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的祖母

2021-01-25李敏

名作欣赏 2021年1期
关键词:典型

李敏

关键词:《最慢是活着》 私人叙述 女性身份认同 祖母形象 典型

第一次见到乔叶,是在M 君组织的关于《认罪书》的小型研讨会上。那时M 君还是我的同事,他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年轻学者,也是一位很有想法的实干家,在他的主持下,我们专业的同仁和省内作家有过几次密切的交往。为了参加这次研讨会,我不仅读了《认罪书》,而且读了乔叶此前的部分作品,其中就包括《最慢的是活着》。这篇小说让我突然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以至于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最慢的是活着》是一部难得一见的优秀作品。在它的光芒之下,《认罪书》显得有些暗淡了。

研讨会结束之后,还有个简单的招待会。同为女性,同为“70 后”,同为“小师范生”,使我确定我与乔叶之间有很多可以共享的经验,可以借此机会深入交流一下。但全程下来,因为过于拘谨,我更多地扮演了观察者的角色,并没有太多的机会与她进行密切的交谈。当我注意到她本人和小说中的“我”一样是个“左撇子”时,我径直判断《最慢的是活着》是一部自传式的作品,甚至没有想到要向作家本人求证。在我看来,这个发现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我确认了这部作品之所以如此打动我,首先是因为它贴近了作者本人的经验,作者在处理这些经验时游刃有余;其次是因为我是它最佳的潜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准确识别和认同作者的经验。相形之下,《认罪书》的问题就在于作者并没有真的占有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验,它关于那个时代的书写明显有些生硬,离奇的充满巧合的情节削弱了小说的思想性。如今看来,这并不是乔叶个人的问题,它代表了出生于20 世纪70 年代以后的作家们普遍拥有的突入历史的渴望,然而,当渴望过于强烈的时候,叙事就会变形。包括备受好评的徐则臣的《耶路撒冷》以及张悦然的《茧》,也都不得不在编织情节上下大力气。

《最慢的是活着》因此具有一种典范的意义,它充分展示了依托于生命经验的写作所具有的魅力。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论它:第一,它通篇都在叙述私人经验,然而又自然地透射出宏大的历史背景;第二,它叙述了我与祖母之间的血脉相连,但是也叙述了超越血缘的女性身份认同;第三,它充分建构出了“现实感”,并最终塑造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祖母形象,从而达到了现实主义美学的高度。

提起“私人经验”写作,我们总会想起20 世纪90 年代的文学变局。“私人”话语的流行,一方面源于特定意识形态背景之下,文学与宏大叙事的日渐疏离,另一方面则源于女性主义理论的迅速崛起。陈染的《私人生活》以及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展示了极端的女性私人写作的形态,它们所叙述的经验是封闭于女性性别,尤其是封闭于女性身体内部的,由此引发了关于“暴露隐私”“身体叙事”等有关叙事伦理和叙事美学的热烈争议。《最慢的是活着》同样叙述了“私人经验”,却与20 世纪90 年代的这一女性写作传统并无太多关联,它不是尖锐的痛楚的女性经验的表达,而是另一种类型的女性私人记忆:一个叫李小让的女人关于自己的、关于家人的,尤其是关于祖母的记忆。小说主要的内容局限于“我”和“我”的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事件,家长里短,生老病死,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则是“我”和祖母之间的“相爱相杀”。即便写到女性的身体、欲望、性爱与生育,也是明朗的、坦然的。它自然是纯粹私人的经验,然而又是与外界息息相关的。作者很少交代宏大的时代背景,但是历史却能穿越时空,渗透于私人的生活细节之中。祖母的婚事和排场的婚礼、她的雕花大床和幸存下来的嫁妆,保留着一个旧时代的辉煌痕迹;祖母的没有裹成的小脚、她的后来散了架的织布机、她的换了二十斤黄豆的镯子、祖父的参军和牺牲以及他们生下来没有养活的儿女们,是一个旧时代的难言创痛;祖母的那一次隐秘私情,似乎也只能发生在20 世纪50 年代,那时祖母还未老,为筹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驻村的工作队员毛同志也那么细心体贴。而当“我”可以随意放弃固定的工作游离四方,“三年中,我从广州到深圳,从海口到三亚,从苏州到杭州,从沈阳到长春,推销过保险,当过售楼小姐,在飯店卖过啤酒,在咖啡馆磨过咖啡”(乔叶:《最慢的是活着》,《收获》2008 年第3 期。以下小说引文均出于此处);当“我”的大哥先是当了领导风光无限,最终因为渎职入狱时;当“我”的二哥沉溺于挣钱,最终因为挪用公款入狱时,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的中国历史也终于在我们的生活中显露了峥嵘。

