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人机测绘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应用和影响

2021-01-26李国桥岳佳伟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0年12期
关键词:航拍物资测绘

李国桥 岳佳伟

(1.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测绘地理信息院,河南 郑州 450006;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无人机早在20 世纪20 年代便已出现,最初是作为训练靶机用于军事领域。2001 年,无人机技术开始进入航拍、农业植保、测绘等民事领域,大大拓展了其应用范围。现今低空无人机技术和无线操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让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的梦想成真。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凭借时效性强、范围广等特点,无人机在应急报道、应急响应救灾、体温监测、抗疫宣传、测绘建设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应急报道方面

无人机新闻报道指使用无人机对新闻事件进行摄影报道,特殊情况下也可为突发事件提供及时报道[1]。

无人机航拍在新闻采访中拥有以下特点:

(1)拍摄成本低廉。在过去对灾难现场进行航拍,只有大型新闻机构才能承担起雇用直升机和专业飞行员的高额费用,而如今采用无人机大大降低了拍摄成本。

(2)安全风险较小。灾难事故现场,记者采访的危险系数较高。而无人机飞进现场航拍,克服了地面上的恶劣环境。

(3)传播时效性强。无人机携带方便,操作简便,场地要求低,能迅速升空作业,可以大大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4)表现空间拓宽。无人机打破了对灾难记录的传统手法,采取立体化、全方位形式了解事故现场状况,拓宽了新闻表现空间。

2015 年8 月12 日,天津市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15 日清晨,为了尽快还原现场实景,《新京报》首席记者陈杰通过航拍记录了这一画面,爆炸现场烟雾逐渐散去,中心处出现一个巨大的坑,现场情况清晰可见。(如图1 所示,《新京报》记者陈杰拍摄)

2020 年1 月30 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微博发布的无人机直播,让公众全方位了解现场建设情况。(如图2 所示,新华社记者才扬拍摄)

图1 天津爆炸事故现场

图2 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

2 宣传方面

无人机在高空巡视时,受到地形因素影响较小,几乎能够到达任何区域获取地面信息,对研判各种突发和异常情形有较强的辅助作用,既可以让公众及时获得必要的提醒和帮助,又能在疫情期间减少不必要的接触或其他人为因素的干扰,降低感染风险[2]。

(1)无人机巡视检查

在无人机上搭载扩音系统,可以将地面情况尽收眼底,达到了巡视检查的目的,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无人机可在人群密集的街道、广场、小区、村庄等场所进行巡逻宣传,为工作人员巡查街头路面提供了便捷路径。

(2)警用航拍无人机宣讲

警用航拍无人机(如图3 所示)能帮助警察更好地维护秩序和为人民服务。疫情期间,在柳州东收费站,警用无人机在上空喊话,提醒过往司机收费站设有体温检测点,请大家积极配合,打开车窗准备进站。

(3)长滞空系留无人机协助交通管理

长滞空系留无人机(如图4 所示)在原有无人机基础上,增加了一条导线将无人机与地面联系起来,从而完成对无人机的供电,解决了无人机续航问题,实现了24小时滞空。同时无人机携带有摄像头、喊话器、照明灯等附件来完成对交通道路上的监控和管理[3]。

图3 警用航拍无人机

图4 长滞空系留无人机

3 物资运输方面

在突发事件现场,若地上交通处于瘫痪状况,救援部队只能步行背着物资赶往灾区,甚至可能使得救援部队无法抵达灾祸现场,此时无人机的重大作用就凸显出来。通过无人机装载急需物资,如血液、药物、医疗设备等,指挥人员只需在控制中心发布指令,无人机就可在灾区上空大规模集中,并以最快速度完成物资运输。小型物资运输无人机(如图5 所示)主要运输药品、口罩等轻便物资,大型物资运输无人机(如图6 所示)主要运输医疗机械设备等昂贵物资。

图5 小型物资运输无人机

图6 大型物资运输无人机

2019 年7 月31 日,在凉山州阿土列尔村,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全国首次灾难医疗急救智慧送药(如图7 所示)演练,通过中国电信5G 网络与现场视频实时连接,将数据回传到成都市的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指挥中心[4]。此次演练取得圆满成功,为中国灾难医疗急救指挥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的成功案例。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湖北武汉作为全国暴发点之一,急需大量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一次性防护物资。无人机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无人机从顺丰速运湖北区将军路点部到武汉金银潭医院,仅耗时七分钟[5](如图8 所示)。

