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HRP 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探索与实践

2021-01-24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6期
关键词:工程师背景科室

杨 永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 226001)

0 引言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会影响到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效果,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安全和医院的可信度,在HRP(Hospital Resource Planning,医院资源规划)背景下进行科学高效的维修管理很重要。

1 HRP 背景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优化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准确生成维修记录

由于医院的医疗设备数量众多,且分散在各个科室之中,为确保维修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增加了困难。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受到时间、空间的诸多限制,无法有效做到对繁琐和复杂的医疗设备维修工作内容进行准确、完整地记录,容易造成医院对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监管漏洞,造成医院和国家的经济损失。在引进HRP 系统后,医院虽然具备了及时、准确记录维修数据的能力,但由于管理人员记录保存意识薄弱,或设备维修监管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着医疗设备维修记录残缺、失真等情况,为医疗设备规范化管理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HRP 背景下积极地优化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方法,寻找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对于医疗设备维修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1.2 有利于解决设备报修问题

医院每天的医疗设备维修需求量大,报修信息繁多、冗杂,按照传统的口头报修和电话报修等保修方式,很容易导致报修过程中信息的混乱,在造成各科室互相指责的纠纷问题的同时,直接影响了后续设备维修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对此,医院依靠引入与应用HRP,建立起了统一互联、信息共享的医疗设备维修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报修信息的及时整合和共享,为各科室设备报修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条件。但在实行过程中,由于医疗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多,科室的日常工作量较大,使得在HRP 系统管理下的报修信息仍存在着查看不方便和反馈不及时等问题,亟待依靠管理系统的优化加以解决。

2 HRP 背景下医疗设备的维修流程

2.1 网上报修

分布于相关医院的各个科室的局域网系统HRP,其本身就具有申请维修的功能,如果仅是站在技术角度来看,其自行进行网上报修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医院的医疗设备数量和种类都很多,相应的医护人员工作安排时间紧密,各科室都实行网上报修需要一个渐进式的过程。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在维修的第一步采取网上报修和传统用电话报修这两种方式,其具体应用需要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如果遇到需要电话报修和医院相关人员送维修设备的情况,通常需要填写维修申请,记录当天活动,在次日晨会上做出相应的报告。此外,大多数医院为了简化手续,在相关网络系统的设计上只要求填写设备的标号或者是资产卡号,对于相应的故障仅需要简单描述,以此来保证医疗设备的维修效率。

2.2 处理报修信息

当相关人员做好报修工作之后,相应的报修信息会根据其报修手段的不同而通过不同途径传递到医工部,医工部在收到相关信息时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反馈。医院医疗设备的报修信息在处理上一般遵守具体责任人受理的原则,如果遇到责任人不在场的情况,需要相关人员把保修信息通过电话的方式和责任人进行沟通。具体方法依次是选择报修信息、点击派工单、输入具体信息,最后点击“确认”。正常情况下,已经被处理的报修信息的颜色会自动变绿,报修人员可以根据其变化判断报修处理结果,相关负责人员也会发派具体的派工单等使反馈更加到位。此外,不少医院充分运用HRP 背景的优势,通过在系统新增说明维修状态的文字来反馈信息,如已收到报修信息等,进而让信息处理的效果更好。

2.3 监管维修进程和维修记录

在维修过程中,相关人员还需要监管维修工作的进程和维修记录,在系统上设计一些权限和加密功能,一旦形成了相应的维修记录没有经过管理人员的授权,任何人都不可以进行更改。在维修报告单的生成上需要保证报修信息经过受理。在HRP 的发展下,很多医院都在维修报告单上添加了维修状态的相关选项,比如“已修复”“修复中”“待配件”等,并且添加了大屏幕电视将具体状态进行展示。此外,通过将维修过程、维修人员等相关内容设置成为“必填项”的方法,保证维修记录的完整,如果出现漏填、少填的现象系统将不会保存,其填写的信息也会视为无效;如果其信息项目都填写完整且选择了相应的维修状态,那么系统将自动锁定不可以进行二次修改,以此来规范维修工作。

