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生态文明观视角下塞罕坝精神内涵解析
2021-01-27贾煜
贾 煜
(甘肃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一、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概念阐释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概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基础,强调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辩证统一关系。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与自然是一种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且物质资源匮乏,人类仅能通过自然的给予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后代的繁衍,通过被动地适应自然、依赖自然达到生命延续的目的;而在工业社会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知习惯,人类由依附、顺从自然的传统思想走向了征服与控制自然。人类在积极改造自然的同时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态环境的改变致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到严重的破坏。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包括相互关联的三个基本原则:即人类社会要与自然协调发展;人类要热爱自然、赞助自然、而不要破坏自然;人类要按自然规律办事[6]。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如果不发展,那么人与自然关系的动态和谐也就无从谈起。在保证发展的基础上,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成为了重中之重,人类对于自然的能动性改造不仅推动或阻碍着社会的发展,其最终也会反作用于人类自身。在确保了发展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之后,仍应认识到的是,任何社会事物最终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这是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平稳有序进行的必经之路。
(二)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含义
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础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作为战略布局中的重要部分。
1.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工作重心。这一过程中,盲目追求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次生危害被地方政府及民众所忽视。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部分地区为资源开采型与环境污染型企业开绿灯,尽管在现实层面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但由于高污染、高耗能、无限度、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这种生态损害在本质上是不可逆的,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往往难以补足其造成的生态损害,原有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关系被打破,而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确立迫在眉睫。
马克思说:“人们在生产中不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只有以一定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7]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确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点,但与此同时,人又是社会的产物,无时无刻不与其他人产生着联系,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中不能一部分人在保护自然而另一部分在破坏自然,应当建立起团结一致保护生态的共识,共同实现人与人和谐的生态文明观所追求的目标。伴随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交错融合,形成了相依相生的新局面,由此提出新时代的生态文明观一定要是兼顾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对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
2.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8]。伴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以保障,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教育、医疗、生态等多方面关乎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需求增多。正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样,人民所追求的良好生态环境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原始生态环境,而是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承载能力的下降,对人民的生活已经逐渐形成了较大的影响,2021 年3 月中国北方爆发的严重沙尘灾害天气,波及到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北、北京等多个城市,对人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出行均造成了严重阻碍。为避免此类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最根本的生态环境需要,就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民生观,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共生提到重要位置上来。只有建设好生态环境,把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够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才能够保证社会稳定有序发展,才有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这也是党和政府为人民求福祉、为社会寻发展的必然选择。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长远发展观
新时代的经济发展绝不能是爆发式的,必须立足于满足当代人发展需要的同时也使后代们的权益有所保障,破坏性发展绝不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正确道路,也正是由此,现阶段我国必然要在发展中寻求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中促进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绿水青山的保护绝不是在毁坏环境与恢复生态之间的循环往复,应当与时俱进,真正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层含义,挖掘出绿水青山的发展价值与发展规律,在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保护生态环境获得金山银山,并逐步形成区域化的、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经济发展,从而建立起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认识,让山更青水更绿,让金山银山更加富足。
二、塞罕坝精神的时代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正式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自1962 年塞罕坝林场建立以来,至今为止三代塞罕坝人的精神均贯彻了生态文明观的重要内涵。
(一)第一代塞罕坝精神的时代内涵
塞罕坝一词是蒙语与汉语的结合,意为“美丽的高岭”。在宋朝时期,塞罕坝曾是一望无际的万顷林海,在清朝时期则是“木兰秋狝”的所在地,生态环境优美,适宜动物栖息。但是伴随着常年无限度的采伐和过度放牧,塞罕坝的土地不断荒芜,同时由于海拔及天气的影响,裸露的荒地往往难以自然恢复,林木的毁坏也造成了原有水土的大量流失,急剧蔓延的土地沙漠化和生产力的衰退,从而引发了京津地区频发的沙尘气象灾害,制约着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962 年,为响应1956 年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绿化祖国”的伟大口号,由原国家林业部组织,多所国内高等院校组成的团队开启了他们在塞罕坝的第一代奋斗历程,并在荒地之上喊出了“先治坡、后置窝”的口号。在那个科学技术尚不发达,诸多现实问题无法解决的时代,荒漠中种植树木的过程是极其艰辛的,通常面临着没有任何收获的局面。但在如此恶劣的外部条件下,第一代塞罕坝人贯彻艰苦创业、坚守如一的顽强作风,像沙漠铁木一样牢牢地扎根在塞罕坝荒漠区的第一线,无私贡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同时在植树过程中攻坚克难,解决高原荒漠地区造林育林的历史难题,并以此凝练出了最初的塞罕坝“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第二代塞罕坝精神的时代内涵
