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对临床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意义

2021-01-22林燕红陈达元吴晓涛李传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4期
关键词:磁共振恶性乳腺

林燕红,陈达元,吴晓涛,伍 鑫,李传俊

(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州 深圳 510515)

乳腺癌在临床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远高于男性,偶见男性发病,近些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的生活与工作压力明显增高,这一病症在临床中的发病率逐渐攀升,病症发生多在40~60岁之间,近些年临床发病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早期进行病症诊断与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预后状况均有较大的影响。影像技术是临床中辅助诊断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进行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磁共振成像有较好的检查效果,可以有效的发现细小病灶,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动态扫描与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是在磁共振成像的一种检查技术,在乳腺良恶性检查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1]。现就我院2018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66例最终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在临床良恶性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运用价值,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2月—2020年3月,共66例最终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进行此次研究,纳入标准:手术病理学检查为良恶性乳腺癌的患者;有显著乳腺癌原发病变症状的患者;未发生癌转移的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排除过敏体质或者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2]。

66例乳腺癌患者,年龄下限值为16岁,上限值为73岁,平均值为(46.7±5.4)岁,病理学检查良性肿瘤31例,恶性肿瘤35例,患者一般资料没有显著特异性,符合临床研究对象选取标准,本研究通过院方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磁共振仪选择德国Siemens的1.5T磁共振仪,患者取俯卧位,在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完成后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具体为:选择16通道乳腺专用线圈,增强扫描采用T13DdynaVIEWS1+6序列扫描,矩阵为340×340,层厚为1mm,TRwei 4.31ms,TE为1.51ms,激励次数为1次,共进行8次采集,对比剂选用轧喷酸葡胺,高压注射器肘静脉注射,流量为2ml/s,剂量为0.2mmol/kg,对比剂注射完成后进行10ml生理盐水注射[3]。

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患者取俯卧位,轴位扫面用短时反转恢复序列,即矩阵340×340,TE为70ms,TR为4060ms,层厚4mm,激励次数为2次,双侧乳腺矢状位采用T2加权成像平扫检查,即矩阵180×180,TE为70ms,TR为4630ms,层厚3mm,层间距1mm,激励次数为2次,轴位采用T1加权成像平扫,即矩阵340×340,TE为2.46ms,TR为5.43ms,层厚1.5mm,层间距1mm,激励次数为1次,DWI采用SE-EPI序列,即矩阵340×340,TE为97ms,TR为5700ms,层厚4mm,激励次数为3次,b值取50/400/800mm/s[4]。

ADC检测值由3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独立进行,取3次检测的平均数值。以下左图为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图像,右图为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图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检出率,并对良恶性肿瘤ADC值进行比较,具体各项数值均以临床记录数据为准。

1.4 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20.0对两组的临床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检测标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探究组与对照组敏感性、特异性和检出率的比较

探究组敏感性、特异性和检出率均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敏感性、特异性和检出率的对比[n(%)]

2.2 良恶性肿瘤ADC值的比较

良性肿瘤的ADC值明显大于恶性肿瘤,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良恶性肿瘤ADC值的对比(±s)

表2 良恶性肿瘤ADC值的对比(±s)

注:病理学检查良性肿瘤31例,恶性肿瘤35例。

组别 例数 ADC值良性 31 1.66±0.41恶性 35 0.82±0.23 t-10.416 P-<0.001

3 讨论

乳腺肿瘤在临床女性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疾病,具体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两种肿瘤在实际临床中的病症特征不同,因此在临床中要有效开展临床治疗,需要明确诊断肿瘤的良恶性,现阶段临床中以影像检查鉴别诊断为主[5]。

本次研究结果为:探究组的敏感性为96.97%,对照组为86.36%,χ2值为4.859,P值为0.027;探究组的特异性为95.45%,对照组为68.18%,χ2值为26.000,P值为<0.001;探究组良性检出率为93.55%,对照组为74.19%,χ2值为4.008,P值为0.045;探究组恶性检出率为97.14%,对照组为80.00%,χ2值为5.080,P值为0.024;良性肿瘤的ADC值为(1.66±0.41),恶性肿瘤的ADC值为(0.82±0.23),t值为10.416,P值为<0.001,对比差异明显,原因分析为:动态增强扫描在临床中主要用于观察病变部位的组织以及血液循环状况,在诸多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有较好的效果,但在乳腺癌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因乳腺主要组织为脂肪,所以鉴别诊断效果有限,而弥散加权成像可以良好的观察病变部位的水分子运动状况,相对来说,能够更好的进行鉴别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更高[6-7]。

综合全文来看: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加权成像检查比较,加权成像检查在乳腺癌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更好,值得广泛推荐。

猜你喜欢

磁共振恶性乳腺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常见专业名词缩略语及符号(Ⅰ)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男性也会得乳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