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渝水点燃“星星之火”
2021-01-21宋婷婷
宋婷婷
1921年7月,嘉兴南湖之上,中国共产党的“红船”正式起航。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走出了一条强国富民之路。作为一座拥有光荣历史的城市,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重庆从来没有缺席,在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里谱写了光彩夺目的篇章。
让我们顺着历史长河,回望、致敬那段历史,以及所孕育的伟大红岩精神。
那一年,在重庆中法学校,激昂悲壮的国际歌奏响奋进的鼓点;
那一年,在望龙门二府衙街70号,鲜红的党旗辉映着黎明的晨曦。
1926年,漫漫迷雾中,星星之火被点燃,蓬勃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
中共重庆最早支部成立
在渝中区人和街社区的一条巷子里,有一栋存世百年的小楼。居住在周边的人们认为,这栋小楼是人和街的骄傲,更是重庆的骄傲。因为,它是重庆最早的中共党组织诞生地——重庆中法学校旧址。
重庆中法学校目前仅存的这一栋楼房,掩映在一片居民楼中间,灰瓦黄墙、古朴祥和。仅观其外貌,人们很难想象出那段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
1926年1月,寒风刮在脸上如刀割,人们缩着脖颈匆匆赶路。但在重庆中法学校的一间屋子里,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人却似不怕冷,热烈地商讨建立党组织的相关事宜。
其中一位叫冉钧的年轻人,正代为传达党中央、团中央的指示,宣布成立重庆第一个基层党支部——中共重庆支部。听冉钧说完,其他人眼中似有光芒闪耀,胸中热血开始沸腾。此次会议决定:留苏回国的冉钧为支部书记,旅法归国的周贡植和长期在川渝地区从事党团工作的缪云淑(女)为支部委员,吴玉章、杨闇公、童庸生为支部成员。
与此同时,在綦江县古南镇万寿亭县立第一女子小学一教师宿舍里,中共綦江支部成立。因尚无资料考证中共重庆支部和中共綦江支部哪个成立在前,所以党史上通常将它们并称为重庆最早成立的基层党支部。
中共重庆支部的成立并不容易。为了追寻这段历史,需将时光倒回至更早以前。
据《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记载,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成立,意味着重庆正式开埠。英国人霍伯森首任重庆海关税务司,并把持开关征税之权,不仅使重庆成为外国势力入侵中国西部的桥头堡,也成为重庆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标志。
这样的社会形态的确立,一方面在导致民族矛盾激化的同时,促进了人民群众反抗外敌入侵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形成了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催生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新兴阶级的形成。这两大阶层的出现,为当时的重庆带来了新鲜气息,孕育出新的希望。
1919年,北京“五四”运动爆发,消息传入重庆。爱国学生勇敢站在运动前列,工人阶级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各个阶层踊跃加入……“五四”運动在重庆轰轰烈烈展开。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系统传入中国。1920年,一些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经受思想洗礼的先进分子来到重庆,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重庆很快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心地区之一。这为重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和地方党组织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先建立共产党组织,再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帮助下建立团的组织,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建立地方组织的普遍规律。但当时四川情况却较为特殊,是先建立团的地方组织,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以团代党”,发挥领导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党的地方组织。这一历史过程,是重庆共产党地方组织建立的一个鲜明特点。
1922年4月,受中共中央负责人陈独秀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委托,唐伯焜回到重庆,在重庆联中任教员并负责主持和联络筹建地方青年团组织。经过半年的接触和了解,他联络重庆各界进步青年周钦岳、董宝琪、李光斗、李守白等十余人,同时聚集从俄、法、日归国的团员,先后召开五次会议,讨论青年团成立的重要材料,交换组织团体的意见和斟酌宣言、章程等内容,积极为筹建重庆社会主义团组织作准备。
同年10月9日夜,唐伯焜、周钦岳、董宝琪、李光斗、李守白等人在重庆正式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重庆团地委)。重庆团地委成立时,团员仅有10人,却在夜幕笼罩的巴渝大地点燃了新的社会革命火种。
三次请求建立党组织
据了解,重庆团地委是四川地区最早为团中央承认的正式团组织。自成立后,重庆团地委广泛发展团组织,点燃革命火种,使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共产主义运动在重庆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但此时,反动军阀杨森逐渐露出反革命面目,镇压革命活动。加之重庆团地委处于初创阶段,组织涣散,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成员人数较少,诸多原因导致工作局面难以打开。
为加强重庆乃至四川地区的团组织建设和推动革命发展,1924年10月,团中央委派萧楚女赴渝,指导重庆团地委整顿工作。经过1924年10月、1925年1月和9月三次整顿改造,重庆团地委逐渐成为领导全川革命斗争的坚强核心。
从1925年1月中共四大召开到1926年上半年,杨闇公、童庸生等重庆地区早期共产主义先驱最关心的事情,是如何在重庆乃至整个四川建立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中记载:“1925年7月15日,以杨闇公为书记的重庆团地委向团中央报告,请求成立党组织;9月23日,重庆团地委再次报告团中央,‘盼成立CP(即共产党),以便中校尽力发展青年运动。1926年1月1日至19日,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二大结束以后,杨闇公绕道上海,代表重庆团地委向党、团中央汇报工作,要求在四川建立党组织,中共中央批准了这一请求。”
中共重庆第一个支部为何会在重庆中法学校成立?重庆中法学校又因何诞生?
