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旋挖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法在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中的运用分析

2021-01-25林锦东

四川水泥 2021年3期
关键词:沉渣灌注桩浆液

林锦东

(厦门珑禹生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3400 )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建筑不断的出现,建筑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为了保证建筑行业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有必要对建设过程中实际应用的技术进行完善,灌注桩后注浆是基础工程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需要对该方法技术原理、技术特点以及技术要点进行合理分析。保证其能够更加有效的应用在工程中,为促进建筑工程更加有质量的开展提供一定基础,进而保证我国建筑行业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

1 旋挖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法的原理分析

1.1 适用的土层

该项技术相对比较强大,可以适用在多种的土壤泥浆护壁钻孔或者是地质条件挖掘中,同时也可以应用在赶作业的钻挖孔灌注桩。和一些大直径的桩土结构对比来看,桩基础的摩阻力能够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1.2 旋挖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法加固原理

该项技术在实际的钻井施工过程中,注浆管桩加固外墙实际埋桩工作,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情况有着一定要求,土壤空隙会将水泥利用钢管导入大桩底,碎石分散会出现虚空的情况,会建立起一个强度比较大饿组合。对于单桩的桩侧来说,能够加大桩侧、土层固结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周围的土体实施扩散,这就等于体恒了土壤颗粒的粘附性,形成强大的一种土壤复合体。在这种情况下,对应的土层复合将原有摩阻力进行了改变,提升了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减少经济损失。

2 旋挖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法的特点

该项技术保留了灌注桩的优势,提升了桩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出现沉降的几率;应用的设备相对比较简单,施工方便快捷,具备非常高的可靠性;建设成本相对比较低,收益较高,体现出了非常高的经济效益;后注浆的方法、设备,与传统桩施工能够结合在一起使用;灌注桩在施工后的一个月之内,不会影响后续的施工。

3 旋挖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法的技术要点

工程概况:本工程名称为新翰葳运营中心,其地理位置在06-02 的航空港工业与物流园机场北环路的南侧,其东西南三个方面都为空地。场地中的原始地貌情况为海滩涂地貌,后经过人工处理进行填平和整理,形成了现在的情况,场地整体上相对比较平坦开阔。该工程的上部建筑结构为框架结构,占地面积为24113.69m2,地下建筑面积为15792.8m2,地上面积为48177.54m2。该工程的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是六幢高层建筑组成,地下有一层地下室,基础为冲孔灌注桩。本建筑的主要功能是集办公、厂房为一体的综合建筑,设有地下车库等。

3.1 施工流程技术要点

3.1.1.灌注桩的施工具体流程

在该工程中实施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在建筑的平面上,进行准确定位,并且对轴线进行测定和轴位放样,在测量好标高之后,需要移机就位做好准备,并且保证钻斗的中心,要和桩位进行对齐。适当的对钻杆垂直情况进行调整,使用钻斗进行开孔,再提钻进行埋设。其次,完成以上的操作之后,需要在孔内进行注浆,并且置入钻斗,通过旋转的方式钻进之后,在将钻斗提起来,然后进行卸土和运土的操作。在旋转进行钻孔灌注桩孔的过程中,需要先保证钻机就位,钻杆需要实现自然垂直,并且和桩位对准,对垂直度进行校准后,保证偏差小于0.3%,并且机械需要保持平稳状态。最后,在钻机旋转挖到一定的深度之后,进行取土并将护筒进行下放,下放的深度一般需要维持在2-2.5m 之间,最好要比地面高30cm 左右。然后进行复测和桩位校正,保证和护筒中心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申请并报告开孔的通知单,进行钻进成孔。

3.1.2.钢筋笼的制作以及具体放置

在本工程中,钢筋笼需要进行分段制作,并且主筋敢接的接头,需要错开,在同一个界面上,接头数量不能够超过主筋总量的一半,并且螺旋箍筋一半要和主筋点连接在一起[1]。在制作钢筋笼完成之后,就可以将其下放在空中,并且将主筋、孔口的护筒点连接在一起,保证钢筋笼能够实现准确定位。

