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数字化潮起,线下展览依旧不可或缺
2021-01-21王华震
南方周末记者 王华震
2020年9月1日,“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图为(传)南宋佚名画作《赤壁》。 IC photo ❘图
★年度展览:“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入选理由:故宫博物院是收藏苏轼相关书画文物最为集中的博物馆之一,藏有大量历代流传下来的与苏轼生平和艺术相关的文物,本次78件(组)展品大部分都是故宫自己的藏品,可谓将故宫的苏轼相关藏品一网打尽。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暴发,2020年的第一条热点新闻“大奔女开车进故宫”也许会受到更多的媒体关注。这是继2019年文博新闻接连“出圈”之后,大众注意力持续被文博新闻吸引的又一例证。
从小众的文物修复、书画展览,到全民热议的文物保护、文物历史题材综艺节目,中国的文物热在几年内迅速升温。疫情造成的展览混乱并没有使这一热潮退却,反而催生了更加多样化的文物传播媒介——国内外文物数据库加速建设,使得文物的电子数据成为一个博物馆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以文物电子数据为基础的文物活化方兴未艾,微信小程序、表情包、短视频都可以变成载体。
文物不再仅仅是被摆放在展览中,它们的形象通过各种媒介变得更加生动、亲民。但在传播的过程中,“活化”之后的文物信息,需要更加注重客观性与真实性。
中国文物数字化的比较优势
2020年的疫情助推了全球文物数字化浪潮。高清文物图片数据库、线下展览VR化、线上虚拟展览、博物馆360度全景图像,成为当下文博数字化发展的四个重要面向。
美国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是全球最大的博物馆和研究所联合体之一——旗下有19座博物馆、9座研究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及国家动物园。在全球博物馆资源数字公开化的趋势之下,2020年,史密森尼免费向全球公众开放了超280万张高清晰藏品图片。作为旗下机构之一的弗利尔美术馆,是美国收藏中国文物的重镇之一,所藏中国古代绘画多达1200余件,居全美之首。弗利尔的免费公开,将会极大地便利研究者与爱好者。
与此类似,日本的几大国立收藏机构,也进行了联合的数据库制作。东京国立博物馆、京都国立博物馆、奈良国立博物馆和九州国立博物馆,是日本的四大国立博物馆,再加上奈良文化财研究所,五家机构于2020年共同全新上线了“e国宝”数据库。“e国宝”目前还没有完全建成,但参观者已经能够浏览上千件文物的高清图像。
作为皇家收藏的正仓院也于2019年底上线了全新的数据库,目前这个数据库也还在建设之中,但展品图片已经相当可观。日本的特殊之处在于,该国大量文物保存在私人博物馆和寺庙之中,其藏品的丰富性和珍贵性完全不亚于公立机构,但日本的寺庙与私人收藏机构在文物数字化方面相对谨慎保守,很难想象它们会在近期有类似的动作。
中国的博物馆数字化水平总体上处于世界前列,截至2020年末,中国有3500余家博物馆开放了数字地图,346万件可移动文物被采集了数据信息,全国馆藏文物数据总量超过140TB。在数字展览方面,中国的博物馆似乎比外国博物馆的心理包袱更少。单单在2020年疫情期间,全国以各种形式上线的数字展览就超过2000个。国家文物局推动的汇集全国各个博物馆数字展览的网上平台“博物馆网上展览”,在疫情期间成为全国最大的线上平台。
面对疫情过后百花齐放的各地博物馆数字资源,需要的是更加开放的互联通道、更加精准的策展思路和更加友好的网络入口。尽管中国的文物数字资源并不逊色于外国,但是与实体文物和实体场景脱钩、完全基于数字资源的线上展览却还寥寥无几。与此相对,“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已经可以常规化地制作此类展览。
文物活化,还是泡沫化
如何使博物馆中的文物活化,以产生更大市场价值和更有效地对公众进行普及教育,是近年来博物馆界的新课题。
2015年,国务院出台《博物馆条例》,明确了“博物馆在不违背其非营利属性、不脱离其宗旨使命的前提下,可以开展经营性活动”。该条例为文物形象的市场化松了绑。此后几年,故宫博物院和敦煌研究院的文创产品呈爆发式增长,就源自此次松绑。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一直是文物活化的主要面向,但是在2020年,文物通过更多的媒介渠道到达了它的受众。不管你喜不喜欢这股潮流,它都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国家文物局遴选的十个“2020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在政府层面推动了这一潮流的发展。