渝中区文管所所长徐晓渝介绍,重庆中法学校原名懋园,原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当地有钱人家的私家花园。1925年8月,吴玉章受中共中央派遣回四川工作。为了培养革命干部,为推动四川大革命做准备,吴玉章与杨闇公商量后,决定在重庆筹建一所干部培训学校。
吴玉章租下位于大溪沟附近的谭家花园和懋园的一部分,作为校本部。他曾在北京参加开办过中法大学,因此将学校取名为中法学校,作为中法大学四川分校,并设附中。因该校有大学部,故又称中法大学。
渝中区文管所提供的资料显示,1925年9月10日,重庆中法学校正式开学。学生是从重庆女师、江北中学、重庆联中等学校招来的青年。学校聘请杨洵(后改名伯恺)、冉钧、周贡植、李嘉仲、肖清华、童庸生等中共党员和留日归国的经济学家漆南薰担任教师。吴玉章任校长,童庸生任教务主任,杨洵任训育主作。校内的党团支部工作非常活跃,党团活动是半公开的,政治环境好。学校师生积极开展群众运动,总是站在斗争的最前面,是重庆学生运动的中坚力量。
1927年,重庆发生“三三一”惨案,杨闇公、冉钧、漆南熏等人英勇牺牲。事后,重庆中法学校被军阀刘湘等反动分子捣毁,被迫停办。学校虽然只存在了1年多,但它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摇篮,培养出了一大批革命干部,为加强四川的党团组织建设发挥了突出作用。
“此楼虽局部有改变,但基本保持原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及研究价值,因此于2009年成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徐晓渝说,重庆中法学校校长楼旧址已完成修缮,可供市民参观。而关于学校的中共重庆第一个党支部史实陈列展設计方案也已完成,初步定于2021年7月1日前向公众开放,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那么,在远离重庆城区的众多区县中,重庆最早的党支部又为何会“花”落綦江?
这其中有两大因素:一方面,綦江扼川黔交通要冲,重要的地理位置让綦江成为川黔军阀常年混战的战场,当地百姓所受的贫穷、战乱之苦在川渝其他地区少见,他们脱离苦海、改变现实的愿望很迫切;另一方面,一批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急于改变现状的綦江先进知识分子,将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带回当地,并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传播开来,使綦江成为重庆共产主义运动的起源地之一。
这两个支部的成立,标志着重庆地区的革命斗争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全川革命运动的核心地
建筑有“凝固的历史”之称。位于渝中区望龙门二府衙街19号(原70号)的灰色三层楼,就是这样一座建筑。作为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它承载了全川革命运动核心地的历史。
黄葛树下的青灰色小楼古朴庄严,墙上规整地排列着褐色木窗,12月阴天的暗沉天色越发衬托出它的厚重与沧桑。旁边的矮墙上,一块写着“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彰显着它的不凡身份。
这里原为杨闇公父亲杨淮清的产业,自从杨闇公在重庆开展革命活动后长期居住于此,便成为革命者们聚会和开会的场所。据说,当时的二府衙荟萃了一代精英,萧楚女、吴玉章、冉钧、童庸生等都是这里的常客。
“我宣布,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今天成立了。”1926年2月底的一天,年轻的精英们聚集于此,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会上,宣布消息的年轻男子正是杨闇公。
史料显示,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重庆地委)成立时,重庆一地原有党员19人,由团员转为党员22人,中共綦江支部、中共宜宾支部,以及陆续建立的省内各地党组织均由重庆地委领导,当时全川党员总数约70人。
为什么选择重庆作为四川革命运动的领导中心,而不是成都?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原因有三:第一,重庆在四川开埠最早,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里建起最初的工厂,产生了第一批产业工人,为党的创建打下阶级基础;第二,中共重庆支部和中共綦江支部成立后,发展党员,积累了斗争经验;第三,成都虽一度是四川革命运动的中心,1924年后因政局变化,党团活动遭到破坏,杨闇公等革命中坚力量离开成都来到重庆。加上四川共产主义运动先驱王右木牺牲在为革命奔波的旅途中,成都党团组织骤然失去了优秀的领导人,作为全省革命中心的地位日渐丧失。同时,经团中央特派员萧楚女对重庆团地委的整顿,重庆成为了领导全川革命斗争的核心。
中共重庆地委的成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四川革命运动的统一领导,担负起了领导全川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重任,确立起重庆作为四川革命运动的中心地位。
至此之后,以重庆为中心,四川革命运动迅速汇入全国大革命洪流中,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崭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