3.1.3.水下砼灌注要点

当导管进入到孔底部位置,并且与孔底距离在300-500mm 范围内的时候,可以使用高压泵,将清水注入到孔中,实施二次清孔的操作。在本次的工程中,操作该项施工的时候,需要保证初灌量比较充足, 并且首斗的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需要保证导管进入了混凝土面下面5cm 左右,同时需要进行连续灌浆。在灌注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导管底部埋入了混凝土面下面2-6cm左右深度。导管在提升的时候,需要一直保持居中,避免对钢筋笼造成损伤,并且灌注面需要高处预设的标准高度1-1.5m 左右,这样才能够为后续的清除浮浆提供方便。

3.2 桩侧与桩端后注浆

3.2.1.桩侧、桩端的后注浆加固原理

首先,将高压的浆液注入到桩底后,能够有效改善虚土和沉渣的力学方面性能,以及桩体边界的条件。如果为细粒土,则需要根据劈裂效应,将其注入到其中,与颗粒土形成一种强度、刚度,都较高的加筋土体结构。同时,由于浆液受到了填充胶结的实际影响,会在桩底形成扩大头,导致桩端的受力面积会变大,能够非常有效的提升承载能力[2]。其次,桩侧后注浆的浆液注入,是基于以上同样的原理,主要是保证浆液能够与桩侧土体实现有机结合。在桩底施工过程中,由于浆液已经到达了桩底位置,因此会根据浆液量的增加,压力也不断增大,其中部分浆液会由于需要客服覆土压力、摩擦力,容易沿着桩土截面窜浆,进而会提升土体自身的挤密性,提升侧阻力。最后,通过不断的加强土体强度,能够减少桩沉降量。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导致桩端会出现收缩变形减少的情况,有效的规避建筑日后使用过程中出现竖向变形的问题。

3.2.2.制作注浆管

在制作钢筋笼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注浆管的制作,本次工程中需要应用φ30mm 的钢管进行制作,并且接头需要采用丝扣方式进行连接。在连接位置的螺纹处,需要使用密胶和外止水带对其进行包裹,检查包裹的透水性。在孔底位置,需要使用钻头钻出直径为8mm、间距为2cm 的注浆孔,并且将其作为注浆喷头。外套的长度为12cm,直径是40mm,有四排相同孔的钢管,形状为锥形。同时,需要将管口身处桩体的保护层大概2cm 左右,并且钻出注浆孔,直径为8mm,使用胶带纸将底部和侧部位置进行包裹,在外部使用塑料袋缠好,并且使用铁丝进行紧密的捆绑。如果没有捆绑结实,非常有可能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将胶带纸和塑料袋等冲开,这时水泥浆就会进入到土层内,因此,严密的捆绑非常重要。

3.2.3.设置注浆管、安装注浆管

在埋设注浆管过程中,需要严格根据本次工程中桩要求、以及本工程的具体设计标准长度情况,对注浆管进行长度选择[3]。一般情况下,注浆管长度=孔深+200mm 入土深度+露出地面的长度。在放置钢筋笼时,需要使用三根钢管,本次工程中使用的φ30mm 的钢管,将其捆绑在钢筋笼内侧主筋上,并且注浆管和主筋之间需要进行牢固的连接。钢管之间需要应用套丝方法连接,突上适量的密封胶,在外面螺纹的位置,使用止水胶进行包裹和密封。在连接完成一段管之后,需要使用12#的铁丝,进行捆绑,每间隔2-3m 需要与主筋进行捆绑,同时要保证注浆管不折断。

3.2.4.桩侧、桩端的高压注浆

本次工程注浆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水灰比不要过大或者过小,如果太大的话,会影响注浆,太小的会导致水泥浆由于压力的作用,出现离析情况。需要按照本次设计的标准,实施注浆工作,材料需要普通的水泥,需要保证新鲜程度,并且不能出现结块的情况。

