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识形态问题是道路问题
——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研究之二

2021-01-27何海涛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10期
关键词:工人阶级列宁斗争

何海涛

20世纪初,俄国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化,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群众性革命运动,特别是工人运动日益高涨。面对这种局面,俄国社会民主党内出现严重分裂,尤其是在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上分歧极大。代表自由派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利益的政治派别,推崇自发的工人运动,认为工人阶级可以自发产生社会主义意识,反对向工人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的政治宣传和政治灌输;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借“批评自由”的旗号“修正”马克思主义,以克服其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错误。这些思想在工人群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工人运动面临着走向错误道路的极大危险。可以说,这一时期俄国的工人运动面临着一个重大抉择:如何走?走向何处?以什么理论引导俄国革命道路?为结束这种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状态,从而把工人运动引向正确道路,列宁撰写了《怎么办?》一书。在书中,列宁批判了伯恩施坦派和经济派的机会主义错误,明确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工人阶级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俄国革命的重大意义,以及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强调建立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坚强的工人阶级政党对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极端重要性。

一、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工人阶级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人阶级革命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需要排除一切错误思想和思潮的干扰,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①。因此,必须把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理解为工人阶级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

按照列宁的划分,从1898年始俄国社会民主党进入了第三个发展时期,其特点用列宁的话来讲, “这是混乱、瓦解和动摇的时期”②。在这个时期,社会民主党内的一些人和机关刊物(如《工人事业》 《工人思想报》)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反对政治革命,否认阶级斗争,也完全不关心理论,而是鼓吹所谓的“运动的经济基础”,说什么工人运动的座右铭是“为改善经济状况而斗争”,以及所谓“政治始终是顺从于经济的”等等之类的话,这些时髦的论调对许多参与工人运动的青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伯恩施坦派所谓“批评自由”的修正主义思想和俄国经济派的机会主义思想冲击下,“科学社会主义已经不再是完整的革命理论,而变成了人们‘自由地’把各种德国新教科书里的液体掺进去的大杂烩”③。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已经危及到了工人阶级运动的道路和方向。

列宁揭露了伯恩施坦派和俄国经济派的机会主义思想,论证并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重申了恩格斯关于社会民主运动的三种斗争(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理论斗争)密不可分的思想,特别强调了理论工作的重大意义。恩格斯特别重视科学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相结合。在谈到德国工人运动时,他讲到: “如果工人没有理论感,那么这个科学社会主义就决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深入他们的血肉。”④他认为这是德国工人的一大优越之处。为此,他还列举了下面相反的事实, “一方面,英国工人运动虽然把各个行业组织得很好,但是前进得很慢,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于一切理论的漠视;另一方面,法国人和比利时人由于原有形式的蒲鲁东主义的传播而发生混乱和动摇,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则由于按巴枯宁不伦不类的模式传播蒲鲁东主义而发生混乱和动摇。”⑤值得称赞的是,德国工人运动开展得晚,却做得更好。原因就在于,德国工人吸取了以往一些社会主义思想家们的智慧和英国、法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乃至于从一开始,斗争就在其所有三方面———理论方面、政治方面和经济实践方面全面展开,有计划地进行着⑥。

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表明,任何割裂三种斗争关系的思想和行动,都无益于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列宁认为,经济主义所谓的“为改善经济状况而斗争”实质上是一种狭隘的实际主义,所谓“政治始终是顺从于经济的”⑦“政治鼓动应当服从于经济鼓动” “赋予经济斗争本身以政治性质”⑧的言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关系的曲解,实质上是以工联主义政治来取代社会民主主义政治,以经济改良来取代社会革命。而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其斗争不只是要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而是要从根本上消灭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显然,工人运动不但不能局限于经济斗争,而且也“不能容许把组织经济方面的揭露当作他们的主要活动”⑨。为使工人运动摆脱自发性,并走出纯粹经济斗争的巢穴,就必须加强对工人群众的政治教育,唤醒其阶级意识,提高其政治觉悟和革命积极性。因此,对于俄国无产阶级来说,理论的意义显得尤其突出。不同的理论会把工人运动引向不同的道路,俄国工人运动要走上正确道路,必须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二、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是工人运动科学发展的思想保证

马克思说过: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⑩也就是说,革命、实践要获得成功, “批判的武器” (理论)与“武器的批判” (实践)都是不可缺少的,人民群众只有掌握了理论,才能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因此,在工人群众中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对于保证工人运动自觉推动、科学发展乃至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是至关重要的。

