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干预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1-22林玉凤雷冰
林玉凤,雷冰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玉林)
0 引言
临床危重症具有病情复杂、发展快以及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大等特点,因此,及时有效的救治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救治过程中,极易引发医患纠纷事件,为此,再施以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1]。本文观察探讨给予危重症患者在抢救期间行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后,对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的48例临床救治资料为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疗的需行救治的危重症患者,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n=24)与全程护理组(n=24)。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情况见表1示,无显著差异性,即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分析。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情况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方案,全程护理组患者则接受全程护理模式干预方案。
常规护理组[2]:护理人员主要做好充足的急救准备,将重症患者快速进行分诊,与医师配合行救治措施等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全程护理组:一是完成院内救治措施实施前各项准备工作。危重症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立即与院前急救人员取得联系,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及其初步诊断结果;快速准确予患者进行分诊,以此减少误诊率及争取治疗时间;同时,将急需的医疗器械、抢救药品准备完成[3]。二是快速实施救治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配合医师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与流程,实施静脉通道建立、快速吸氧、心电监护以及实验室样本采集等抢救工作。同时,对患者病情密切监测,一旦出现状况,立即配合医师实施处理[4]。三是给予患者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意识清醒患者,针对其出现的心理状况,护理人员需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通过指导患者深呼吸,缓解其心中压力;通过认真倾听,引导其释放心中负面情绪;通过安抚与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以此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5]。四是给予患者安全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需增强对危重症患者护理的安全意识,即使患者病情,标记护理级别;给病床加上床栏;对患者四肢进行适当约束等,以预防坠床、跌倒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6]。五是给予患者全程陪同。护理人员需对危重症患者全程进行陪同,以此削弱患者的紧张感与陌生感,同时,以此优质护理服务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7]。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2)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主要指标:坠床、跌倒、用药错误、误吸。
(3)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探讨分析中,所涉及的观察指标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数据进行录入、统计及分析处理,若组间对比结果P<0.05时,则说明各指标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对比见表2示,全程护理组患者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且组间对比结果P<0.05,说明抢救成功率指标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表2 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n,%)
2.2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对比见表3示,全程护理组患者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且组间对比结果P<0.05,说明不良事件发生率指标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表3 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n(%)]
2.3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程度对比见表4示,全程护理组患者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且组间对比结果P<0.05,说明护理满意程度指标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表4 护理干预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n(%)]
3 讨论
以上观察分析表明,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及时、有效的抢救与护理干预是确保救治成功及其预后的关键,需要医护人员共同配合,准确施救,从而挽救患者生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本次分析中,分别给予所选患者常规护理模式干预与全程护理模式干预,结果表明,后者明显优于前者。结果提示:常规护理干预缺乏一定的全面性与针对性,对于患者救治过程中潜要见险预见性不足,因此,出现救治护理风险较高;而全程护理干预其内容更加全面,护理措施针对性更强,配合救治的成功率更高,护理质量更加优质,更易于患者及其家属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综上所述,给予危重症患者在抢救期间行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后,获得良好的临床救治效果,与常规护理措施相对比,该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更优,且安全性更高,更利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促进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得到患者及家属充分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