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月九日说重阳

2021-01-22陈德军

学与玩 2021年10期
关键词:茱萸重阳节重阳

陈德军

如果生活是一条河,那节日就是这条河里的浪花。我国的節日为了图个吉利,大多选叠数的日子,正像儿歌里唱的:正月正过大年,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清明节,五月五吃粽子,六月六看谷秀,七月七牛郎织女配夫妻,九月九重阳......重阳节就要到了,小读者们,你们对重阳节了解多少呢?

重阳有美名

重阳节的由来,据古代历史笔记小说《西京杂记》记载,始于汉朝。据说,西汉年间,皇家感念宫女的辛劳,便令一些宫女出宫为民,获得自由。其中,有个叫佩兰的宫女嫁给平民为妻后,常和家人谈起,宫中每逢九月九,就品尝桂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用以祈福延寿。渐渐地,这些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了。

传说或不完全可信,但就时令来说,重阳前后正是天气由热变寒、人体需要储备能量熬过漫长严冬的时候。于是,没有太多科学素养的古人就在这时祈求上苍、诸神,保佑自己和家人远离病痛。至于为什么不前不后偏偏选中了九月初九这天,这是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的寓意,而“九”又恰是阳数(单数),九月初九自然就叫重阳了。

重阳有美景

时值金秋,天高云淡,金风送爽。重阳节这天,古人在沐浴更衣之后,吃过饭,扶老携幼,登高驻足,极目远眺,放松身心。这个时候,人们离天最近,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往往心旷神怡。不远处,金黄的野菊花无人浇水,却自强不息、开满山坡。这不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写照吗?

山顶上,登高者欢闹一阵,呼吸过新鲜空气之后,会拿出一个棉布口袋,走下山坡去采摘一些新鲜的野菊,回家晾干,给老人做一个菊花枕头,据说有安神醒脑的功效。古人认为:人活一世,精气神不可少。而秋菊即使在凋零之后,花瓣也不会凋落,有诗为证: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说的正是菊花凝气的作用。

重阳佳节,文人墨客往往会“档期满满”。他们登高赋诗,赏菊饮酒,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当然,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还是大诗人王维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正是这首诗,让没有见过茱萸的人也知道了这种重阳前后备受欢迎的红色植物。

重阳有美食

重阳登高虽好,可是附近没有山可怎么办呢?如果无山可登,一家人就在这天坐于院中,品尝甜糕。“糕”和“高”为同音字,寓意百事皆高,是个很好的兆头。

说起这个“糕”,重阳时节,古人吃的自然是重阳糕。古人的重阳糕往往由这几种面粉组成:大豆面、小米面、小麦粉、稷子面,再加上细菊花末。其中,“稷”就是江山社稷的“稷”,是古人招待贵客或祭天时才用的粮食,形状和谷子差不多,但是外面有一层蜡质的表皮,非常坚硬,磨细后很适合做糕点。制作重阳糕的面粉头一天就要发酵好,放在盆里备用。发面完成后,做成各种形状放在锅里蒸熟就行。

有了主食,配餐也不能马虎。农谚说:七月的核桃八月的梨,九月的柿子来赶集。重阳节前,柿子上市。古代没有塑料大棚,柿子就算是一种上市很晚的水果了。聪明的古人把柿子摘下来,放在铁锅里,加上水,灶间用点燃的谷糠加温,大约三天后,柿子的涩毒排出,就可以在重阳节大快朵颐,再也不担心柿子的“涩”了。

九九重阳,物产丰富,酷热已远,农事减少,古人该让孩子入私塾习文了。吃过柿子,寓意“仕子”,希望后生们有一个好的前途。看来,古人在重阳节这一整天,都充满了祝福和希望。

猜你喜欢

茱萸重阳节重阳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怀念一枝茱萸
刘秋梅
重阳节
重阳节为什么称为“重九”
重阳节
吃重阳糕
漫话茱萸
茱萸,请给我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