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生态学线上教学授课效率提高实践与探究
——以衡水学院为例

2021-01-25

现代园艺 2020年24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班级

(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根据教育部“不停课不停学”的原则,各高校在2 月中下旬出台2019~2020 学年春季学期在线教学实施方案。目前,关于线上教学模式的探讨,大多集中在理论课程,如朱晓斌、田忠喜等分别探索工程力学和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线上教学模式[1~2],吴雪等[3]则对以BOPPPS 教学模式为基础设计遗传学的线上教学,而侯三英等[4]和徐小慧等[5]均研究了超星学习通平台。据调查,疫情前后,参加线上教学的高校教师由20.43%上升到97%,成功实现了从“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的转换[6]。作为衡水学院一线教师,本学期共开设17、18 环境生态工程和18 园林3 个班级的景观生态学,学时数分别为48、63 和36 学时,疫情前从未进行过线上教学。以景观生态学为例,探索线上的课程建设及教学,以期为其他相关课程提供参考。

1 课前准备

1.1 教学平台和模式的选择

好的教学平台是提高线上教学质量的基础。以稳定性、同步性以及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方便性为选取平台的基本原则,测试QQ 群课堂、QQ 群视频、钉钉以及超星学习通学平台。QQ 群课堂同QQ 群视频相比,更容易把控学生的麦克风,避免课堂出现杂音,比钉钉同步性好,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方便性优于超星学习通。随着软件的升级,去除了最初课堂的很小杂音,稳定性提高,增加了课程回放功能。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证明,仅在一次课程进行中出现闪退现象,但很快能恢复,学生反映就像网络延迟了一下,对教学影响不大,充分说明QQ 群课堂的稳定性。针对学生试课过程中提出的建议,购买教师专用麦克风,解决了录屏声音小、直播过程中有杂音的问题。

在确定教学平台的基础上,综合学生和同事的意见,最终选择QQ 群课堂直播+录播课程为主,超星学习通为辅的教学模式。录播采取PPT 录屏,优点在于录制过程中可以多次重复,直到满意为止。在录屏播放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在线人数,和学生互动,有助于老师把控课堂。直播用于学生讨论后,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提出疑问的地方,用课件重点讲解,直播还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在课程进行前期对线上教学不熟练时,录播占的比例较大,有助于教学过程顺利进行,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可适当减少所占比例。

1.2 教学资料的准备

景观生态学不同于生态学等基础课程网络上有现有资源可用,课程资料需要教师平时收集整理并系统化,根据授课对象学科基础制作课件及视频。由于线上教学的特殊性,与线下教学相比,课容量相对较小,为了保证教学效果,需要精炼原来的教学内容,将原来一次课的内容分成若干知识点,基本每个知识点都有提问或讨论,同时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按章节进行总结,既有助于学生掌握难点重点内容,也有助于了解课程知识的系统性。每次上课前将本节课的课程安排、课件、需要学生课下学习的视频、资料和章节测试等发到学习通,章节测试根据课程进度定时开放,其他内容全部开放,通过学习通可以掌握学生课下学习情况。为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课前准备3 个文件夹,分别为课程安排、录屏的视频和课件,包括录屏的视频课件,需要时能快速找到。

2 理论教学环节

2.1 签到

为保证线上教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首先要保证学生参与到课程中,因此签到必不可少[1]。本学期学生上课前没有其他课程,提前30min 在学习通发起手势签到,防止因网络原因学生签到不成功,同时将签到手势发到QQ 群,提醒学生签到;上课前10min 学委在QQ 群发起二次签到,并由各小组长清点本组在线人数,如果二次签到有没到的学生,小窗口提醒。上课时注意观察群课堂的在线人数,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查看学生在线状态,并将签到作为课程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保证每个学生都在线听课。

2.2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线上教学学生学习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

2.2.1 保证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与传统教学相比,线上教学学生所处的环境差别较大,很难保证所有学生按照课表规定的时间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提前5min开始上课,通过解答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等形式,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另外,课程导入一定要精彩,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配图入手,也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如在“基质的判别标准部分”,可以放一幅农田和防护林的图片,提问学生“农田和防护林哪个景观要素是基质?”,带问题听课,学生很容易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积极性。课前发布的课程安排,包括授课章节、课程目标和授课内容,帮助学生合理分配关注力,保证学习效果[6]。

