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治疗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1-01-26蒋文娟黎君连
蒋文娟,黎君连
血栓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一种高发的脑神经功能障碍,致残率较高[1],其发病机制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栓形成,阻塞脑血管,进而使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症状[2]。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及糖尿病等疾病均是血栓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3-4]。梗死位置不同,对脑组织的影响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亦不同,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有偏盲、偏瘫、失语、全身瘫痪等。而有效的急救措施有利于恢复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血供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脑组织损伤,促进其预后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的常用药物,可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并促使血流尽快恢复通畅等作用,从而有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斑块,减轻神经功能损伤[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阿司匹林治疗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2020 年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诊血栓性脑梗死患者96 例,均经临床病情诊断及颅脑影像学检查确诊。纳入标准:(1)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无禁忌证或过敏者;(2)治疗依从性良好者;(3)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预计生存期<3 个月者;(2)存在脑出血、脑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并发症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8 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中男29 例,女19 例;年龄50~72 岁,平均(60.4±7.7)岁;病程2~12 h,平均(7.2±2.0)h;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的病情严重程度分型:轻型28 例,中型25 例,重型7例;合并症:高血压27 例,糖尿病12 例,冠心病11例,血脂异常10 例。对照组中男27 例,女21 例;年龄52~71 岁,平均(60.6±7.6)岁;病程3~11 h,平均(7.2±2.0)h;病情严重程度分型:轻型27 例,中型28 例,重型5 例;合并症:高血压25 例,糖尿病13 例,冠心病11 例,血脂异常11 例。2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依达拉奉(生产厂家: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10)30 mg 静脉滴注,2 次/d;丹参注射液20 ml 静脉滴注,1 次/d;同时予以阿托伐他汀〔生产厂家:山德士(中国)制药有限公司〕100 mg 口服治疗,1 次/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生产厂家:长春普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5382)200 mg 口服治疗,1 次/d,2 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治愈:NIHSS 减分率为90%~100%;显效:NIHSS 减分率为45%~89%;有效:NIHSS 减分率为18%~44%;无效:NIHSS 减分率≤17%。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分别采用NIHSS、Barthel 指数分别评估2 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NIHSS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病情严重程度中轻型为NIHSS 评分为0~15 分,中型为NIHSS 评分16~30 分,重型为NIHSS 评分31~45 分。Barthel 指数评分范围0~100 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3.3 凝血功能指标 分别于2 组患者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1.8 ml,抗凝剂为0.2 ml 的枸橼酸钠,3 000 r/min离心15 min,留取上清液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 D-二聚体。
1.3.4 不良反应 观察2 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观察指标录入SPSS 22.0 软件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47/48),高于对照组的8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8,P<0.05)。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 2 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分)
表2 2 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分)
2.3 凝血功能指标 2 组患者治疗前PT、APTT、FIB及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T、APTT 短于对照组,FIB、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2/48),与对照组患者的10.5%(5/4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7,P=0.239)。见表4。
表4 2 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例(%)]
3 讨论
血栓性脑梗死是指颅内外大动脉、中动脉和血管分支病变引起血管壁狭窄甚至阻塞,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疾病。脑梗死发病过程中有大量自由基产生,而自由基又可与机体内脂质、蛋白质及核酸等发生反应,以破坏细胞结构,造成细胞功能异常状态;发病后,脑组织缺血状态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神经元功能始终处于坏死状态,故而导致大量钙离子发生流失[6-7]。血栓性脑梗死的发病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动静脉粥样硬化斑块、出血及溃疡均可能导致血流阻塞和停滞、动脉血管腔变窄等情况,导致脑组织无法充分供血,最后因局部脑组织死亡而引发疾病[8];其次,血液成分及血流动力学异常也可引发疾病。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其主要作用是缓解疼痛、抗风湿及退热等。作为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可经由对环氧化酶、血栓素A2(TXA2)合成的抑制作用而促进血小板氧化酶乙酰化,并减少TXA2 生成,从而发挥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并对血小板黏附聚集情况有所遏制[9]。研究表明,大剂量阿司匹林对纤溶有双向效应,其中促纤溶发挥主导作用[10]。此外,阿司匹林在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亦具有突出作用[11]。陈志坚[12]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用于脑血栓形成治疗中,可缩小患者斑块面积、内膜-中层厚度,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促使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提高。陆云霞等[13]等研究结果显示,在丹参注射液、右旋糖酐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可有效提高血栓性脑梗死患者总有效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依达拉奉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其中依达拉奉为氧自由基清除剂,可对脑组织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可增加局部脑血流,提高N-乙酰门冬氨酸水平,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14]。阿托伐他汀可有效缩小卒中面积,并可抗凝、抗氧化,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突出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 评分、FIB、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PT、APTT 短于对照组;但2 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明阿司匹林用于治疗血栓性脑梗死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且未增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