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对跨境电商运营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021-01-27王樱淇贵州大学
王樱淇 贵州大学
一、文化差异在现实的电商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1.时间观念的差异:在时间观念的方面,中国人多是认可带有传统道教色彩的“环形时间观”认为时间周而复始,昼夜更替,季节轮回,有一种随遇而安的适应感。认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因此,中国人会更喜欢向过去回忆,立足于繁荣的历史印记。
但在欧美人眼中,则更是认可“线性时间观”,认为时间有始有终,事物的发展脚步从不停歇,时光不可回返,“一日难再晨”所以喜欢着眼于现在的享受和未来的进步。
2.思维方式的差异:“众人拾柴火焰高”,众所周知,东方人习惯强调集体的重要性,较为安于守成,会更愿意把事物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方面思考问题。西方人强调主观个性,习惯于把一个整体的事物构成看作成一个个彼此有所联系却又独立存在的个体。以美国为例,因为历史的原因,美国有着一个由大量移民所组成的国家,拥有着多样化的民族、种族。不同种族、民族之间有着差异极大文化习俗。所以在美国的企业中就体现着美国的国家文化,在美国《独立宣言》中,在整部宣言的第二章节中主要内容就是强调个人的价值与能力,追求民主的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
3.价值观念的差异:在不同文化环境下人们对待政府所颁布的政策,甚至是对于政府本身的态度都有所不同。在“儒家纲常文化”森严的东方礼教文化下,人们大都习惯于接受集体权力的颁布与实施,社会分工明显。然而,在自由奔放的西方文化中,人们认为“放飞自我”,缩小权威对自己的约束性,使自己富有创造力。这种文化理念,对自我认知的差异严重影响着国际间贸易纠纷,主要体现在在贸易摩擦上。
二、我国现阶段跨境电商应对文化差异的主要措施
1.网站、网页、产品设计“入乡随俗”:中国跨境电商在进驻他国市场前应该要对跨文化环境的市场深入了解学习,特别是对有宗教文化信仰的国家进行深层次研究,进驻市场需要适应市场所在国的文化特质。然后,国内企业对自身产品的颜色搭配以及外部设计等进行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电商平台网页的整体观感,命中当地人民的欣赏习惯。
2.翻译“信、达、雅”:在2018年的跨境电商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中的潜在他国顾客大多数需要的,往往是在条理清晰能够的简洁优美的阅读下来。获得所需产品的有价值信息。对于广告的文案内容,客户群往往也更加青睐于有故事性背景的产品。
3.购物体验“宾至如归”:无论是在什么国家,顾客大都会希望在购物平台上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感觉。例如:希望看到熟悉的支付方法、货币和尺码。
三、我国跨境电商应对文化差异建议
1.灵活积极应对突发情况:对于2020年的新冠疫情大考而言,由于新冠疫情迅速蔓延导致的诸多国家实施封国、封境的政策。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出口也因此受到极大的打击。
我国许多跨境电商针对目前全球疫情迅速蔓延的这种情况,积极采取多种举措来应对。在河北,有许多中小型跨境电商的企业在疫情全球爆发后果断采 取措施,使用敏捷生产模式。故而,国内的跨境电商企业,就需要根据不同国家所表现出的不同防疫方针,积极灵活的采取相适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2.跨文化交流人才的培养: 在跨境的经济活动中,文化冲突案例里较为常见的是对对方国家的历史、地理、礼仪、习俗、价值观、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因素、宗教信仰这些方面知识的匮乏所引起的冲突矛盾。通过新闻数据研究发现,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沟通,跨境电商的从业者需要学会适应对方的沟通方式,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意识到知识的缺失从而不断去补充学习,增长自己的业务能力。
在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入职之前,必须要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对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学生们让有资质的跨文化交际教师或者讲师进行文化理论和交际理论方面的知识素养培训,教导。
3.跨境电商企业管理中渗透跨文化意识:首先,语言作为沟通工具,在影响着文化的发展的同时影响着人们思维方式,因此在跨境电商企业的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提升员工的外语能力,营造浓厚的外语学习氛围使其深入了解他国文化。跨境电商企业应积极组织各种企业内部的语言培训、团建活动。通过与薪酬挂钩 等方式倡导员工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激励员工。
4.国际贸易中的文化策略变通:任何经济的发展都不是一滩死水,按照固定的轨迹去执行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进步,各国之间的文化的水潭里就像放入活泼的游鱼,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变迁。例如,传统上中国的煎、炸、煮、烤饮食悠久,而薯条、汉堡的快餐文化则受到冷落。但是,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被认为是“小资情调”的牛排西餐文化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西餐厅、咖啡店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即食牛排又随即“飞入寻常百姓家”。
结束语:联系着世界各个角落的跨境电商企业,只有进一步认识经济技术交往的文化内涵及其作用,才能够减轻文化差异对自身业务产生的不利影响,激发自身的创新精神,拼搏斗志,才能在跨境的电子商务贸易中化差异矛盾为商业契机,将自己的业务做的更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