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之父”潘文石:荒野苦旅四十年,无非一念为苍生
2021-01-22刘志新
刘志新
其他适用话题 守护自然;环保与发展;不畏艰苦;敢说真话
人物时事速递
每天清晨,广西崇左深山之中,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文石都在虫鸣声中开始一天的工作。四十多年来,他穿行于秦岭、崇左的深山密林,北部湾的骇浪惊涛,与野生大熊猫、白头叶猴、中华白海豚交朋友,追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策。在秦岭山区,他冒着严寒研究野生大熊猫,依据他在帐篷里写下的报告,国家决定建立自然保护区。在崇左,为了保护白头叶猴,他拿出自己的奖金,为当地民众修建沼气池,奔走筹建小学、医院,推动村民脱贫。在钦州,他推动钦州市政府将工业园区西移,留住了北部湾白海豚洁净的家,他的工作实现了自然保护与人类生存共赢。潘文石怀着一颗爱心,用心呵护关怀野生生命。他荣获过十多项国家级奖章和国际奖项,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世界野生生命基金会(WWF)颁发的“鲍尔·盖提奖”等,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熊猫之父”。
人物素描1 坚持科学
20世纪80年代,当地流传着四川竹子开花,熊猫要灭绝的传说。国家计划建立圈养场,从野外抓熊猫来养。潘文石想,竹子大面积开花是自然现象,熊猫存在的几百万年间,竹子不是也开花吗?他前往四川卧龙,整整两年,收集了599团新鲜熊猫粪便,得出结论:大熊猫吃掉和毁掉的竹子,只占当地竹子总量的2%。即使大量竹子死去,也远没有到让熊猫断粮的地步。潘文石顶住压力,写下了卧龙大熊猫研究报告,提交到中央。他说:“作为科学家,面对谎言和伪说,我不能装聋作哑。科学家写那么多论文,如果不能让这个世界更好,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报告有理有据,一个月后,中央做出了停止建立圈养场的决定。潘文石凭一己之力,挽救了野生大熊貓。
人物素描2 不畏艰苦
潘文石扎根深山,追踪野生大熊猫的足迹。荒野的生活,给潘文石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外伤。特别是1982年,他在追踪大熊猫时不慎从200多米高的山崖摔下,紧急中,他抱住了从岩缝中横生出来的杜鹃树。树枝折断后,他重重地摔在了一块石头上。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受了重伤,无法进食。每天只能靠一勺蜜和一个鸡蛋在山上维持生命,其间的痛苦难以想象。
人物素描3 助力发展
1996年,潘文石奔赴广西,在崇左开启了白头叶猴研究的工作。20世纪90年代,崇左县还未脱贫,当地百姓为了生火做饭,不得不烧荒砍伐,甚至偷猎白头叶猴来换钱。这种“贫困—开荒—偷猎—更加贫困”的死循环,让潘文石意识到,“首先要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然后白头叶猴才会有希望”。为此,他投身于地方的脱贫事业,从北京请来医生,医治肆虐于村庄的各种疾病;他募集资金为村里的小学建教学楼;他拿出自己的奖金在山村修建沼气池,以此鼓励村民不再砍伐森林……在他的帮助下,村民生活越来越好,对森林的破坏也逐渐停止,弄官山白头叶猴的数量从不足100只增长到800多只。他带领团队,逐渐探索出一条兼顾珍稀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人民生存发展的有效途径。
【微写作范文示例·知行合一】潘文石说,科学家写那么多论文,如果不能让这个世界更好,就没有任何意义。他这样说,也这样做。竹子开花,熊猫灭绝?他理性质疑,勇敢探寻,求得实据,敢说真话。在科学实据面前,一切流言与妄语都不攻自破。秉持科学精神的潘文石,不畏艰辛,默默付出,守护着自然,让万物自由竞生,天人得以和谐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