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大自然灾害中应急通信保障的探讨
2021-01-22齐占军
齐占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也带动了各个行业的潜力与发展,这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其中,自然环境的危害表现最为明显。目前,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呈现上升趋势,所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及时地应对和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必须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和一支业务精通、技术过硬的应急通信保障队伍,为各级指挥决策和灾情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特大自然灾害;消防;应急通信;策略
应急通信指的是出现人为或自然突发性紧急事件时,为了应对这种紧急情况而综合运用各种通信渠道来实现通信顺畅的体系。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并且受灾面积较广、损失较为严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也在不断上升,这对社会的安全形成了严重的威胁。这些都对应急救援和灾害处置过程中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更加快速、高效、准确的传递灾害事故信息和指挥决策指令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的一项重要任务。
1 我国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面对自然灾害的频发和多样性,尤其是在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的处置中,应急通信贯穿于救援工作的始末,这时通讯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先进性就显得特别重要。它可以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信息调度和资源的科学调配[1]。所以,怎样为救援工作提供层次清晰和调度有序的通讯指挥网络,对应急救援工作能否取得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以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通讯系统为依托,把社会联动救援力量进行有机整合,为特大自然灾害救援工作提供高效快速的指挥平台,是目前消防应急通信通讯保障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
2 我国特大自然灾害中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2.1 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灾害救援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际环境相对较为复杂,特大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为应急工作提出了新的难度与挑战。消防救援队伍是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流砥柱和关键力量,有着重大的使命和责任,肩负着保家卫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2]。在面对特大自然灾害时,要在第一时间准确、快速、高效地进行处理,确保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人民的安全不受伤害。在救援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消防部门的战斗力和救援能力,还要建设一套全面有效的应急通讯指挥体系,这是确保救援的效率的关键环节。所以,一定要提高消防应急救援通信力量的信息化,对突发事件可以全面快速的掌握,提高消防队伍的救援能力。
2.2 可以对灾情的真伪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在以往的通讯指挥系统下,消防人员接到灾情电话后就要立刻去救援。但是,有时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资源和人力浪费。若是可以强化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就大大加强了消防人员的救援力度,通过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充分利用,可以对火灾的位置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与定位,辨别出灾情的严重程度,进而对灾情有一个全面的掌控,实行更好的救援。
2.3 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自然灾害救援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一般十分恶劣,并且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通信条件也较为复杂。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灾情也是瞬息万变,需要把实时的灾情传送到相关的指挥中心,进而使指挥中心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来支持救援工作[3]。应急通信指挥网络是各个子系统之间与指挥中心进行关键信息传递的一个重要路径,与抗灾救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一定要运用可靠、安全的技术与管理方案,保证信息可以安全、快速的传输。
3 我国特大自然灾害下应急通讯管理中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电信通讯管理工作在整体上来说还比较薄弱,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上要不断改善和提升。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有时会出现通讯信号中断或失灵的情况,使得相关部门联系出现失误,对于救灾情况的疏通和协调不能顺利进行,延误最佳的救援时机,进而引发较为严重的后果。其次,我国目前的应急通讯体系主要是公众通讯网络或是常规的通信手法,没有特有的通信机制,若是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时,通信体系会直接崩溃,这是应急通讯体系的漏洞和安全隐患。例如,在特大自然灾害发生的区域,地面一定会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地下光缆会被大面积损坏,使得公众网络通信体系处于瘫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应急通讯只是一个框架,失去了实际作用[4]。最后,在应急通信的其他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对应急通讯的相关工作没有制定较为规范的奖励和考核,对资金投入和政策方面也缺乏支持,这也是导致应急通讯工作不能高效开展的重要因素。
4 特大自然灾害消防应急通信保障策略
4.1 建立高效的应急通讯指挥机制
若想实现快速的指揮和调度,就要根据灾情的特点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首先,要对应急通信保障方案进行编制,根据重特大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制建立消防应急通信保障预案,确保对通信模式有一个良好的保障。其次,建立应急通信保障队伍。不断加强消防救援队伍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成立应急通信保障前突小分队,每个小队要配备3~5名应急通信专职人员及必要的应急通信保障装备,在极端恶劣条件开展日常训练,在自然灾害出现后可以快速集结、出动,率先到达灾害事故核心区域,第一时间回传有效、准确数据信息。最后,建立应急通讯联动机制。通过与环保、供电、医疗、地震等部门的强强联合,建立有效的应急通信联动机制,使信息更加畅通,流程更加清晰,形成统一制度。与相关部门进行模拟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反应速度和能力,提高通信人员的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能力,确保在实战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战水平。
4.2 加快建设应急通信的专用网络
在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时,要加快对应急通信专用网络渠道的建设,保证应急通信的顺利快速展开,防止因通信问题而延误救援最佳时机。专用的应急通讯网络包括专业的通讯指挥网、现場防灾相联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应急通信网络等[5]。首先,建设专业通信指挥网络,可以利用固定的通信线路、移动通信线路和卫星通信线路来对专用通信网络的指挥网进行组建;其次,要加快建设防灾互联通信网络,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各种类型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现场通信问题,使得各个部门之间有一个高效快速的沟通和交流,进而提高自然灾害的现场救援能力;最后,加快广播电视通信网络的建设。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通信网络覆盖率和使用率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通信网络的优势,在舆论引导、人员物资调度、群众疏散、情绪安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辅助指挥和广泛发动的作用。
4.3 制定公众网络应急通讯的规章制度
