溢着巾帼豪杰的执着追求与探险精神中,呈现出她的大爱和大憎,在图文并茂身临其境的描述中,呈现其深邃的思考与睿智的表达。

许多参会者被周励执着求真的勇气和富于探索的激情打动。王晓明指出,正如作者所期待的“请与我同行”那样, 《亲吻世界》 所写的探寻、探险、探讨都让读者身临其境,周励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后立刻着手研究、锲而不舍,直至找出真相或接近真相。郝瑞娟认为作者具有一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观,无论是探寻二战历史遗迹,反思人类战争,还是发掘艺术家留给人类的精神财富,抑或是探索极地,这些行动都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体现出作者的宏伟气魄和高远境界。孙仪认为该书以细腻却不失激情的笔触书写对生命的热爱、信心与勇气,充满强烈的人文关怀。贾敏在阅读中也时常被周励身上那种果敢与激情所感染。

刘虎认为,周励虽常年旅居国外,但中国永远是她最大的精神源泉。作者游历探险世界时常以“来自纽约的中国女人”自称,可见其拳拳爱国之心。不仅如此,作者将创作的目光投诸世界各地时,常会将其与当时中国的历史处境与发展命运进行比对,或正面描写,极力强化中国在世界发展进程的突出成就;或反面衬托,于对比中思考中国在近代社会发展中落后挨打的历史根源。周励的中国心与世界情相互激荡,形成这部著作深沉而饱满的情感基调。罗敏仪查阅作者创作历程相关资料指出:周励1969 年在北大荒下乡开垦;1983 年在《文汇报》发表报告文学《壮士自有铮铮铁骨——记上海市前公安局长杨帆》,对牵涉潘汉年案、胡风案和杨帆案的人员平反昭雪起到重要促进作用;1986 年起在纽约曼哈顿创业经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周励的文学表达还原了不同的历史记忆,这部新著通过饱含深情的纪实性书写,构筑起广阔的生命空间、情感空间和心灵空间。

徐国庆认为,这部散文集一方面展现了周励对美好心灵的探秘与重塑,比如她以感同身受的姿态赞美、追踪、领悟梵高,极力彰显海明威身上的坚强与勇敢;另一方面,激情成为作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大的精神支撑。黄明海也指出,不论是书写二战历史、回眸启蒙运动,还是寻找历史名人,周励都没有钻进故纸堆,被大量的正统史料、地理手册所困,而是通过一次次远行亲临现场,力图贴近历史现实,洞察其中的人与人性。宁清如认为《亲吻世界》体现出一种“行动”的美学。行动美学“是一种充满责任感的美学”,能够真正指导人生和实践。周励怀着强烈的人文意识和探索精神,在行走、探险、揽胜中思考,通过探索未知世界来丰富自我,也激励读者努力在行动中实现人生意义的最大化。何小丽则指出,周励为少有中国游客探访太平洋战争遗址感到惋惜,呼吁人们通过实地探访感知历史、反思历史、铭记历史。

二、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观照

对于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观照,是《亲吻世界》的一体两面。杨剑龙教授认为周励的“寻找”是对于历史真相的探究,是对于人生真谛的探寻,在不倦的寻找中呈现出历史的深度与人生的厚度。张晓英指出,作者在战争的废墟中反思人类的弱点,呼唤理性精神,称赞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战士,谴责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惨无人道与丧心病狂。郝瑞娟认为,周励深入到太平洋战争遗址,是在对历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追踪发生在此地刻骨铭心的故事,体现出深刻的历史反思意识,让人们珍惜当下的和平。何小丽也认为,作品中对阵亡将士的数字描述触目惊心,如同新冠疫情下不断新增的数字统计,珍惜和平的同时更应感谢那些为和平做出伟大牺牲的人类。

黄明海以维特根斯坦的名言“能看见正在眼前的东西是多么困难啊!”印证周励敏锐的洞察力和理性的思辨力,她“看见”了正在眼前的事物,并捕捉到触动人心的瞬间。徐国庆指出,作者将二战的罪恶归结于政客的谋私与邪恶,其理性姿态正体现在独立、正确、无畏地表达对于历史之殇的感悟上。汪雪冬指出作品既包含人道主义的悲悯和同情,也有理性的批判,周励通过实地考察告诉世人,战争是人类文明的“恶之花”,是最残忍的集体自杀行为,应该以史为镜、以史为鉴、热爱和平。廖迎鑫则认为,作者对二战中不惧死亡、心胸博大的将领给予真诚赞美,比如尼米兹对败军的敬重、麦克阿瑟对日本民众的救济、艾克将胜利归于全体将士而将失败归因于自己。作者同时也表现出对人性的探索与反思,对生命的珍惜与敬重。