2020年初,敦煌研究院研发的“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这个小程序不是一般的数字展览,而是集全景游览、公众教育与互动、文创商店于一体的全新的传播方式。参观者点进小程序,甚至能购买由自己搭配的敦煌壁画图案的丝巾。但是小程序中关于敦煌的数字资源显然是偏少的,在法藏、英藏敦煌文献已经数字化的今日,“云游敦煌”的侧重点还是部分的壁画和图案,显然过于简单化了,且文创商店在其中颇有喧宾夺主之嫌。
敦煌研究院推出的“云游敦煌”及其官方文创商店“敦煌文创馆”在疫情期间获得了巨大成功,同样位于敦煌市的敦煌市博物馆在淘宝上推出了“敦煌博物馆官方旗舰店”,以致很多消费者不明就里,混淆了两者。敦煌研究院不得不在2020年11月8日发布声明,澄清后者与自己毫无关系。声明背后,其实牵涉巨大的利益分割。
与敦煌专注于一个小程序不同,故宫是多线作战。2020年故宫在线的各种文物活化产品令人眼花缭乱:“全景故宫”用来漫游故宫,“V故宫”用来探访各个宫殿内部,“数字文物库”里可以看文物的高清图片,“故宫名画记”则专门看画,“数字多宝阁”侧重于看瓷器,还有“故宫展览”App用来看展……更不用说官网以及淘宝与天猫上各有文创旗舰店,其文物活化路径之叠床架屋,在全球博物馆中都属罕见。以故宫文创店为例:继最早的旗舰店“故宫淘宝”之后,故宫2015年上线了“故宫商城”,不同于“故宫淘宝”利用淘宝平台,“故宫商城”是委托专业团队自建的销售平台。2016年,“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即“故宫天猫店”)在天猫成立,与“故宫淘宝”不同,故宫天猫店的背后是由故宫出版社出资的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天猫和淘宝之外,故宫还想打造自己的网络入口与线下实体店,遂推出了“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
相比之下,一些博物馆推出的活化工程则“小而美”,比如湖南省博物馆推出的普及文物修复知识的“文物重生秘籍”系列小视频。
综艺节目也是文物活化的重要途径之一。2020年,《国家宝藏》播出第三季,更多的文物被包装进具有强烈情感倾向的影视片段之中,以期获得大众认同。电视台也借助近年来的文物热打造更多文物类节目,《上新了! 故宫》里还出现了与线下展览的互动。
文物被活化的同时,必定会带上活人的主观观点。如何审慎客观对待这股“文物热”,是文物受众需要思考的问题。
海外线下展览:“文徵明大展”最重磅
当2020年第72回正仓院展宣布如期举行的时候,很多日本人都松了一口气。这项历史悠久的展览活动已经成为奈良的某种象征。每年深秋,东亚各地的文博爱好者都会飞到关西,一睹“丝绸之路终点”的风采。尽管2020年展品的精彩程度被认为逊于往年,但在大疫之年能如期举办(只是取消了现场买票,需要提前预约),已是一件幸事。而所谓的展品不如往年,其实是对正仓院展览的某种误解。每年例行的正仓院展,并不一定遵循特定的主题,展品的选定与出陈暗藏着对正仓院内部上万件藏品进行整理与轮替的逻辑,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2020年海外最为重磅的有关中国艺术的展览无疑是东京的文徵明大展。2020年是文徵明诞辰550周年,为了纪念他,东京国立博物馆与日本书道博物馆特别联合举办了一场筹备多时的开年大展——“文徵明与他的时代”。展览的研究员富田淳是2019年颜真卿大展的策展人,他一向的观点便是“要理解一个历史人物,须得理解他所处的时代与交往圈”,因此此次展览集结了日本所藏文徵明作品及其同时代文人相关作品,除了其子文彭、文嘉以及侄儿文伯仁等文氏一族外,还包括沈周、唐寅、陈淳、周天球、居节、徐渭等。
文徵明与唐寅、沈周、仇英合称“吴门四家”,苏州博物馆在几年前曾轮流为这四家举办过大展,成为一时佳话。此次日本的文徵明大展最大的特点就是展出了日本所藏的文徵明书画及相关文物,与2013年苏博的文徵明大展、2014年台北故宫的文徵明大展有较强的互补性。三展合璧,当可以看到一个更加完整的文徵明。
