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精
2021-01-22宋宇恒
宋宇恒
如果世上真有魅惑人的妖精,那它们应该长什么样呢?
不瞞你说,上周四我就见到了一个妖精,它一出现便立刻迷住了我。
那天,我们正在进行数学测试。我刚做完试卷,就见一个小小的身影从我的眼前掠过。那是一只麻雀,我看它时,它正站在窗外的电线上,仿佛踩着钢丝的杂技演员。
它那胖嘟嘟的样子实在可爱,立刻吸引了我的视线。它的小脑袋歪斜着,一双比绿豆还小的眼睛一眨一眨地往我这里看,眼神里仿佛还带着疑惑:这群人低着头在干什么呢?那个人为什么老盯着我看?当时,看到它那惹人怜爱的样子,我真恨不得立马破窗而出,靠它再近一些。
同桌仿佛察觉到了我的异常,抬起头来,低声问:“你在干什么呢?”我指了指窗外。“窗外有什么?”他看了看外面,又转回头,仿佛什么也没看到。我吃了一惊——难道他看不见那惹人怜爱的小家伙吗?难道他看不到那小家伙正在看他吗?
同桌见我不说话,便低下头继续检查试卷了。这时,那小家伙突然展开了翅膀。“不,别走!”我在心里焦急地祈祷着。小家伙仿佛看透了我的内心,只是飞到了另一根电线上,便又停了下来。我那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只不过,这次它是背对着我的,我见它站了一会儿,就把头埋进了翅膀里。
这时,风吹得我打了个喷嚏。再一抬头,那小家伙已经消失不见了。我急忙四处寻找它的身影,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
我失望地低下头,心里始终想着它那憨态可掬的样子,一直到下课都没再安下心检查试卷。结果,我考砸了。
或许,那只小麻雀真的是一只妖精变的,专门负责来魅惑我。当我被它搞得心神不宁时,它就神秘地消失了。
妖精害人啊!
(指导老师:王金娣)
点评
作为六年级学生的作文,这篇文章呈现出了这个年龄段孩子善于思考的特点。题目《妖精》简洁新颖,吸人眼球,引人关注,令人遐想。在文章主体讲述窗外麻雀分散“我”的注意力,导致数学测试考砸了的基础上,开头、结尾都使用了“妖精”这个词语点题,耐人寻味,富有哲理。
故事发生在数学测试后段检查时间内。作者使用大量笔墨刻画麻雀的形象,总体采用从概括到具体的手法。从麻雀亮相就“迷住了我”开始,先是写远在窗外电线上的麻雀像杂技演员,进而特写了它胖嘟嘟的身子、小脑袋,尤其是充满疑惑的小眼睛,而种种猜想则是文中“我”走神的具体体现。即使是同桌的介入也不能影响“我”对麻雀的关注。同桌检查试卷,“我”更加投入地关注着麻雀的展翅、飞挪、埋头。直到风使“我”打喷嚏,才算结束了这场迷离的走神。
被外界的诱惑牵引,会影响正常生活。比如考试与看麻雀,该做的与想做的,这种矛盾中的诱惑是成长过程中经常需要面对的考验。
此文富有童趣,蕴含哲理,题目吸睛,有新意。
(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