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领会“三新”精神实质,大力实施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21-01-25

四川冶金 2021年3期
关键词:三新格局驱动

饶 玲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130)

三新,简单讲就是指我国发展的新阶段,发展的新理念,发展的新格局。2021年第9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篇重要讲话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出了集中、深入、精准、权威的阐述,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对党和国家事业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建议》和《纲要》的核心要义和逻辑主线。是贯穿“十四五”时期乃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过程的战略导向。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初步统计,到2020年我国中小企业有430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3%;其生产总值占GDP的56.6%;其销售收入占全社会销售额的59%;其纳税额占总税收的46.2%;其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63%;其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岗位的75%。中小企业具有资金、资产规模小,高科技人才不足,融资较难等短板。同时,中小企业又具有机制较灵活,调整结构较容易等优点。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竞争更加激烈和国际化,中小企业要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和进一步发展壮大,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必认真学习和领会三新精神实质,并贯穿在企业生产经营和决策之中。

一 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也是中小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坐标。

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跨越的新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习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这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之后,踏上朝着更加宏伟目标奋进的新征程。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已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社会主要矛盾已从过去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到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已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国际国内的市场需求、消费需求都将大大升级,过去传统的产业和产品都将面临淘汰和被逐出市场的风险。

中小企业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明确自己的方位,只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找准自己的坐标。中小企业只有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才能制订出有用的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创新驱动发展规则和行动计划,否则将成为“不知有汉”的桃花源中人。

二 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也是中小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党和国家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何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就是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回答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述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发展模式等重大问题,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新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具体实践要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学创新、文化创新等全面创新内容。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包括协调好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区域的协调发展、城乡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就是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开放是国家繁荣的必由之路。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全面共享、全民共享、共建共享等原则。新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要一体坚持、一体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条件不够的瓶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小企业的必经之路,方向明确后,应注重解决如下几个问题:一是从政府层面上应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包括财政对创新项目经费的倾斜,增大对研发投入的税收减免和加计扣除;对高科技企业实施信贷优惠和出台上市融资优惠条件;鼓励高科技中小企业加大专利申报,并出台保护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加强同国际机构、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打通产学研政企创新中的各种瓶颈。二是从企业自身层面上看,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应重视以下几点:要加大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引进和培养人才,尤其是要用收入和事业留住人才;要构建实施创新驱动的激励机制,包括采取股权激励、股权分红、技术入股、科技职务权属混改等方式,以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

三 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也是中小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0年上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格局就是发展的新格局,2020年十大流行语中就有“双循环”这个热词。双循环发展格局是我们党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特别是基于我国的比较优势,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我国的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有的处于供给端,有的处于消费端。但无论属于哪端,经济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循环中持续发展的,是在国内国际的循环之中运行的。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局大变革中,不稳定不确定性急剧增加,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重塑。过去,有的中小企业以国外市场为主,有的以国内市场为主,因此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中,任何中小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协调好两个循环。2019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时间到现在,波及到了全世界,导致目前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经营十分困难,这充分说明适应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

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国内看,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基础的国内大循环,不是各地都搞自我的小循环。我国提出国内大循环,是全国一盘棋的大循环,是更高要求和更高质量的大循环,如果各地都搞省内、市内、县内自我小循环,搞小而全,甚至搞地方保护主义,就会阻碍经济良性发展。同时,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处于发展的新阶段,国家、社会、人民群众需求在不断升级。所以这种循环不是低水平的重复。

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国际层面看,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的大国,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性比较高,内外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因此,中小企业要长期生存和发展,必须参与国际化分工,必须面对全球性的竞争,必须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参与国际竞争,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合作,形成自我竞争的比较优势,对中小企业在企业经营观念、体制机制、眼界视野、产品质量、上下游产业链的沟通融合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要在新的发展格局下生存发展,只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四 正确把握“三新”之间内在联系,并用“三新”理论抓好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深度关联的。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

中小企业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一篇大文章,笔者在此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一是要根据企业所处领域、所处区域、现实条件等,制订出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十四五”规划;二是要跟踪国际国内行业动态,尤其关注行业一些高科技领域和产品;三是把自身企业发展融入到一些大的国家战略中去思考,比如“一带一路”战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四是注重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

猜你喜欢

三新格局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格局
在808DA上使用WIFI进行驱动数据同步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纵览之“三新”
纵览之“三新”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