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治理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研究
——基于河南省十八市宜居城市调研数据实证分析

2021-01-26蔡子瑜郑州大学

消费导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幸福感公共服务居民

蔡子瑜 郑州大学

一、问题的提出

十九大报告强调:“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人的幸福美好生活一直是行政管理所不断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城市治理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于政府治理的要求不仅是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也追求高层次的民生、法治、公平等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物质生活有了质的提升,但在民生、公平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居民幸福感仍有待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是否对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有明显作用呢?影响社会治理水平的因素中,哪些因素对于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有帮助,哪些与居民幸福感无明显相关关系?

二、文献回顾

(一)幸福感相关研究

幸福感通常被认为是 “生活满意度”,指人对自身生活的整体评价和喜爱程度。[1]近年来与幸福感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从心理学角度考查情绪、认知等心理特征或家庭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从经济学视角探讨收入水平、收入差距、房价等对幸福感的影响;其次是关于特殊群体幸福感研究,如少数民族与他者融合度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老年群体养老问题对家庭幸福感影响研究。最后是治理主体提供的某一方面的服务对于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如公共服务对于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2]教育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影响的效应和机制研究等。[3]

(二)社会治理相关研究

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一直以来是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王浦劬认为,所谓“社会治理”,就是特定的治理主体对于社会实施的管理。[4]同时,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近年来结果普遍认为:社会治理的管理主体不单单是政府,而是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商治理格局;公民也不是社会治理的单一客体;治理过程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管控,而是多元主体的平等协商与合作。[5]对于社会治理评估体系的研究: 何增科以善治的评价标准出发,以“公平”、“合法性”、“法治”等角度评价我国走向善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俞可平提出了包含“政党”、“政府”等4个层面,下辖“政府责任”、“公共服务”、“廉政”等12个维度的“中国治理评估框架”。[6]以上关于社会治理的评价体系研究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价值标准来建立评价标准,目前还未有以社会治理多方主体为分类标准建立社会治理评价标准。

(三)社会治理与居民幸福感

针对社会治理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陈志霞等认为城市社会管理和社会支持对社会幸福感及其具体维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7]杨秀丽等认为公共服务资源对于提升居民幸福感有显著作用,政府要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财政投入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8]国内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社会治理中的个别治理变量对于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然而,社会治理是多方主体、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却鲜有文献从政府、社区组织、公共服务和社会环境多维度探讨对于社会治理的影响。

三、变量与数据处理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样本和数据都来自于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持的2018年河南省宜居城市调查,问卷主要分为公共服务、政府治理、基层社区、社会环境等调查板块。样本量为4149份,体量较大且调研范围涵盖了河南省十八地市,较适合本文的相关分析。

(二)变量界定与指标构建

1.因变量:本文因变量是居民幸福感。原始问卷问题为“您觉得幸福吗?”,在原始问卷中,此题答案非常幸福对应5分,比较幸福对应4分、一般对应3分、不太幸福对应2分、非常不幸对应1分。

2.自变量:本文自变量主要包括公共服务、政府治理、社区自治和社会环境四部分。其中,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分类遵循三个基本点: 一是保障人类的基本生存权:设立基本养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二是满足基本尊严(或体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设立基本教育保障;三是满足基本健康的需要:设立基本医疗保障。根据以上分类,本文认为公共服务包含养老、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四个方面的公共服务。问卷中原始问题分别为:“您对本地养老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的满意度为”这几类题答案均为非常幸福对应5分,比较幸福对应4分、一般对应3分、不太幸福对应2分、非常不幸对应1分。本文中的政府治理是指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地方政府,因此本文在选取政府治理相关问题时,主要是针对居民对政府服务满意度的相关问题,对应问卷中的问题为:“您对本地政府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是”、“您认为当地政府工作是否具有责任心”。对应答案均为非常幸福对应5分,比较幸福对应4分、一般对应3分、不太幸福对应2分、非常不幸对应1分。社区居民自治,是居民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共同解决社区内公共事务和公益事务。根据居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及参与主体,将居民自治指标划分为:社区居委会工作情况、社区党支部工作情况、民间社会组织参与状况。问卷中原始问题为:“您对您所在居委会、党支部工作的满意度”、“您认为本地民间组织发展情况是”。社会环境主要划分为对社区居民生活健康影响较大的自然环境状况及对居民文化需求影响较大的人文环境。对应问卷中:“您对当地城市自然环境(水、空气、固体污染物等自然环境等)的满意度为”、“您对当地城市人文环境(古建筑保护、城市特色、文化包容等)的满意度为”。