而当时俄国所盛行的经济主义却不然。他们推崇工人运动中的自发性,反对有组织地开展斗争,贬低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作用;他们把经济斗争(改善工人的经济状况)看得至为重要,反对政治斗争和理论斗争;他们贬低社会主义意识的作用,却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导者。正如列宁所指出的: “自发的工人运动就是工联主义的、也就是纯粹工会的运动,而工联主义正是意味着工人受资产阶级的思想奴役。”⑪因此,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就是要揭露自发性的资产阶级思想实质,就是要在工人中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其政治觉悟和政治意识,从而使工人运动摆脱资产阶级的影响和控制,而把它吸引到革命的社会民主党的羽翼下来。列宁在比较19世纪60、70年代与90年代的工人运动时说,60、70年代的工人罢工是纯自发性的,而且所采取的方式是“自发地”毁坏机器等单纯破坏性的;而90年代工人运动的高涨明显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罢工, “已表现出阶级斗争的萌芽”,当然也只是萌芽而已⑫,还不是自觉的革命行动。因为工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阶级意识,还没有意识到而且也不可能意识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对立,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因此90年代的罢工尽管有一定的进步,但仍然是纯粹自发的运动。

之所以“工人还没有意识到而且也不可能意识到”,是因为工人的社会民主主义意识不可能自发地产生, “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即确信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对工人是必要的某些法律,如此等等”⑬。同样,革命的学说也不是随着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而是一些先进的思想家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他们通过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而提出革命的理论,经由一些接受了这一理论的“才智出众的无产者”在工人中传播开来,带动越来越多的工人走向觉醒,投身到自觉的革命运动之中。有人说“工人阶级自发地倾向社会主义”,的确有一定道理,因为生活境遇决定了工人阶级与这个理论有天然的亲和性,也就更容易领会这个理论,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人阶级可以自发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同时,也就意味着工人阶级的思想阵地还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产阶级思想就会去占领。 “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⑭事实上,伯恩施坦派和经济派的所作所为正是如此。因此,革命的社会民主党要想把工人争取到自己的队伍中来,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向工人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意识。 “社会主义意识则是保障我们获得胜利的唯一基础。”⑮但是,在工人运动还没有同社会主义意识结合之前,它无力抵抗资产阶级思想的进攻。并且,由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更久远、更完善,所拥有的传播工具也更多。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意识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就必须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进行不调和的斗争,在斗争中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和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激发工人阶级的政治热情和政治觉悟,调动其革命积极性。

恩格斯指出: “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必须以高度的热情把由此获得的日益明确的意识传播到工人群众中去,必须日益加强团结党组织和工会组织。”⑯列宁与恩格斯的认识是一致的。他指出: “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只有从一切阶级和阶层同国家和政府的关系方面,只有从一切阶级的相互关系方面,才能汲取到这种知识。”⑰至于具体灌输办法,列宁不满足于绝大多数社会民主党人所热衷并投入几乎全部精力的“撒传单”式的经济方面的揭露,认为这种方式“可以成为唤起阶级意识、开展工会斗争和传播社会主义的起点”⑱,但也可能成为“纯粹工会的”斗争和非社会民主主义的工人运动;而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不是为了仅仅改善自己的经济生活状况,而是要从根本上消灭剥削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显然,仅仅依靠经济方面的揭露是无法达到目的的,革命的社会民主党人也决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上面。为此,列宁提出了两条新的路径:一是“社会民主党人应当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在各个方面开展宣传和揭露工作⑲;二是利用“经常出版并且正常发行的全俄报纸”进行“生动的政治鼓动”⑳。关于第一个路径,列宁认为仅仅靠印发传单来抨击工厂里的罪恶现象,抨击政府对资本家的袒护行为和警察的暴行,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革命运动史、我国政府对内对外政策问题、俄国和欧洲的经济演进问题以及现代社会中各个阶级的地位”、 “有系统地取得并扩大同社会上其他阶级的联系”等等问题,必须要考虑㉑。社会民主党人应当成为“人民的代言人”,既以理论家的身份,又以宣传员的身份;既以鼓动员的身份,又以组织者的身份“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要“善于在必要时向激动的学生、不满的地方自治人士、愤怒的教派信徒和受委屈的国民学校教师以及其他各种人‘提出积极的行动纲领’”㉒;“要善于利用每一件小事来向大家说明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和自己的民主主义要求,向大家解释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世界历史意义”㉓。不只是对工人阶级,而且是面对“居民的一切阶级”;不只是经济揭露,而且是全面的社会揭露,特别是政治揭露;不只是赢得整个工人阶级的支持,而且是要赢得全体人民的支持。在列宁看来,这才是革命走向成功的保证。关于第二个路径,列宁在1901年发表的《从何着手?》一书中就已明确提出,并在《怎么办?》一书中作了更充分的发挥和论证。列宁认为,当着工人阶级已有了了解政治知识的迫切需求时,当着最广大的居民阶层已经对政治、对社会主义问题产生兴趣时,创办全俄性报纸已成为可能,而且也非常必要。他通过三个方面对这个报纸进行定性:为了“进行集中的和经常的鼓动工作,用以补充靠个人影响、地方传单、小册子等方式进行的零散的鼓动工作”㉔,这个报纸应当是进行“有坚定原则的和全面的宣传鼓动”㉕的报纸;为了克服工作的分散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狭隘性,这个报纸应当是“把各个地方的运动合成一个全俄的运动”㉖的全俄报纸;为了“在一切稍有觉悟的人民阶层中激起进行政治揭露的热情”㉗,这个报纸应当是揭露沙皇政府、号召进行政治斗争的“真正的人民的政治报纸”, “一个全民的揭露沙皇政府的讲坛”㉘。

