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贫困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的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1-01-26黄建飞沈春美翟丽丽赵晓玲丁小兵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躯体病程精神分裂症

黄建飞,吴 霞,沈春美,翟丽丽,赵晓玲,丁小兵

(江苏省南通市紫琅医院精神科,南通 226007)

精神分裂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我国的终身患病率为0.6%[1]。而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较常见,可在病程的任何时期出现[2],导致疾病的治疗难度加大,增加了自杀风险,影响患者预后和社会功能。因此,及时识别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及其危险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早期防治、防止疾病恶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社区贫困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相关危险因素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12 月在南通市崇川区和开发区各社区免费服药的贫困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病例均符合WHO 国际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第10 版)[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18~70 岁。排除标准:(1)入组前已经服用抗抑郁药;(2)有明显认知缺陷,不能如实反映自身状况。共筛选出395 例满足纳入条件的患者。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量表调查法,在调查前对所有采集资料的精神科医师进行统一的培训,包括如何与患者接触交流、资料的采集、9 项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量表[4]的使用等,以便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自我评定。

1.2.1 自编精神分裂症患者调查表 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精神分裂症病程,家族史,治疗史,住院次数,合并躯体疾病情况。其中,合并的慢性躯体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脑卒中、脂肪肝及患者自行报告的其他躯体疾病。

1.2.2 PHQ-9 PHQ-9 是简明、有效的抑郁自评、筛查工具,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 版)诊断抑郁症的标准而制定。该量表包括9 个问题,每个问题得分0~3 分(0=完全不会;1=几天;2=一半以上;3=几乎每天),总得分为0~27 分。依据得分情况将被测者分为无抑郁(0~4 分)、轻度抑郁(5~9 分)、中度抑郁(10~14 分)、中重度抑郁(15~19 分)及重度抑郁(20~27 分)。适用于各种临床环境,且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根据测评结果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抑郁组(5~27 分)和非抑郁组(0~4 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社会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等为自变量,是否抑郁为应变量,建立二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来识别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情况 395 例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伴有不同程度抑郁146 例(36.96%),其中轻度92 例(63.01%),中度27 例(18.49%),中重度14 例(9.59%),重度13 例(8.90%)。

2.2 基本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特征 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婚姻状态、家庭关系、精神分裂症病程、躯体疾病状况及合并躯体疾病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资料的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资料的比较(n,%,)

2.3 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性别、婚姻状态、家庭关系、精神分裂症病程、躯体疾病状况、躯体疾病数)为自变量,以是否伴发抑郁为应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家庭关系、精神分裂症病程、合并躯体疾病数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病因尚未明确,需长期治疗[5]。患者在康复期维持治疗时常伴发抑郁症状,而抑郁症状往往与疾病的不良结局、较差的社会功能和依从性有关,甚至是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6],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7]。因此,对此类人群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关注,做到提前预防和干预。

本研究发现患者中女性、婚姻缺陷、家庭关系不和睦、有躯体疾病、病程长、存在多种躯体疾病者抑郁发生率更高。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族史、住院次数5 个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考虑可能与本研究选择的对象均为社区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济状况差距小,且均来自于同一城市社区,因此无明显的文化程度差异有关。

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20%~70%[8]。本研究中,社区贫困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6.96%,高于罗明强等[9]报道的26.7%。本研究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人群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国内一般人群的3.4%[10],提示此类人群平时受到家庭变故、婚恋受挫、躯体疾病困扰等负性生活事件刺激,比正常人群更易表现出情绪低落、负性认知、注意力下降、疑惑、自责等心理特征,这些负性生活事件及个性心理特征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较高抑郁发病率有关。本研究也提示,社区贫困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的程度以轻度抑郁为主,占抑郁组的63.01%,轻中度抑郁在社区干预即可,一般不需要住院,故两组患者的住院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家庭关系、精神分裂症病程、合并躯体疾病数4 个因素为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精神分裂症抑郁的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11-12],女性高于男性[13]。家庭关系和睦者抑郁的发生率低,因为家人的陪伴督促和关心照顾,能提高患者服药的主动性和提升心理支持力度;但患者当面临生活负性事件时,如果家庭关系紧张,缺少家人的支持,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明显降低则易出现抑郁症状。病程长和合并躯体疾病数多的患者,易产生绝望感和对治疗及生活失去信心,增加了伴发抑郁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女性、家庭关系紧张、精神分裂症病程长、合并躯体疾病数多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在对社区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除了使用抗精神病药进行维持治疗外,还需积极关注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存在的抑郁症状,通过调整药物和选择心理干预措施来改善其负性情绪,防止精神症状复发及自杀行为的发生。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横断面调查研究,研究样本量较小,未就部分抗精神病药所致的抑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对象仅选择在城市生活的社区患者,今后可扩大样本来源和选择服用同一种抗精神病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躯体病程精神分裂症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搬家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