《最慢的是活着》因此呈现了另一种“女性私人记忆”,她不再纠结于两性之间的对立或对话关系,不再通过与男性性别的厮杀或辨析来确立女性这一性别的存在,而是在家庭生活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中确立了个体的位置。在这样的私人记忆里,祖母已经在她过的每一天里、在她做的每一顿饭里、在她织的每一匹布里、在她对我的每一次责难与关怀里、在她的每一份爱以及每一次失去里,确立了她的存在,这存在看起来是那样扎实,那样自然,拥有着更为宽广的意义。

然而,在《最慢的是活着》中,女性经验却并非不重要,它散落在文本的角角落落。小说的结尾,“我”与祖母的认同,绝不仅仅是家庭成员内部代际经验的传承,更是一份基于女性性别的深刻认同,关乎女性的生存智慧和生命体验。在我看来,这种女性与女性之间的认同关系,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女性主义立场。《最慢的是活着》中“我”与祖母的关系包含着血缘关系和性别关系两个层面,血缘关系之上的故事,是从对抗开始的:祖母看起来不喜欢“我”,因为“我”是女孩子,因为“我”的生日对家人非常不利,因为“我”刁蛮任性而且强硬。“我”一直以为我们相互冷漠而嫌恶,直到“我”明白“以前在奶奶那里受的委屈,严格来说,都不是委屈。我对她逢事必争,逢理必争,从来不曾 ‘受过,哪里还谈得上委和屈”;直到我发现祖母对“我”的“不喜欢”和挑剔,已经与“我”如影随形,时刻警醒着“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使我“以最快的速度长大成人”;直到“我”顿悟“我”与她有那么多相似,无论是长相还是不吉利的生日,祖母对我的“不喜欢”背后是对她自己的更深的苛责;直到“我”出嫁时看到她微微颤抖的双脚,“我”生孩子时收到了她的“一百一十元”的红包时,“我”才与血缘关系上的祖母达成了彻底的和解。