在对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通讯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与之相匹配的规章制度是一定不能缺少的。所以,要制定公众网络应急通讯相关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相关应急通讯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与国家相关规定相结合,并依据各个地方的管理规范来进行制定,打破运营企业内部的运行体制,建立一个统一标准的应急通讯系统,一并制定出与之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其次,对于公众的应急通信管理制定相关的规范。例如,“5·12”汶川大地震,在地震发生以后,运营企业对于一些特殊号码进行分级接入的策略,确保公众通讯的作用可以最大化的发挥出来,但在管理规章制度上还是存在不足,没有对在抗震救灾中的不良后果进行有效评估,缺乏自我约束性,所以,公众通信管理规范的制定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防止对抗震救灾过程中的正常通讯产生影响和干扰。
4.4 完善应急通信的配套保障措施
在特大自然灾害的应急通信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对应急的相关配套保障措施进行完善和优化。在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以后,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对相应的指标进行评定,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对运营企业的应急通信能力进行定期考核与评估,并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之内,进而对各运营企业的应急通讯工作起到促进和完善的作用;各级政府也要大力配合,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通信方案和措施,保证各部门可以实现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协同作战。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在资金方面大力支持,运营企业要高度配合,并在相关职责中有明确的定位,建立企业和政府相互配合的应急通信体系。
4.5 优先建立多渠道现场通信覆盖网络
在对特大自然灾害事故处理过程中,尤其是在灾害地区基础电力设施和通讯设备严重破坏的区域,组织建立消防短波电台通信网络和卫星通信网,可以在灾害现场快速建立上下贯通并且独立的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网,提高应急通讯的能力。提高小型化和轻型化应急通讯装备的研发速度和效率,例如,超轻型卫星便携站、卫星电话、北斗有源终端、小型移动供电设施等,以便于快速挺进、及时展开、有效通讯,第一时间在公网瘫痪的灾害核心区域建立起服务于应急救援的消防救援专用通讯网络。
4.6 优先建设应急通讯保障人才队伍
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的重大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与此同时,还要具备较高要求的科技水平和技术含量等专业知识。各级部门一定要培养出具有过硬救援技术和专业性较强的通讯保障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实施定岗定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应急训练,培养一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救援人员。同时,对在通讯岗位上表现突出、技术过硬的优秀人才,要从政策上予以倾斜和支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畅通晋升渠道,最大限度的保留人才。
4.7 建立图像信息传输通道
随着视频指挥、车载图像传输等系统的进一步应用,使指挥人员对现场的情况可以进行实时了解,进而采取相应的手段与措施,更加直观的对现场的布局和细节以及救援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做出正确的决策,把现场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对作战战术进行及时的规划和调整。因此,要重点加强视频图像信息传输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加强卫星通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尤其是卫星通信指挥车、卫星图像传输终端、卫星电话等装备的使用,使救援车辆在公共网络瘫痪的情况下,可以灵活运用,不受地理位置、天气变化和公共信号的约束,在灾害现场进行图像数据传输,为指挥人员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现场数据。
4.8 加强卫星通信与各类新型应急通信技术手段的相互结合
在重大自然灾害来临时,我们一定要对卫星通信以及其他卫星通讯网络有一个充分的认知。首先,要对卫星通讯系统在应急通信中独有的应用能力和作用有一个全面了解和认识;其次,卫星通讯系统要承担起这个重要的任务,一定要与快速发展的新型通讯环境相适应,实现合作共赢和创新。对各种新型应急通信技术手段进行充分学习,构建一个三维立体无缝覆盖的、多元化的应急通信网络体系,进而对应急通信保障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对于各种性价比较高的应急通信系统与终端进行积极的研发,逐渐构建一个较好的应急通讯产业生态环境。
4.9 坚持自主创新并努力研发各项应急救灾新型技术
发展的根本就是创新,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从我国特大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应急通信重要技术进行不断突破,进而创造出新型的应急救灾手段。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提高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比如,利用精度较高的LBS进行精准定位,可以在重大自然灾害中快速获悉每一位求救者准确的位置和实时的状态;在内部镶嵌RFID等无线射频标识器件,可以确定被困人员的身份并实现实时对话;充分利用传感器和互联网等网络技术,可以在地震前对地震进行紧急报警,并采取及时高效的预防措施;利用机器人搭载全球定位系统,可以不用人工的情况下对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进行实时监控,再利用机器人在空中、地面以及室内实施灾害救援等活动。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前几次重大的自然灾害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应急通信系统的重要性和建设专业应急系统的迫切需求。但是,在重大自然灾害来临时,仅仅依附于现有的应急通信网络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不断引入和创新应急通讯系统模式,进而提高应急通讯的保障能力。因此,需要对新型的地面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不断的研发与创新,使其运用更加灵活,充分利用无线网络的优势,实现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快速的获取环境信息,把应急通信网络在重大自然灾害救援中的优势与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引.对重特大自然灾害消防应急通信保障的几点思考[A].中国消防协会、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消防协会、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中国消防协会,2011:3.
[2]孟涛.关于如何完成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通信保障任务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5,16(07):30-31.
[3]万伟.初探消防应急通信现状和发展思路[J].中国新通信,2017,19(18):34.
[4]樊自甫,张丽,万晓榆.重大自然灾害下应急通信模式的研究[C].//第四届国际应急管理论坛暨中国(双法)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2009:588-591.
[5]吴光兴.我国特大自然灾害下的应急通信管理方法研究[J].通訊世界,2017,6(09):25-26.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it also drives the potential an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industries, which also brings a certain degree of harm to the society, among whic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the most obvious performance of harm. At present, the frequency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 is on the rise, and the hazards brought about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order to respond to and deal with all kinds of disasters more scientifically, effectively and timely,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et of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security system and an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security team with proficient business and excellent technology to provide strong data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command and decision making and disaster analysis at all levels.
Keywords:mass natural disaster; firefighting;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