三、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走向胜利的政治保证

培养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意识,还只是让工人阶级觉悟了起来,但如果不能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革命仍然难以成功。况且,工人运动尚处于自发状态,工人阶级还没有真正觉悟起来,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还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工作。靠工人群众本身做不到这一点,靠还处于思想混乱、组织涣散之中的社会民主党也无法做到,怎么办?在1901年发表的 《从何着手?》一文中,列宁提出必须尽快建立一个能够统一所有革命力量、能够领导运动的革命政党;在《怎么办?》一书中,列宁进一步回答说:结束思想上的分歧和组织上的混乱,建立一个坚强而团结的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

怎样建立起这样一个革命的政党呢?列宁根据当时的社会发展条件,提出了通过创办全俄报纸把全俄革命力量团结在一起的办法,并希望通过“正常地向报纸提供材料和正常地发行报纸”,建立“统一的党的地方代办员网”,培养革命的理论家、“最能干的宣传员” “最有才干的组织者”和“最有才能的党的政治领袖”㉙。显然,在列宁看来,报纸的作用并不只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争取政治上的同盟者;报纸还应当成为“集体的宣传员” “集体的鼓动员”和 “集体的组织者”㉚。“我们认为,创办全俄政治报应当是行动的出发点,是建立我们所希望的组织的第一个实际步骤,并且是我们使这个组织得以不断向深广发展的基线。”㉛列宁相信,只要充分发挥全俄报纸的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工人阶级就能更快地觉悟起来,无产阶级革命的队伍就会更快地壮大起来,战斗的马克思主义就会愈加巩固起来,革命的社会民主党就一定会度过危机而变得更加坚强和更加壮大起来,俄国“机会主义者的后卫队一定会被最革命的阶级的真正的先进部队所‘代替’”㉜。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是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政党,只有这样的政党,才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才能完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第一,党还在形成中,这种或那种“色彩”的非社会主义思想对工人运动的侵袭还在加强,革命运动离开正确道路的危险依然存在㉝。在这种情况下,以先进理论取代各种非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工人阶级就显得非常迫切。第二,俄国的工人运动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一部分,不仅要反对民族沙文主义,而且要注重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更要注重把别国的经验与俄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要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非常雄厚的理论力量支撑㉞。第三,党所担负的民族任务是世界上任何一个社会党都不曾有过的㉟,同时要面对强大的资产阶级势力和封建专制势力,任务艰巨,也没有前例可循,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就无法完成这一“民族任务”。第四,俄国面临着群众运动掀起高潮,而革命家无论在自己的“理论”或自己的活动中都落后于这个高潮的局面㊱,这对先进理论的需要就显得更为迫切。列宁指出,这个先进理论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能是其他任何理论。并且,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伯恩施坦派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所“修正”过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与俄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反映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他们所谓的“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而是反映了世界历史客观发展规律的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必须着力在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因为只有当工人“学会在实践中对一切阶级、阶层和居民集团的活动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作出唯物主义分析和唯物主义评价时”,工人群众的意识才能成为真正的阶级意识㊲;不仅如此,列宁还强调向全体人民进行政治鼓动、政治揭露,对于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思想宣传:对于工人阶级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对于其他阶级则宣传民主主义意识。而作为一般民主运动领导者的工人阶级,在向其他阶级用社会民主主义精神去解释所提出的一切问题时,一分钟也不能隐瞒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更不能也“决不宽容任何有意或无意地歪曲马克思主义的现象”㊳。

四、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习近平的这一思想与列宁关于意识形态的思想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从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来没停止过,这种斗争也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领域,更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争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时至今日,昔日强大的苏联——列宁亲自缔造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早已解体,究其原因,党和国家没有坚守住自己的意识形态阵地是一个重要方面,这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一个警示。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伴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激烈,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向我国的渗透花样更多、手段更先进更具隐蔽性,欺骗性也更强,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大冲击,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正面临严峻考验。对此,我们应当始终坚守自己的意识形态阵地,一方面,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易于接受的方式宣传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向全体人民传播党和国家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新思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万众一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另一方面,我们要利用各种渠道坚决同一切错误的、反动的思想思潮做斗争,坚决清除一切干扰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思想和观点;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争夺国际话语权,积极推行国际治理的“中国方案”,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文化魅力,让世界认识中国、认同中国,真正让中国走向世界。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领导,依靠党统一思想、把握方向,这既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同时,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根在民,党的源在民,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⑪⑫⑬⑭⑮⑰⑱⑲⑳㉑㉒㉓㉜3○㉞㉟㊱㊲㊳《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172、173、24—25、25、25、34、55、54、38、28、29、38、7、76、53、76、155、76—77、82、77、173、23、24—25、25、51、67、86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8页。

㉔㉕㉖㉗㉘㉙㉚㉛《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7、7、8、9—10、8、6页。

猜你喜欢

工人阶级列宁斗争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论马尔库塞的阶级一体化理论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