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媒体教室设备维护与管理研究
2021-01-24郭久智
王 蓉,郭久智,宫 政,王 琴
(海军航空大学教研保障中心,山东烟台 264001)
0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教学大大推动了高校的教学质量,使高校学生通过新颖的授课方式学到了许多传统课本之外的知识,大大提升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随着多媒体设备的多样化,多媒体教室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
1 高校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现状
在当前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多媒体教室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场所,通常由多媒体计算机、液晶投影机、数字视频展示台、中央控制系统、投影屏幕、音响设备等多种现代教学设备组成。多媒体教室的普及极大提高了高校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在多媒体教室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
1.1 设备长时间使用
多媒体教室是比较开放的场所,几乎每位老师、每堂课都会用到多媒体设备,造成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频率过高,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电子元器件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易出现失灵、蓝屏等故障,再加上粉尘、天气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伤害。
1.2 网络故障时有发生
除了教室内设备的问题,网络问题也是影响多媒体教室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学楼中网络连接复杂,楼宇中通常也未设置单独的网络弱电机房,放置网络交换设备的地方往往比较凌乱,网络线路和其他线路缠绕在一起,交换设备故障、网络线路故障时有发生。
1.3 缺少使用规章制度
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没有明确的规范和制度,上课的教师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在使用多媒体设备时,没有相关规则予以遵循,造成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保护意识不到位。上课时不能够熟练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很可能因时间紧而操作不当对设备造成损害,不仅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而且出现设备损坏时也无法追究责任。
1.4 维修保养不足
学校在多媒体维护方面制定的相关维护策略不够完备,导致了多媒体设备发生故障后不能及时地进行维修。维护人员少,缺乏定期巡检、经费紧张、流程复杂等问题,在各大高校的多媒体设备保障中普遍存在[1]。同时,多媒体设备也存在硬件设施和软件的兼容性问题,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
2 高校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维护
2.1 多媒体计算机
(1)环境。计算机理想的工作温度应在10~35 ℃,相对湿度应为30%~80%,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配件的性能和寿命。湿度太大容易短路,湿度太低则易产生静电,同样对配件的使用不利,条件许可的话,一定要安装空调[2]。另外,空气中灰尘含量对电脑影响也较大。计算机对电源也有要求,交流电正常的范围应在220 V±10%,频率范围是50 Hz±5%,并且具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如果经常性供电不稳,可以购置在线式不间断电源(UPS)、参数稳压器或宽幅开关电源,为计算机稳定工作提供良好的供电环境。
(2)使用习惯。教师的使用习惯对计算机影响很大,当计算机正在工作时,应避免进行关机或切断电源操作,如机器正在读写数据时突然关机,很可能会损坏驱动器,如硬盘、软驱等;更不能在机器工作时搬动机器。正常开机顺序是先打开外部连接设备的电源、显示器电源,然后再开主机电源;关机顺序则相反,以尽量减少对主机的损害。在主机通电的情况下,关闭外设的瞬间,对主机产生的冲击较大。关机时必须先关闭所有程序,再按正常的顺序退出,否则有可能损坏应用程序。
2.2 液晶投影机
投影机是一种精密电子产品,它集机械、液晶、电子电路技术于一体,在使用中尤其要注意以下要点。
(1)严防强烈的冲撞、叠压和振动。为免造成液晶片移位,光学系统中的透镜和反射镜发生变形或损坏,变焦镜头轨道损坏、镜头破裂等问题,从而出现颜色不重合、图象质量差等现象,甚至是无法使用。
(2)注意使用环境的防尘和通风散热。尘粒主要通过散热风扇的高速气流经滤尘网后进入投影仪内部,它们相互摩擦产生静电而吸附于设备内。现在使用的液晶屏有0.7 英寸或0.9 英寸,分辨率是1024×768 或800×600,每个像素只有0.02 mm,灰尘颗粒足够阻挡像素单元,影响画面质量。保持进风口的通畅,及时清洁过滤网十分必要。
(3)科学使用,爱护光源。大部分投影机使用UHP、UMPRD、UHE 等光源灯泡,减少开关机次数对灯泡寿命有益。灯泡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关机后应让机器散热,自动停机后才能切断电源,避免在使用途中插拔电缆。信号源与投影机最好同时接地,信号传输线应控制在15 m 以内,以保证图象质量。