4 测量方面

无人机测绘将一套RTK 定位模块集成到无人机飞行平台,并搭载相应的减震系统、镜头、相机及相关软件来处理、生产实景三维模型,内业处理则是基于三维模型生产数字线划图。

图7 智慧送药

图8 顺丰速运

4.1 无人机测量特点

(1)无人机拍摄范围大、空间广。无人机本身具有较好的机动性能,受客观因素(如地形因素和人为干扰)影响较小,相比传统测量拍摄范围更广,监控范围更大,拍摄更加灵活,既能对大范围区域进行高空作业,又能拍摄小范围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2)无人机有较强的工作效率和灵活的周期性。只需按正确操作在测量区域上方飞行拍摄获取数据,然后经内业处理数据,因此,较传统测量方式,无人机测量效率更高,时间更短,周期更灵活。

4.2 无人机测量建设

在火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中,无人机的应用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无人机替代人力操作,高效地完成建筑工作乃至高危工作,还能在高空延时摄影,以更广的视角实时复现建设过程[6]。

(1)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工程安全管理

在火神山医院建设中,无人机“一键起飞,一键返航”的定制功能,便于在工地实施更加精细化的实时监管,合理安排人力和巡检时间,可针对建筑工程作业,安全无死角地进行定点巡检、实时预警,极大减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无人机巡检监测,把现场施工状况和进度实时显示在系统上,可供全面了解不同施工阶段的详细数据,方便记录工程日记并回顾。

(2)提供高效、精准的土方测量

土方测量时,采用无人机自动化采集所需区域的地块属性信息,将得到的数据同步到网络云存储端,构建精度比传统模型高的数学模型,运用构建的模型来计算土方量。利用无人机的便捷、高效率、高精度,监督测量每日的土方施工量,精确掌握施工进度。与传统建筑工程模式、传统测量和绘图手段相比,无人机测绘能提供更为全面直观的数据,为工程施工、精细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采用无人机测量作业,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外业工作,相对于传统测量方式,具有测量时间短、工作效率高的特点,在分析土地成本和复垦工程的效益方面,可提供有效依据。

(3)提供更加高效的测绘手段

在火神山医院建设中,使用移动激光雷达系统弥补了传统作业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降低了恶劣地形环境带来的施工影响。激光雷达测绘无人机可以从空中实时实现光点云建模,精密程度提高了一个等级。干涉雷达可以叠加分析多期数据,对所属区域进行稳定性分析,确定不稳定时期与位置,火神山医院建筑物的变形分析离不开该技术的支撑。此外,建设工程的三维图和正射影像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真实地记录和构建三维场景,使得通过采集和显示技术传递的信息更加真实直观,让火神山医院建设更加迅速。

4.3 无人机测量的应用

在山区地质灾害调查方面,在调查点进行实测,采用录像、拍照或者绘制素描图方式绘制剖面线[7]。预估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并进行分析,从而预测灾害影响范围,为后期维护奠定基础。

在桥梁方面,桥梁的主要结构,例如桥梁墩台、支座及横梁的变形监测也可依靠无人机[8]。采用无人机驾驶技术,采集桥梁结构的相关数据,为分析桥梁裂缝状态提供依据。

在水域方面,空域申请和气候是水域监测的两大影响因素,但无人机系统凭借其机动性能和响应能力,可快速对水域的生态环境和突发事件进行监测[9],提高了水域监测的灵活性,解决了这两大问题。

利用无人机三维建模技术(如图9 所示),绘制灾区现场实景图和灾害类型图,对采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评估预测,从而为灾区救援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利用无人机气象观测技术,实现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颗粒物浓度等气象要素的采集与实时传输[10],在气象观测预报、环境监测、资源配置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无人机航测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农村地籍调查的工作流程,保障了农村地籍工作中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11]。航测技术流程如图10 所示。

5 结论

凭借报道迅速、宣传广泛、无须接触等特点,无人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减轻了相关人员的工作强度。利用先进技术防灾救灾减灾,是科技发展的一部分,相信在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无人机在未来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图9 无人机三维建模技术

图10 航测技术流程

猜你喜欢

航拍物资测绘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测绘质量的措施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航拍巴彦呼硕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航拍,苍穹下的醉美视角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难忘的航拍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