吴倩发现,作者在探寻中并未选取名胜古迹或众所周知的事件,而是关注那些“遗珠”,通过对一系列时间节点、历史人物、现存文物进行讲述,从地理空间的广阔和时间跨度的久远丰富了这部散文集“大”的内涵。作者也试图从历史岁月中寻找知识分子的精神共鸣,比如在梵高身上找到对世界的宽恕,在海明威身上找到不败的精神。刘虎指出作者以张弛有度的叙述笔调,描绘出一幅幅瑰丽多姿而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精彩画卷,对历史人物和战争风云也充溢着独特的价值判断,而鲜明的个人情感又体现出一位人文学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罗敏仪认为,不同民族的精神之旅,表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与时代精神,作者从对各个国家地区不同的历史经验和现实体验,上升到共同的民族想象和个体感受,这依托于其民族归属意识中强烈的自我反思精神,它不会随着作者的北美移民身份消失,而是根源于对民族文化与血统的认同。

李静娴认为,作者对硫磺岛升旗手身份真假的考证,对梵高遗体去向的探求等,体现出类似历史学家严谨、理性的求真态度,以及更令人折服的旺盛生命力和执拗的探究精神。人类在宇宙万物面前渺小而脆弱,但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正是人类无尽的求知欲让短暂的生命散发璀璨光辉。周励在疫情期间坚持思考与写作,坚持对历史真相的探询与记录,对未来社会的感悟与启示,犹如灰暗时刻一束强光鼓舞人前进。孙仪认为,作者在书写远去的历史、人文与自然的同时,联想到当下新冠疫情的现实处境,具有紧贴现实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吴倩指出,新冠疫情的肆虐如同一场新的战争,作者也呼吁人们相互扶持和理解,对未来充满信念。

三、生命的探询和理想的追求

文学始终是人学,对于生命的探询和理想的追求,是《亲吻世界》的又一主题特色。杨剑龙教授认为,周励具有文学家的激情、历史学家的深邃、哲学家的深刻,她常常在寻找中思考、在回眸中反省、在探究中呼唤,在其历史与人生的探险中表述某些人生哲理,发人深省,令人回味。黄明海指出,作者与其笔下散文的生命诗性同样令人动容。周励充满激情的人生经历当中有不少“劫后余生”的故事,从2010 年肺部手术到2012 年歌诗达协和号惊魂之旅,从撒哈拉沙漠历险记到攀登马特洪峰因迷路而命悬一线,这些坚韧的生命体验倾注于作品,构成主体间的互文性,体现出敬畏生命的姿态。作者笔下的万物生灵让读者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振,感知生命的神圣与饱满。同时,厚重的历史在场延伸了文本的维度,使文本的写作和阅读成为生命诗性的尺度。作者在生命维艰的时刻,从先贤那里感受孤独的生命独白,汲取生命的能量,获得精神的慰藉。

正如周励在《代后记》中说:“行走天下,我感到生命是瞬间,生命在高处。”无处不在的激情她激励实现生命的理想,体味人生的无限可能。张晓英指出,作者在个人的惊险奇遇中,感叹历史的出其不意、命运的跌宕起伏。刘虎指出,书中时常摘录名家名句借以表达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探询和理想人生的追求,如海明威:“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丘吉尔:“决不屈服!永不投降!”“人最可贵的精神是无畏!”这些话语鼓舞作者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灾难与不幸。温武认为激情之下的柔情与坚强,是作者热爱生命的体现。譬如在肯尼亚雄浑壮丽的动物王国聆听野性的呼唤,观赏乞力马扎罗山冰雪下的象群,博格利亚湖宛如红云烈焰飘舞水面的火烈鸟,饱览赤道之夜的璀璨繁星。汪雪冬感叹于周励对理想事物的极致追求,对生命极限的持久挑战,她通过展现自身丰富的生命历程,将激励更多人去追求生命的意义。

不少参会者围绕《梵高的眼泪》一文探询生命的意义,分析作者的创作观念。冀婷君认为,生命中的艰难时刻往往激发出悲悯的情绪,如同梵高生命最后的独白:“当生命结束时,我只想带着爱与惆怅去回顾,啊,我本想画的那些画!”作者在疫情当下怀念普罗旺斯迷人的紫色薰衣草与梵高的向日葵地,就此展开一场意味深长的心灵对话,这是文学家和艺术家隔世、隔种族、隔性别的知心密语。薛文卿指出作者的文字和梵高的画作有相通之处,即他们都用一种燃烧的热情去面对生命,并在艺术创作中恣意地迸发。正是这种真诚而又充满热血的精神,使周励的文字展现出一种明白晓畅、豪放粗犷而富有激情的风格特征。虞涛则认为,周励从自身的生命经验出发,同时又站在超越个人的立场上,以全人类的视点走进历史现场,满怀热情、好奇、疑惑和悲悯情怀,寻找充满生命力的历史现实。作者从奥维尔小镇、阿尔勒疗养院到雷米精神病院,拥抱《向日葵》金黄色的温暖,目睹《加歇医生的肖像》背后忧愁沉郁的梵高,惋惜《割耳后自画像》里为艺术殉道的天才,如此带领读者走过梵高从热情到彷徨、绝望的一生,写出了真挚的悲伤。