由于疫情防控效果较好,台北故宫的展陈几乎没有受到影响。2020年台北故宫的重头戏是年末的“她:女性形象与才艺”——古画里的女性和历史上女性画家的作品。一个展览的策展意识往往反映其社会意识,台北故宫的这场展览,流露出强烈的当代女性意识,既有画作里历代女性所扮演的多元角色,也有历史上凤毛麟角的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如赵孟頫之妻管道升以楷、行、草三体书写的《致中峰和尚尺牍》。配合这次大展,台北故宫还举办了四场专题讲座来讨论历史上的女性形象与女性艺术。
2020年值得一提的海外中国文物展览还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近观中国书画”(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Up Close)。2020年是大都会博物馆成立150周年,这一展览是其一系列回顾性大展的中国部分。2012年,曾引起美国艺术史界大论战的(传)董源《溪岸图》,在上海博物馆“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中展出,这也是它唯一一次在中国内地展出。《溪岸图》也在此次展陈之列。
这次展览尽管没有明确的策展主题,但胜在展品的重量级。作为美国的中国艺术品收藏的六大重镇之一,大都会拿出了极为重要的“家底”——除了《溪岸图》,还有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传》、马远《月下赏梅图》、吴镇《芦滩钓艇图》等名作。
为什么是“唐宋八大家”
2019年年末,各家博物馆都例行地预告了来年的展览,但是2020年的突发疫情打乱了大部分展陈计划。从3月份开始,各博物馆陆续开放,到5月1日故宫博物院重新开放,标志着中国博物馆在疫情之下恢复了运转。很多重新开放的博物馆将2019年的展览延期,以填补混乱过后的空当。其中最受瞩目的是山西博物院的“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
山西博物院于3月24日起恢复对外开放,开放后本来暂定将这个2019年底开幕的展览延期至2020年5月31日,此后由于观众反响热烈,再次延期到6月28日。
如此高度关注这场展览,是因为这是代表北朝墓葬壁画最高水准的作品首次大规模集中亮相,且全部展品均为“裸展”。选取的娄睿墓壁画、九原岗墓壁画、水泉梁墓壁画,呈现出1500年前北朝绘画对南北风格兼收并蓄的风姿。其中的娄睿墓壁画,更是在中国绘画史上填补了北朝绘画的空白。
尽管这场展览开幕于2019年年末,但是由于疫情的关系,其大部分的展览时间均在2020年,无疑可以算是2020年上半年的重要展览之一。
故宫博物院的苏轼大展和辽宁省博物馆的唐宋八大家特展,是2020年下半年最值得关注的展览。
2020年为故宫建成六百周年,“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紧随着六百周年的一系列展览,为故宫此年展览的压轴之作。故宫博物院是收藏苏轼相关书画文物最为集中的博物馆之一,藏有大量历代流传下来的与苏轼生平和艺术相关的文物,本次78件(组)展品大部分都是故宫自己的藏品,可谓将故宫的苏轼相关藏品一网打尽。遗憾之处在于,除了台北故宫,大陆藏有苏轼作品的还有上海博物馆,此次展览因为文物休养时间的原因,没能借到上博所藏的苏轼晚年名迹《答谢民师论文帖卷》。
辽博的“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延续了前几年辽博追求“大”的策展思路,凭借辽博在古代书画方面的雄厚家底,来实现一个宏大的主题,2019年的“又见大唐”与2020年的唐宋八大家都是这样的思路。作为对比,同样是家底雄厚的台北故宫,其策展思路就显得灵巧轻盈,相应的策展难度也会更大。对于观众而言,一次性的大量文物展陈确实可以大饱眼福,但这就像是山珍海味的粗加工,与精细烹饪的美食到底滋味不同。参观者也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唐宋八大家是一个散文史的概念,那为何要将他们的相关书画做统一展览呢?
2020年末,上海博物馆推出“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1998年,唐代沉船“黑石号”在印尼爪哇海底沉寂千年后被人发现,出水文物包括陶瓷器、金银器等六万余件,是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宝藏。2013年,“黑石号”出水文物落户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此次展览是其在国内的首次大规模展出,为这一年的展览画下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