如果说第一代塞罕坝精神将艰苦创业作为最核心的观念,那么第二代塞罕坝精神相较于第一代形成了更有意义且更富智慧的精神内涵。在经过第一代塞罕坝人的艰辛奋斗后,该地区被严重破坏的林场有了显著改善,但单纯的生态保护远远不足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塞罕坝人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在20 世纪80 年代,塞罕坝开始创新性地开展特色森林旅游事业,在育林造林的工作相对减少的情况下,护林营林逐渐成为了这一时代的主旋律。1933 年5 月,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获批组建,1999 年塞罕坝森林旅游开发公司应时而生[2]。第二代塞罕坝人在第一代塞罕坝人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思想不动摇,并深刻认识到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将采林伐木作为直接的经济来源,通过合理地规划好路线及采伐进度,形成具有塞罕坝林场特色的经营模式,同时积极开办赛罕坝地区的旅游产业,并进一步总结林场恢复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型森林旅游的经营体系,成为了全国各林业局学习的榜样。
第二代塞罕坝精神依旧无私地维护国家的林场,在护林造林的第一线继续传承第一代塞罕坝艰苦创业的精神。正因此,在2010 年原塞罕坝精神内涵提升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贡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3]。
(三)第三代塞罕坝精神的时代内涵
经过对第一代与第二代塞罕坝精神内涵的总结,第三代塞罕坝精神在面对新时期的发展任务时,肩负起自己的时代使命,进一步提炼出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塞罕坝精神。第三代的塞罕坝精神相比较于前两代的精神内涵,进一步强调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不断促进塞罕坝生态环境恢复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进一步扩大旅游营收,并将全部盈利性收入投入到塞罕坝的生态保护中去,形成了良性的可循环经济发展。在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高度赞扬,总结提炼出新时代塞罕坝“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精神[4]。塞罕坝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成功,对于全中国生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模范的积极作用,并对全国各地人民形成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识提供了有效的实践支撑。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共产党员的积极引领下、塞罕坝人民的辛勤劳动下,塞罕坝地区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生态文化经济,塞罕坝精神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观构建过程中最强有力的佐证,也是具有深刻意义的经验总结。
三、塞罕坝精神体现了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涵
(一)艰苦创业是生态文明观的精神内核
通过三代人的艰苦创业,塞罕坝林场成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标志性模范。艰苦创业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无论是第一代、第二代还是第三代塞罕坝人都将其放在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位置。从赛罕坝的实践经验来看,生态保护往往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且艰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恢复往往是缓慢的、成效渐显的,经历长久的坚持才能够恢复原有的优美的生态环境。如此艰辛的过程,如果没有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精神支柱支撑着塞罕坝人民持续的付出,塞罕坝林场的恢复将难以达成如今的成就。
从茫茫荒原到莽莽林海,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实际经验告知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身的效益往往不局限于眼下,一代人的艰苦创业是为了后代们的美好生活,无论面对何种恶劣的环境,都要秉持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的保护好我国的生态环境,因此艰苦创业的精神是生态文明观最核心的精神要义。
(二)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观的最终目标
经过三代人的变迁,第三代塞罕坝精神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新总结,而绿色发展并不单单是对过去几十年塞罕坝林场发展的总结性归纳,更是对未来赛罕坝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生态经济发展提出的新目标。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不能为了发展而舍弃环境,也不能为了环境而舍弃发展,二者之间应当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工业社会初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对对立概念。如今循环经济的推广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赛罕坝自1962 年以来一直坚定绿色发展的思想不动摇,其发展思路伴随着科技发展与时代进步,不断提出新的符合塞罕坝当地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实践路径。一刀切的禁伐并不是科学的态度,科学合理的采伐更有利于林场的保护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样的认知有利于我们认识到绿色发展的本质实际上是既保环境也保发展,如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就提到了国家林木采伐限额,林木采伐是必要的,但滥砍滥伐却是必须被加以遏制的。
赛罕坝人民的行动从单纯的植树造林,到造林育林求发展,再进一步转变为以护林、营林的新方式来保障本地区内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恢复,利用有效资源开展森林旅游产业,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全新升级,这样的成果绝不是单纯的艰苦创业精神就能够做到的,在贯彻艰苦创业精神的同时,绿色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也发挥了巨大的指引作用。
(三)科学求实是生态文明观的必经之路
艰苦创业是生态文明观的核心要义,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观的最终目标,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技术,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我国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在塞罕坝长达40 余年的治理过程中,艰苦创业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塞罕坝人在植树造林事业上不断前行,而第一代与第二代塞罕坝精神所强调的科学求实的态度,在生态保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生态环境是脆弱的,而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使脆弱的现状得到深刻改变,树立尊重事实就是尊重自然的理念,贯彻好科学求实的发展态度,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极其关键的动力保障,如果脱离科学技术,仅仅一味地苦干、蛮干,往往会适得其反。遵循科学的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因此,用科学求实的态度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观的必经之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从几个人到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从植树造林走向绿色发展,塞罕坝林场由荒原到绿洲的沧桑巨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就之一,赛罕坝精神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