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科学教育生活化

2021-01-24潘红艳

幸福家庭 2021年19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幼儿教师生活化

潘红艳

科学教育是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幼儿对神奇的科学实验充满浓厚的好奇与兴趣。但是,在以往的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技能和科学知识的传递,忽略了幼儿的心理需求,导致幼儿科学教育的效果不佳。由于幼儿的年龄局限和认知局限,他们对枯燥的科学知识兴趣较低。因此,在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时,幼儿教师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内容,让幼儿科学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促使幼儿从生活中获得科学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最大限度地保持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热情,从而提高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环境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场所是教室,因此,幼儿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要注重教室环境的创设,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进行科学活动。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创设一个充满科学氛围的环境,让科学教学生活化,促使幼儿自主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创设生活化的科学环境可以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着手。从物质环境方面来看,教师可以在幼儿活动教室内设置不同的区域模块,比如,用来做小实验的实验区、用来观察事物变化的观察区等,为幼儿科学教育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活动教室墙面的设置,可以张贴富含科学知识的图片或者照片,并选择一面主题墙,结合幼儿所学的科学知识,更换不同的主题背景。这种沉浸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学习科学知识,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从精神环境方面来看,幼儿教师要给幼儿营造宽松、支持的活动氛围。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经常会反复问同样的问题或者回答错误的答案。此时,幼儿教师要保持绝对的耐心,多用支持性的语言肯定幼儿、用温柔的眼神鼓励幼儿,让幼儿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幼儿学习科学的信心。教师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能促使科学教育生活化更加顺利进行。

许多科学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四季的交替、日出日落、天气变化,这些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并且都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因此,幼儿教师要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向幼儿讲解贴近生活的科学知识,这样结合生活教学科学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持幼儿探究问题的欲望。幼儿科学教学内容广泛,包含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现代科技等,教师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教学生活化。教师选择科学教学内容时,要从解决幼儿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角度出发,以幼儿生活的环境为载体,促使幼儿学习、运用科学知识。比如,在学习“电”的知识时,由于幼儿能接触到的最简便的发电方式就是电池,并且很多幼儿的玩具都需要用到电池,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学会认识电池的正负极,帮助幼儿掌握安装和取出电池的技巧,让幼儿亲手操作,自己安装电池让玩具动起来,使幼儿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此外,教师在选择科学教学内容时,还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结合幼儿的认知能力,选择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科学内容。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用蜡烛画画,起初纸上看不到任何东西,之后用水粉画蜡烛画过的地方还是看不到任何东西,通过这个现象让幼儿学习蜡烛不溶于水的科學知识。教师选择合适的科学教学内容,可以不断地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幼儿成为主动的科学探索者。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幼儿大多数时候需要借助道具获取知识。因此,幼儿教师要重视教学材料的选择,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物品,不仅能更便捷地获取教学材料,还能促使幼儿挖掘生活中的趣味,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首先,科学教学材料要源于生活。日常生活物品为科学实验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如水、瓶子、泡沫、镜子等,这些材料随处可见,是幼儿非常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收集实验材料,让科学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同时让幼儿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科学实验。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备一面镜子,先让幼儿照镜子,学习光的反射,接着让幼儿在太阳底下拿着镜子反射太阳光,让幼儿认识到光可以通过镜子反射到其他地方。其次,科学教学材料要具有可操控性。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手脚的协调能力尚未完善。因此,教师要选择一些易于操作的材料。比如,幼儿大都喜欢玩水,教师可以利用实验让幼儿认识到空瓶子可以浮在水的表面,但是装满水的瓶子会沉到水底,让幼儿从实验中感受水的浮力。最后,科学教学材料要具有趣味性。幼儿虽然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通常对同一个事物难以保持长久的兴趣。因此,幼儿教师要选择有趣又新颖的材料,以此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教师如果一味地采用课堂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因此,幼儿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活化活动,让幼儿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开展科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心理特点,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事件,创设出让幼儿能亲身体验的情境教育模式。比如,学会观察和记录是幼儿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幼儿教师可以在活动室开展“养殖角”活动,如养蚕、蝌蚪或者种植小盆栽,让幼儿体验动植物生长的过程,引导幼儿通过画画的方式记录动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生命意识,还能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学到有关动植物的科学知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及其家长开展亲子活动,邀请幼儿家长积极参与科学活动,让家长带领幼儿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牙签、一次性水杯、皮筋等,做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以增强活动的互动性,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科学活动,能有效提高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的科学知识,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综上所述,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幼儿教师要注重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为幼儿创造浓厚的科学氛围,合理选择与幼儿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内容,为幼儿提供生活化的活动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科学活动,让科学教育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作者单位:扬州市宝应县县直机关幼教中心第一幼儿园)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幼儿教师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蜗牛看牙医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