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非要长大
2021-01-26多梨
多梨
受到疫情影响,2021年下半年很少有出去玩的机会,大概又要在北方过冬了。
我以前很不喜欢家乡的冬天,雪花大的时候,都能没到小腿肚,踩上去有“咯吱咯吱”的声音,冬天夜幕降临,天空都是幽蓝色的。
有时候下了大雪,还会停课、公交停运,约好了出去玩却没办法离开,只能在家中眼巴巴地望着雪花生闷气。
但后来有一次在昆明过冬,湿冷湿冷的,脱掉的衣服上好像都有隐隐约约、积攒下来的水汽,完全不需要空气加湿器,空调温度开得再高,也总感觉没有地暖温和。
从那以后,我才发现原来北方的冬天更适合我。
尤其是在外面下大雪的时候,可以只穿睡眠袜在暖融融的地板上走来走去。去冰箱里面拿冰镇后的可乐,一口下去,无数密密麻麻的碳酸泡沫在嘴巴里面炸开。
唯一的烦恼是比较干燥,护手霜和身体乳不能停,一整个冬天能用掉两大罐身体乳和若干管护手霜,衣服上也会有“噼里啪啦”的静电声,晚上脱下来的时候,能看到闪闪发光的电火花。
这刻会想起童年的时候,关于冬天的记忆也仿佛变得可爱。
冬天昼短夜长,早晨来得也迟,读小学的时候,起床时天还没有亮,下雪后的路并不滑,可怕的是积雪融化后又结冰。人们必须穿着厚厚的衣服,裹着像熊,缓慢地在路上行走,稍不留神就会摔倒,后脑勺钝钝地痛。
手套、口罩、帽子,什么美感在寒风面前都不再重要,寒冷能摧毁人对美的一切看重。小孩子更不具备选择美的权利,少穿一点就会被妈妈严厉地呵斥,抓回去套上在暖气片上烘的热乎乎的衣服。
那时候的早餐很簡单,要么是妈妈煮的热乎乎的红糖鸡蛋、茶叶蛋加油条、包子,和热的袋装牛奶,要么就是在楼下的小摊子上吃热乎乎的馄饨,皮薄到近乎透明,里面裹着香香的肉,汤上飘着零星的油花,还有嫩生生的小香葱和紫菜虾皮。
大抵因为寒冷让味觉也变得迟钝,北方人的早餐味道一般都会重一些,一般早餐店还会配备腌好的小辣椒、小咸菜或者辣白菜,用来开胃,只是每次吃完后,都要不停地喝水,才能缓解盐分带来的渴。
楼下也有卖小笼包的,一屉一屉地卖,八块钱就能解决一家三口的早餐,配上热热的、呛嗓子的胡辣汤,连带着有浓郁肉香的雾气,就是我对童年早餐的全部记忆。
只是时过境迁,楼下的早餐店收工不做了,再去其他地方也难寻找到熟悉的味道。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奇怪,在的时候察觉不到任何珍贵,却在离开后又疯狂地想念。
写到这里,我又开始怀念童年的冬天了。
好像小孩子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忧虑,每天最大的烦恼是早餐吃馄饨还是包子胡辣汤。
与其说怀念冬天,大概是更想念童年时无忧无虑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