(三)回归分析及结果论述

根据上文的变量设计,本文对4149份问卷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模型1是仅加入了控制变量的结果,年龄、文化程度对幸福感无显著影响,性别、收入变化和文化程度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这说明相对于男性,女性的幸福感相对较高,这可能是因为男性承受的多方压力较大。收入变化对家庭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收入增加越多,幸福感就随之提高。文化程度越高的居民通常可以有更高的社会平台,拥有的收入等社会资源较好,故幸福感比文化程度低的群体来说更高。模型2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公共服务相关变量,结果显示,四类公共服务均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在加入了公共服务变量后,控制变量中性别、收入变化仍然与幸福感呈显著相关关系,但文化程度对幸福感的相关关系消失。模型3是在控制变量基础上加入了政府表现的相关变量,其中,“政府工作满意度”、“政府工作责任心”对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控制变量中的性别和收入变化依然与幸福感呈相关关系。模型4是在控制变量基础上加入社区自治变量,从结果可以看出,社区自治变量与幸福感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模型5是在控制变量基础上加入社会环境变量,结果显示社会环境相关变量均与幸福感呈显著正向相关关系。

模型6是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加入了地方社会治理的全部变量,结果显示,当所有变量同时与幸福感回归分析时,公共服务、政府治理、社区自治与社会环境变量对居民幸福感依然呈现显著相关关系, “养老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社会保障服务”每提升一个层次,居民幸福感分别提升4.1%、1.5%、5.7%和2.9%。“政府服务态度”、“政府工作责任心”每提高一个层次,居民幸福感分别提升5.9%、3%。“社区居委会党支部工作”、“社区民间组织”每提高一个层次,居民幸福感提升6.1%、4.5%。“自然环境满意度”每提高一个层次,居民幸福感提升5.8%,“社会环境满意度”每提升一个层次,居民幸福感提升8.8%。控制变量中年龄、文化程度对幸福感依旧没有显著影响。可以看出社会治理中公共服务、政府表现、社区治理和社会环境均对居民幸福感有较大影响,相关因素水平的提高,均能明显的提升居民幸福感。

表1 回归分析结果

四、结论与建议

结果表明,性别、收入变化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显著,但年龄、文化程度变量对居民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作用。居民对于养老公共服务、医疗公共服务、教育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均与居民幸福感呈正向相关关系,但其中居民对养老服务和教育服务的满意程度更明显的影响居民幸福感;政府服务态度满意度和工作负责程度满意度均对居民幸福感影响显著,但幸福感提升更受政府服务态度的影响;居民对于社区居委会、党组织的满意度及对民间组织发展程度的满意度也都显著影响居民幸福感,但相较来说,居民对于社区居委会、党组织的满意度提升对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效果更为显著;城市自然、人文环境对居民幸福感影响都很显著,但人文环境的提升对居民幸福感提升作用更大。

基于以上研究与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养老服务、教育服务水平的提升

本文研究得出,养老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均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居民对于养老保障关注度空前高涨,同时二胎政策的放开也使居民更加重视公共教育服务,模型回归显示,养老服务每提升一个档次,居民幸福感提升4.1%;教育服务每提升一个档次,居民幸福感提升5.7%,基于此,应将公共服务提升的重点向养老、教育服务上倾斜,以居民最关心的事项做为优质服务提升的重点;同时,要注重公共服务办事效率,服务态度,时刻把握群众心声与群众形成良性互动。改善公共服务技术手段,优化网上服务大厅办事流程。做好对于公共服务行政人员的监督,真正的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二)优化社区居委会服务、发挥党支部领导作用

本文的研究表明居民对于社区居委会、党支部的工作满意度相较居民对民间组织满意度来说,对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提升居委会的工作水平,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更有利于提升居民幸福感。社区应建立协商议事、民主监督机制,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之中,同时监督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等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同时,社区应建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定时召开党员会议,对社区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议;定期组织党员培训和教育。

(三)重视城市人文环境的提升

本文研究表明,城市人文环境的状况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高于自然环境。事实上,近些年来自然环境保护问题得到了各级政府与居民的重视,改善自然环境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城市人文环境的保护与提升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应树立人文环境规划保护理念,建立城市人文环境发展机制,把城市人文景观发展状况纳入到政府考核指标中去,并切实做好对于人文环境破坏行为的监督。

猜你喜欢

幸福感公共服务居民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公共服务
石器时代的居民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幸福感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