性别关系之上的认同,经历了更为漫长的时间,它其实早就开始了。“我”目睹或者听闻着祖母的所作所为:当祖母公然地重男轻女,对“我”进行各种规训的时候,她只是深谙这个世界男女有别;当祖母决意为了儿子不再改嫁的时候,她只是深谙婚姻伦理与家庭伦理的真相。接受这样的人间秩序,并不意味着她就是懦弱的屈从者。事实上,在历史的每一处褶皱里,祖母都表现得相当主动:刚解放的时候,她主动拒绝了入党;办大食堂的时候,她主动要求当炊事员;筹备高级社的时候,她主动争取驻村干部去家里吃派饭。她守寡多年,却并不是要做贞洁烈妇,遇到合适的那个人,也就有了私情。然而她又清楚情感与欲望的分寸,发现怀孕之后,找了极好的借口独自去做了手术,“他知道了又咋的?白跟着受惊吓”。在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要落实到两性的平等关系上。在中国,政策法令上的男女平等似乎早已得到保障,但观念与实践中的“平等”却绝非易事,而且两性的“平等”其实很难拿捏。面对“父权”“夫权”以及其他各种“菲勒斯中心主义”的存在,揭露女性被压迫的真相抑或奋起反抗,自然是女性主义立场的一种表达;而如祖母这样,坦然地面对这一规则,机智地利用这一规则,同样也是一种女性的表达。她要的或者不是平等,而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平衡。尤其是当面对具体的男性个体的时候,无论是对祖父还是对毛同志,无论是关乎婚姻还是关乎情爱,祖母都是果敢的、独立的。“你恨他吗?”“不恨”,“我们那时的日子,也好。”祖母从来都没有过弃妇的哀怨与仇恨,因为她从来都不是“弃妇”。而“我”是从什么时候明白祖母是与“我”同一性别的女人的呢?是在她看出“我”偷偷地做了流产手术,只是为“我”冲了一碗红糖鸡蛋水的时候?是在她看到“我”频繁地更换男人,于是提醒“我”“没男人,是守寡。有了不能指靠的男人,也是守寡”的时候?是在她以为自己的两个孙子已经不在人世,病危之际还在劝他们的妻子改嫁的时候?还是在她关了灯,向我诉说往事的时候?或者在“我”为她清洗身体,看到她隐秘的羞涩以及小腹上深深的、一弯又一弯的妊娠纹的时候?所有这些时刻,祖母都以女性的身份在场,她以女性的身体经验疼爱着女性,以女性的生存智慧指引着女性。祖母去世之后,当“我”发现“她的一切细节都秘密地反刍在我的生活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奇袭而来,把我打个措手不及”时,我们可以说,《最慢的是活着》讲述了一个女性以另一个女性为方向,从她那里获取经验、立场,领悟生命真谛的故事,是女性以女性为导师获得成长的故事。在我看来,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故事。

《最慢的是活着》同时也是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作者通过很多手段成功地营造了“现实感”,“祖母”形象因此摆脱了纸上虚构,仿佛拥有了真实的一生。首先是时间与空间结构完全模拟了现实。小说一开始就清晰地交代了整体的时空框架:祖母王兰英,1920 年出生于河南焦作,十六岁时嫁到了焦作城南十里之外的杨庄,2002 年11 月病逝于此。在接下来的叙述中,时间主要通过生命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来表达:父亲去世,母亲去世,“我”结婚生子,祖母生病住院,大哥、二哥相继入狱,祖母旧疾复发去世。这种时间标记的方式正是私人记忆的小说最为典型的“时间的政治”,它同时确保了时间的真实存在与记忆的可靠。空间感在小说中自然地转化为“地域性”,它会渗透在零星的但绝对具有特色的方言中:表示拒绝的时候说“不中”;嫁妆论“抬”;说一个人会过日子是“仔细人”;失手摔了孩子的街坊不是“蓄心”的;来客了找别人家借白面是“败败兴兴”的。它还会表现在地方性的食物中:纯白面的馒头叫“真白鸽”,白面和白玉米面掺在一起做的馒头是“假白鸽”;绿豆杂面和白豆杂面做的杂面条;祖母放进稀饭里的各种野菜和她腌制的各种酱菜;为了迎接孙子们回来,祖母总是把“猪头肉切得细细的,烙饼摊得薄薄的,粥熬得浓浓的”。这些具有北方特色的食物将焦作这座小城落到了实处。“祖母”的形象就扎根在这样可靠的时空结构中,她也因此而可靠。

《最慢的是活着》中,“现实感”还通过“民间性”得以建构。每逢过小年,祖母都要给灶王爷上供:“您老好话多说,赖话少言。有句要紧话可得给送子娘娘传,让她多给骑马射箭的,少给穿针引线的。”为“我”筹备婚礼的时候,“奶奶就开始按老规矩为我准备结婚用品:龙凤呈祥的大红金丝缎面被、粉红色的鸳鸯戏水绣花枕套、双喜印底的搪瓷脸盆、大红的皂盒、玫瑰红的梳子……纺织类的物品一律缝上了红线,普通生活用品一律系上了红绳”。“我”与祖母在乡下闲居的时候,“偶尔,街坊邻居谁要是上火头疼流鼻血,就会来找她。她就用玻璃尖在他们额头上扎几下,放出一些黑黑的血”。为小孩子叫魂的场景更是具体而生动,令人恍惚记起这个古老国度曾经盛行的“叫魂术”,它已经随着现代化进程而被嘲笑,却融化在“70 后”的童年记忆里。与此同时,大量的俗语、谚语也参与了“民间性”的编织:关于记忆——钉子进了墙,锈也锈到里头了;关于命硬——初一十五不算硬,生到二十硬似钉;关于娇宠——老大娇,老末娇,就是别生半中腰;关于道理——好文不长,好言不多;关于自嘲——“可别说我是佘太君了,我就是根五黄六月的麦茬,是个等着翻进土里的老根子。”经由这样的场景和语言,“祖母”的形象得以扎根于民间生活的土壤之中,她也因此而生动。