2.4 统计和分析维修信息

医院的医疗设备很多,不同科室的设备在功能和故障上都有所不同,相应的在维修方法和维修时间上也就会出现差异,而且也不是在一段时间内只会有一个或者一类设备出现故障;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定期统计维修信息,在做好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HRP 背景为我国相关医院在维修信息的统计分析上提供了便利,在进行维修工作环节时,系统已经将所有的维修信息做好记录,相关人员只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就可以进行充分分析,减少传统统计的麻烦。可以利用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上的便捷,直接将其相关的信息通过扇形图、曲线图和直方图等各种统计图表形象地展现出来,然后根据其具体的变化来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对医疗设备的维修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1]。

3 HRP 背景下医疗设备的管理对策

3.1 合理选择维修服务来源

医院医疗设备相关的维修服务来源有很多,比如医疗设备原厂的工程师、医院专门设置的工程师或者是社会上的第三方,在HRP 背景之下各种维修服务都有利有弊,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其中的利弊,选择最优的维修服务来源。一般情况下,体积较大、结构较复杂、故障程度较深的医疗设备的维修需要以原厂工程师为主,社会第三方工程师作为辅助,保证维修效果;一些中小型的医疗设备可以以医院工程师为主,直接在医院里进行有效维修,既可以节省维修成本,也可以锻炼医院工程师的相关能力。通过选取最优化的维修服务来源,可以让医疗设备的维修更加便捷高效,使其可以快速地回到相关科室进行工作。

3.2 加强医院工程师的素质

HRP 背景下的医疗设备的维修离不开维修人员的支持,相关医院需要提高医院工程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增强其自身的素质,努力实现医疗设备维修自主化。医院内部可以建立医疗设备维修小组,将相关工程师按照其能力和领域的不同划分成具体的小组,在小组内部选择一个资历高、品德好的小组组长带领其进行设备维修,使其在维修工程中可以互相学习、共同促进。此外,树立医院工程师“走出去,走进来”的意识,加强其对外交流,积极进行外出学习,定期请专业人员到医院里进行培训,讲解在HRP 背景下其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医疗设备维修,提高医院工程师的整体素质。

3.3 规范维修记录

据有关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在HRP 背景下相关人员对于维修信息的记录大多数情况下不规范,这种不规范主要是由于维修记录意识薄弱、工程师个人习惯和管理不到位等造成的。需要遵循以下要点进行改善:①工程师努力转变原有的观念,理解维修记录的重要性,强化规范维修记录的意识;②工程师在学习相关维修知识的阶段就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书籍上的记录规范进行记录;③医院内部要实行统一的记录标准,对于记录不符合标准的适当做出一定的惩罚措施,进而提高其对规范维修记录的重视;④医院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来进行相关维修记录的管理,保证其记录是规范的,在后续查找、核对时不会出现问题。

3.4 重视日常保养

做好医疗设备的保养也是对其进行维修的一种方式,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维修,其对设备运行状态更加有利,可以有效避免在应用时出现故障而引起的医疗事故,所以需要相关人员重视日常保养,做好预防性维修工作。我国大部分医院对于医疗设备都会进行科学的定期保养,例如:手术类、急救抢救类等重点设备一般保持在1~3 个月进行一次预防性维修;比较普通的设备保持在3~6 个月进行一次维修。相关医院在采取预防性维修时,要注意事先和具体科室沟通好,尽量减少对其使用的影响[2]。

3.5 加强设备维修后的安全检测

医疗设备维修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后续的使用效果,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甚至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一旦维修效果不好或者维修后依旧出现故障、不安全,就会严重威胁到相关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对此,需要医院加强设备维修后的安全检测,医院工程师在维修之后要进行多次的质量安全实验,保证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因为设备原因出现失误,规避医疗纠纷。

4 结语

医院HRP 的发展为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相关人员需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维修管理的高效化、科学化,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理念,保证维修管理的效果,进而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工程师背景科室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青年工程师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