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党史、明院史、勇担当、创一流

2021-01-21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15期
关键词:党史学院教育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推动“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围绕“学党史,明院史,勇担当,创一流”,扎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以党建引领学院改革发展。

一、以史明智,鉴往知来——学党史

学院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全年,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突出学院特色,坚持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以上率下,带动全院师生,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开展学习教育实践。以“深入学习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学习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入学习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深入学习掌握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深入学习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跟着总书记学党史”读书会专题学习、“党史宣讲百县千乡万村行”专题宣讲、“万名党员进党校”专题培训、“党课开讲啦”“学习强国·学习达人”学习竞赛、“学习先进典型”“红色故事大家讲”“我为师生办实事”等活动,推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进校园,持续打造“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青春告白祖国”“奋斗的我最美的国”等爱国主义教育品牌,引导师生深刻认识党的历史,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二、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明院史

机电工程学院上溯于1922年云南东陆大学的机械专业,是1954年昆明工学院成立时的三个系之一。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机电工程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教育齐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学院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根深方能叶茂,本固才会枝荣。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知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60余年来一辈辈“机电人”深耕不辍,久久为功。“策机立范,正新济物”的院训时刻闪耀着以文化人的光芒。学院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成立院史编纂工作小组,将院史梳理、院史编纂、院史学习纳入党史学习教育之中,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全员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校爱院爱专业行业。学院已按照薪火相传(1954—1976年)、崛起(1977—1998年)、继往开来(1999至今)三个篇章对院史进行全面梳理,厘清学院60余年发展脉络和历程,建成学院文化长廊,成为学院靓丽的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主持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60余年来,学院始终将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作为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抓手,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识渊博、师德高尚、潜心问道的老师,他们中有参与解决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振动问题的中国振动学科创始人屈维德,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廖伯瑜教授,有新时代全国优秀教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那靖教授。学院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将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有机融合,引导全院师生崇尚科学、崇尚教育,弘扬革命精神,激励青年学生奋斗新征程。

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勇担当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一直以来,学院党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秉承“策机立范,正心济物”的院训,全面抓好人才培养工作。“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学院把抓好青年学生学习教育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强化师生思想政治引领,发挥好课程教材的主渠道作用、思政工作的主阵地作用、网络空间的主平台作用、研学实践的大课堂作用,全面强化党史学习教育。把握青年学生特点,贴近学生需求,采取青年学习小组、青年读书会、党史知识讲座、争当党史志愿讲解员、诵读红色经典、观看红色电影等形式认真学习党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60余年来,学院培养的大批学生已在矿山、钢铁、有色冶金、制造等领域担任重要职务或技术骨干,有的还做出突出贡献,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或企业家,为云南省、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矿山、钢铁、有色冶金、制造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凝聚力量,争做先锋——创一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随着“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我国“双一流”建设驶入了快车道。为响应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学院紧扣学校创建“双一流”大学、学院“一流学科”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工作,将党建融合中心工作,将党员融合学术骨干“双培养”,将党风融合师德师风建设。在继承传统优势特色学科——机械振动、流体控制、矿冶装备基础上,根据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形势发展,积极拓展新兴特色学科——智能制造、现代工业工程和机器人技术等新兴学科方向,支撑学院“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机械工程”建设,并主动融入国家军民融合及“一带一路”倡议。机械工程学科主动融入国家“智能制造”、云南省“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重大发展战略,推动了以高档数控机床关键共性技术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制造技术研究,在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代表企业中进行了成果成功转化和应用实施,开展以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关键共性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业生产设备运维管理技术研究,并成功应用于上汽通用汽车、武汉钢铁、上海金山石化、福建塔牌等汽车、冶金、石化、水泥等行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将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助力学校“一流大学”建设,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党史学院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