“现实感”还要通过大量的细节来修饰。比如祖母“不喜欢我”是有细节的:吃饭的时候教训“我”的左撇子,不允许“我”睡她的雕花大床,父亲买给“我”的自行车也被她抢去给二哥骑……直到“我”知道了她的生日也是很硬的日子,听到她对着父亲遗像的自语,直到“我”发现二哥与祖父几乎形同一人,这些“不喜欢”都得到了交代。在诸如此类的大量丰满的细节中,我们看到了祖母的样子:一个北方农村的女人,她走过漫长的一生,拥有了与这个世界相处的固定姿态。她是自尊的,并且因为自尊而强大。她看重脸面:“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粮食金贵的时候,家里来客人了要吃白面馒头,自己家就常吃杂面,“自家人么,填坑不用好土”。“我”频繁地带不同的男人回家,就是丢人,“有些理,到啥时候都一样”。她看重礼节:每次去“我”家做客,“她都会把脸洗了又洗,头发梳了又梳。她不想在我公婆跟前显得不体面”。她是坚强的,并且因为坚强而独立。她的一生是不断失去的一生,青年丧夫,老年丧子,欢愉只是片刻,然而她接受自己的苦日子,并且奋力地把这日子过下去。她聪明能干,难吃的杂面条经她的手成了美味,谁都做不成的布鞋经她的手成了“鞋王”;她勤劳节俭,在她那里,馒头有等级,白菜有等级,连补衣服的破布都有等级,她长年织布,她手里从不肯闲着,她爱惜一切有用之物,她就这样让苦日子有了滋味。与此同时,她是深谙自然之道的,并因此而彰显了最朴素也最深刻的智慧。“‘它们喂人,人死了埋到地下再喂它们。每当吃菜的时候,她就会这么说。”她眼里的正经日子就是冬天应该冷,夏天应该热,植物应该按照节气生长;她从不以贞洁要求女人,却反对放纵欲望;至于失手摔死了女儿的邻居,也是可以原谅的,因为“死了的人死了,活着的人还得活着”。在她的世界里,万物有序,生命按照自然的节律循环生长。

《最慢的是活着》中,没有对祖母的肖像描写,因此她是面目模糊的,然而她又是那样清晰的存在。在“祖母”这里,我突然顿悟了“典型”的意义:她首先是她自己,是“我”的祖母王兰英,她同时又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祖母所具有的普遍特质——无论是生存的状态、生活的观念还是生命的智慧。在这样的典型形象中,最真实的现实感与最深刻的超越性达到了完美的融合,而这一点,正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获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在我看來,《最慢的是活着》是一部通过书写女性私人记忆而达至现实主义美学高度的作品。第一次读《最慢的是活着》时,我无比怀念我自己的祖母,想起她生前对我的疼爱;在时光的流逝中,我又在我的母亲身上无数次地重温“祖母”的形象;如今,我知道我自己也正走在通向“她”的路上。我知道这正是优秀作品所具有的魅力,如乔叶所言:“活着这件原本最快的事,也因此,变成了最慢。”而因为能够激发更多读者的共鸣,活着无疑会更加漫长。“这多么好。”

猜你喜欢

典型
高考统计典型题的解题策略
《全等三角形》典型易错题
典型地方5G政策一览
《圆》典型易错题
典型词句用法精讲
典型词句用法解析
40年,我们宣传推介的典型经验
教材中解析几何的三个典型问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中的一类典型易错题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