2.2.2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线上教学不具备线下教学的直观性,教师无法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可以通过与教师的互动有效地帮助学生集中精神,提高线上学习效率。互动包括课上互动和课下互动。课上互动形式多样,包括每个知识点讲授完成后,学习效果的询问;针对教授内容的提问或讨论。如在斑块类型提问部分,借鉴他人经验采用一个小故事的形式将斑块类型串起来提问,在斑块内缘比部分针对环状斑块内缘比的讨论,学生回答积极性很高,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互动形式是采用连麦还是群课堂小窗口根据提问或讨论的内容而定,连麦适用于回答内容较长的,如讨论“吐鲁番民居蕴含的生态精神”;答案较短的如斑块类型、环状斑块内源比高低等,适合群课堂小窗口打字。

课下互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学生反馈重点难点知识理解程度,以讨论的形式发到学习通,录屏时根据学生的回复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同时在QQ 群、学习通等平台及时回答学生对课程内容、学习方法等的疑问,有助于学生克服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保持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语言要有亲和力,使学生明白“说错没关系,学到知识才是最重要的”,经过沟通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普遍提高。

3 实践教学环节

2018 版景观生态学新的培养方法增加18 学时实践教学,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结合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3 个实践主题:廊道特征与功能分析、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辨识、生态规划案例分析,为保证理论知识真正与实际结合,全部采用学生外出旅游、日常生活等拍摄的图片。每个实践6 学时,实践内容教授及答疑2 学时,1 周后针对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再次答疑1 学时,3 学时以PPT 形式展示实践成果,并进行互评点评。讲授实践内容尽量采取学生熟悉的内容,如以衡水学院校园实例,内容包括现实景观中的廊道、类型、功能、文化表达和生态学知识应用,随着一幅幅校园场景图片的放映,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互动,分享校园图片发表见解,到课程结束,还有学生通过小窗口进行互动。在作品展示过程中,通过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实践相比,虽然线上教学直观性较差,但相同的时间可以接触更多的景观实例,如果采取教学方法适合,吸引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同样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4 学情统计

4.1 签到率与在线率

表1 不同班级的签到率与在线率

由表1 可知,不同班级的签到率均较高,18 园林的签到率高达99.07%(根据学习通整理),但其他2 个班级比此班级上课在线人数高,除去网络等原因基本为100%,说明园林的听课积极性不如其它2 个班级,这可能与不同课程性质的考核方式有关,选修课考核平时成绩占比为50%,方向课和必修课仅为30%,而选修课最后考核为开卷考试,所以听课积极性不如方向课和必修课,这和线下教学情况基本吻合。

4.2 任务点完成情况

任务点包括需要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视频、讨论、笔记、作业提交及章节测验完成情况。从视频观看率来看(见表2),18 园林明显低于其他2 个班级,相差8%~9%;从讨论情况看,17、18 环境比较接近,18 园林低于其他2 个班级,但差距比视频观看率小;17、18 环境生态工程笔记及作业提交均为线下提交,18 园林以作业的形式提交到学习通,17、18 环境生态工程的完成情况优于18 园林;从章节测验完成情况,18 环境生态工程扣除学生生病请假完成率为100%,无论从完成率还是平均分(见表3),17、18 环境生态工程均优于18 园林,60 分以下占比18 园林比其他2 个班级大约高0.8%。

表2 任务点完成情况

表3 章节测验情况

从以上数据可知,18 园林无论从签到还是任务点完成情况均比其它2 个班级稍逊色,除受课程性质及考核方式影响外,还与学生的管理方式有关。17、18 环境在课程开始,按班级容量分学习小组,无论是签到还是提交作业等学习活动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长负责将每次学习情况报给学委,而18 园林没有学习小组,后经教师要求,学生也只是在教师提醒的情况下以宿舍为单位偶尔检查学习情况。学生之间互相监督,避免了教师和学生的冲突,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18 环境生态工程在班容量最大的情况下,签到及任务点完成情况均较好,充分说明了学习小组在线上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5 结语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对知识点比较抽象的景观生态学课程线上教学完全可行,但还有诸多方面需要改进,如在实践教学环节线上教学时,采用短视频、全景地图引入课程,直观性更强。线上教学效果的保证,在教师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学生的管理方式同样重要。线上教学打破时空限制,在特殊时期保证课程教学顺利进行,但授课效果还有待验证[4]。传统教学模式如何结合线上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二者的优点,是未来教学模式变革的方向[6]。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班级
景观别墅
班级“四小怪”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班级英雄
清代园林初探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景观平面图》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