四、文体的拓宽和语言的丰富

作为一部文学性和历史性俱佳的散文集,参会者对《亲吻世界》的文体和语言也发表了各自的见解。黄明海认为,散文是一门“修辞立其诚”的艺术,周励纯真的理想激情和写作姿态,使她在追寻先贤的足迹中感受生命、理解人生、洞悉历史。回眸17、18 世纪伟大变革的时代,面对腓特烈大帝、路易十四、蓬巴杜夫人、孟德斯鸠、伏尔泰等大家,周励用心灵去寻找脚步与足迹,用理性的语言表达内心的热切与思考。作者还时常恰到好处地引入古典诗文,如写麦克阿瑟“一将功成万骨枯”,写穿越德雷克海峡,荡气回肠的史诗与瑰丽绚烂的美景相映交织,可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贾敏认为,文学创作不能仅仅是知识性话语的堆砌,“为了崇高而崇高”,而应是有知觉、有温度、接地气的艺术行为。在对跳岛战役进行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周励像一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挖掘每一块石碑和每一张照片背后的历史事件,体现出历史的厚重、悲悯的情怀与理性的精神。同时,这种文学家探寻历史的方式,让其作品比史学界的学术论文多了一份人情味和可读性。

刘虎指出,周励游历世界各地,从大量第一手原始资料出发,进行客观真实的书写。除此之外,文中还适当加入一些合理的想象成分,增强作品的趣味性、可读性和人文性。这样的叙述策略将纪实与虚构相结合,将理性的审视与感性的抒怀相交融,既真实还原了诸多历史细节,又很好地彰显了蕴藏在历史事件和文化名人背后的精神内涵。虞涛指出,与其他历史散文在横向时间轴上描绘整部二战历史不同,周励善于运用女性的感性思维发掘历史的细微之处,可谓从细节出发重现历史、反思历史。廖迎鑫指出,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全书随处可见饱含深情的抒情话语,作者用这种真挚而坦诚的内心表露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拨动读者的内心,启迪读者的思考。

徐国庆认为,作家的理性、感性与激情在全书中并非局限于单一的章节,而是形成一种相互交织的状态。作者用刚柔并济的叙述,深入挖掘与探索沉重历史战争题材,追寻美好心灵与崇高品格,无畏地探索生命极限,建构了一座充满思想高度的心灵殿堂。孙仪指出,周励在作品中注重将主观抒情与客观历史、艺术、自然交融,世界在她笔下充满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皆因作者将其主观情感融入叙述当中,使读者沉浸于历史、艺术、自然的现场。此外,整部散文集还体现出中西结合的精神资源,既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中国文化传统,又有务实求真、崇尚科学、理性探究的西方精神。

李静娴指出,周励的文字有着人文学者感性、细腻的特质。作者呈现的不是冰冷的史料记录,而是鲜活生动的历史情景。不论是对太平洋战争正义方大胆的表白“真爱死他们了”,还是在亲吻南极点时的调侃“注意嘴唇不要与冰原冻为一体”,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坦率与热情、幽默与风趣。薛文卿则认为,周励散文的叙述语言既保留着中国古典式的精致与柔情,又融合了西方探险的精神与奔放的气势,呈现出一种斑斓恢宏的品质,仿佛在青花瓷上雕刻上梵高画作的瑰丽神秘的异域色彩,产生出中西方两种语言特征的奇妙碰撞。从“文学革命”开始,现代汉语就已经尝试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语言的流畅简洁之美,寻找更适合现代中国的汉语书写。《亲吻世界》的叙述语言充分地呈现了这种态势,无论是从完成度还是表达效果来说,都代表着专属于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中语言的书写途径和表达范式。如《梵高的眼泪》中,周励以女性独有的激情和热忱探访梵高,但并未沉湎于凭吊的感伤,而是采用宏阔的历史视野,秉持理性的写作精神,聚焦梵高真实具体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给读者以极大感染力。

杨剑龙教授最后总结指出,周励的新作拓展了文化散文的创作天地,其以寻找的意识探究历史、以考证的精神寻觅本真、以史家的执拗还原事实,这些都溢出了普通的游记、初级的探险笔记和一般的纪实文学,给予当代文化散文创作以启迪。周励是一位充满激情和理想的作家,她始终以青春的激情和宏阔的理想去寻找、去追寻、去探险,她以亲吻世界的方式呈现出她的大爱,她以诅咒战争的姿态表现出她的大憎,她以征服险境的勇气袒现出她的大气。她以执拗的探究意识去探寻历史的真相,她以不倦的追慕姿态去追寻名人的足迹,她以勇敢的探险精神去领略极地的美丽。在疫情期间,周励用热血和真情写下的《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是一部呕心沥血之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生动而厚重、丰富而深刻的散文佳作。

猜你喜欢

亲吻梵高历史
梵高的世界
鹿之亲吻
《星月夜》和梵高
被盗窃的梵高
亲吻玫瑰花
亲吻宝宝会惹祸?
秋风亲吻着祖国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