2.3 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是指对声、光、电等各种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的设备,由中央控制器和中央控制电源箱两部分组成。教师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不适宜的外界环境和自然老化是导致中央控制器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计算机蓝屏死机、控制码缺失、端口失效以及控制板失灵。轻微的软件故障可采用重启计算机、完善控制码等方式来维护软件,若是计算机硬件出现问题则要返厂进行检测维修[3]。计算机的供电设备是中央控制电源箱,在计算机的正常工作中,若加载在中央控制电源箱的电压发生异常波动,超出中央控制电源箱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将会严重损害中央控制电源箱,造成电源箱温度异常发热,烧毁相关设备,发生无法预测的电源故障,因此,务必保证电压的稳定。
2.4 网络系统维护
网络系统是高校多媒体教室得以广泛使用的最大动力,其基本组成部分是计算机和网络交换设备。多媒体教室中其他设备的使用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控制,计算机是人接触最多的设备,使用频率高,出现故障的概率大。若计算机网络系统软件出现问题,应及时检查、更新、修复软件,必要时可以重新安装网络软件。若计算机网络系统硬件设施出现问题应清洁插口、更换网络硬件。如果是网络交换设备硬件故障,通常采取重新启动交换机、重新配置网络数据,更换硬件配件,保证交换设备数据的正常传输。
2.5 音频系统及显示系统
音频系统为高校多媒体教室提供优质的声音信息服务。在进行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中,由于音频系统使用频繁,极易导致音频插口接触不良或者计算机音频设备出现问题,造成多媒体教室音频系统回音、卡顿、失常等现象,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投影仪使用比较频繁,由于自然损耗、操作行为不规范、外部环境影响等因素,可能会导致投影仪蓝屏、内部电路受损、投影仪灯泡被烧毁等故障。投影仪要定期更换过滤网,及时保持清洁,防止散热异常、设备烧毁[4]。幕布要时刻保持平整洁净,清洁幕布时要使用专用洗涤液。
3 高校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管理
3.1 建立健全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与使用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做好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和依据。为了及时解决多媒体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就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规范高校师生的日常使用,建立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制度,保证多媒体教室设备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正常工作[5]。在管理中到处都有规章制度约束,必须做到管理制度完善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措施人性化。管理人员岗位制度和多媒体设备管理维护制度两方面同时建设,才能做好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和保障。
3.2 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责任心与服务意识
设备保障工作专业性强、任务量大、人手少,教学楼一线工作人员经常会加班抢修。多媒体教室的管理首先要考虑人员配置问题,以人均负责约8 个教室的管理工作量为宜。工作人员不仅应具备必要的电脑知识、用电知识、动手能力,还必须要有认真对待工作的负责任态度,以及主动、耐心、热情地为师生服务的服务意识。平时工作中尽量避免与服务对象发生摩擦,多换位思考,赢得认同和信服,才能做到面对繁杂的工作不抱怨、不慌乱、无差错。
3.3 加强师生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
对在校师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是多媒体教学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日常教学中,设备的主要操作人员是教师,保证教师能熟练地操作多媒体设备是做好多媒体设备维护管理的基础。应强调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自觉遵守多媒体设备使用的相关规定,增强责任意识,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从小事出发自觉做到设备的保护工作,保证多媒体设备的良好运行。例如,使用U 盘以前先进行杀毒,多媒体设备使用完毕以后不要直接关电源,在课间休息时间尽量避免使用多媒体设备做其他与课程无关的事情等。
4 结语
多媒体教室在今后高校教学过程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维护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只要努力建立、健全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培养师生自觉爱护多媒体教室设备的良好意识,就一定可以做好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为学校的教学训练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