3.2.5.注浆量控制

在桩身混凝土浇灌之后的12-24 小时内,需要先用清水劈裂对注浆管进行疏通,在疏通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水量不能够过大,并且在贯通之后,需要立刻停止关税,将纯水泥浆灌入到其中。关注的纯水泥浆需要由稀到浓进行变化,并且实际的量需要先通过试验再确定。在本次工程中,需要将水泥用量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没有达到预设注浆量时,桩顶地面有水泥浓浆冒出后方可停止进行注浆。并且要将压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根桩都需要一次性注浆完成,尤其是三根注浆管的注浆过程中,需要有效控制好时间,注浆时间不能够超过12 个小时。

4 旋挖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法的注意事项

4.1 混凝土方量控制

开展相对应的工作时,通常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并且进行相应的穿孔。但是,混凝土的质量容易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也会增加混凝土这辆缺陷的问题,从而为混凝土方量的控制增加难度。但是通过工作经验和后期的探究,可从以下方面有效避免:

4.1.1.对混凝土的总体供应量进行严格把控。

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公司偷工减料,提升对混凝土的质量监管,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土层变化对钻进的影响,减少意外情况的出现。

4.1.2.控制旋挖钻孔灌注的速度。

众所周知,事物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正常发展,并且不断壮大。在进行旋挖钻孔灌注的时候,应该严格把控工作的进度,把工作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有效避免工作场地发生埋钻的事故。除此之外,也应该适当控制回转斗的提升速度。工作过程中如若调整速度,那么也应该保持在有效范围之内,最大化减少因速度升降过快而产生的塌方问题。

4.1.3.严格把控灌注量。

对于灌注量的控制,最后环节十分重要。所以,开展最后一次的灌注量时,灌注高度应在80 到100 厘米之间,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混凝土的硬度,而处在正常标准内的数值,也能够有效减少超方。

4.2 注重孔口的塌陷处理

成孔之后,由于受到泥浆的冲刷和机械的振动,会造成护筒周围的泥土松动,导致空口塌陷。塌陷之后,应该立即打捞护筒,并对桩孔的粘土进行重新填埋。

4.3 控制沉渣

在旋挖钻孔灌注桩时,有效控制沉渣是一直有待解决的问题,尤其体现在高填方场地桩端沉渣。通过研究相关数据,可把多个技术相融合,达到降低沉渣厚度的目的。

4.3.1.利用隔水塞。

利用隔水塞可以有效减少水的渗透现象,这样不仅可以让混凝土更好的凝结,增加硬度,也可以有效减少沉渣的产生。

4.3.2.成桩后利用后注浆技术凝结

成桩之后需要采用后注浆技术来巩固沉渣,减少沉渣的出现,有效避免沉渣的堆积。

4.3.3.确定混凝土的浇筑时间

根据工作场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混凝土的浇筑时间,这一过程中要尽量缩短施工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应在成孔之后的三个小时之内进行混凝土灌注,有效避免因等待时间较长而造成的孔壁塌陷,使得沉渣落入底部。

4.3.4.对准孔位

钢筋笼吊放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对准孔位,之后再缓缓进入孔中,减少钢筋碰撞孔壁的可能性,减少泥土塌落而落入桩底的几率。

4.3.5.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

二次清孔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二次清孔可以减少现有孔内所存在的沉渣,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沉渣的堆积,也能够为开展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便利,从而整体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完成度。

5 结束语

本次工程中主要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法,根据检测建筑工程施工结果可以了解到,成桩之后的混凝土层和桩周土层之间,实现了非常紧密的咬合,促使土层周围的摩阻力充分发挥出作用。说明该方法具备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沉渣灌注桩浆液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脱硫系统用浆液循环泵汽蚀分析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钻孔灌注桩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盾构法单液同步注浆浆液的对比分析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气举反循环清孔工艺在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应用浅析
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1例
旋挖钻机干式成孔钻孔桩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