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展望
2021-01-21施海新
施海新
(射阳县芦苇开发公司,江苏 射阳 224300)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的不断深入,中外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密切,但与此同时,我国森林病虫害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外来物种入侵越来越严重。因此,为了可以让森林病虫害问题得到良好防治,应该对中国森林病虫害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在充分了解以及掌握成因之后,制定科学的防治办法,保证可以让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得到科学保护。
1 中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分析
1.1 森林病虫害防治知识无法全面普及
在我国,森林大多集中在比较贫困的地区,农民是主要的人口组成。现阶段,虽然我国经济水平持续提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很多农民的知识水平依旧非常低,森林病虫害防治意识薄弱。同时,现代化技术在提高的同时,森林病虫害防治也需要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1]。然而,综合实际现状分析,针对病虫害防治的宣传,逐渐从传统喇叭转变成宣传单发放或者电视节目提醒等。对于这些宣传手段来说,不够直观,人们需要深层次理解信息和提取信息。因而,在对森林周边民众知识水平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病虫害防治知识的普及率却呈现持续降低的局面,很多群众根本不能及时掌握到最新且最前沿的病虫害防治办法,最终导致病虫害失去了最佳的防治时期,进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1.2 森林病虫害防治观念狭隘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得到重建,最大限度还原和谐且平衡的生态链。因此,就这一层面来看,森林病虫害防治是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一部分内容。现阶段,在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期间,最好的状态则是尽可能利用生物链,有效将害虫把控在相应范围内,减慢害虫的繁衍速度,确保借助生物链实现对害虫数量自动调节的目标,从而让森林内部处于生态动态平衡的状态。通常情况下,只要害虫数量不足以对森林正常生长环境构成威胁,就没有必要利用化学制剂来消灭害虫[2]。然而,就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成效分析,大多都是采取“赶尽杀绝”的手段,大量应用化学合成灭虫剂,在森林内大范围且深度的喷洒。虽然在应用这种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消灭害虫,但却也在第一程度上对整个森林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有益的生物在化学药剂的影响下纷纷死亡。此外,农药的喷洒,还会将森林原本平衡的生物链破坏掉,打破森林环境的平衡,从而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初衷。
1.3 森林病虫害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健全性
新时期下,虽然我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越来越重视,并加大了对防治技术的革新。但是,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很多制度不够完善。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对政府作用的发挥十分侧重,并且大多是政府强制性以及执政令的管理[3]。一般而言,当一个法规对政府职能依赖度很高,那么其已经失去了社会全面参与的先决条件。比如:我国目前应用的《植物检疫条例》,时间较长,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同时,我国在森林执法协助层面,相应的法规管理也缺乏明确性,致使工作在开展期间,森林法规匮乏,不能实现在全范围内深入执行的目标。我国森林法规的执行力较低,在对有关法律条文制定过程中,不能真正了解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现状,从而导致部分法规没有落地实施的机会。此外,法律法规的责任还存在模糊性强、主体不明确以及法律概念不精准等问题。因而,诸多因素的存在,都使森林在执法期间,不够规范,法律信用度低,进而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稳定开展带来很大难度。
2 中国森林病虫害防治路径及展望
面对现阶段中国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不足,为了可以有效缓解,全面增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让我国森林资源能够得到良好保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方案。
2.1 全面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队伍专业水平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针对防治知识普及度不高的问题、人民群众对防止知识知之甚少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很多地区在发展阶段,并没有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森林病虫害防治队伍。因此,为了能够从根源增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并提高其质量,一定要提升队伍水平,确保相关人员可以更好适应当前森林发展需求[4]。目前,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民众森林病虫害防治知识的教育,加大对高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培养,鼓励学生毕业之后积极投身于森林建设中,确保我国基层农业可以得到稳定进步,为森林建设事业培养出更多懂技术且有文化的新型农民,从而让森林病虫害防治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此外,针对已经在职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人员,各级部门需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病虫害防治研讨会,能够沟通交流探讨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经验、心得、教训等,掌握最先进的防治技术和信息,精准把握新型病虫害的发展速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图1 为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
图1 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
2.2 加强对原有森林资源的保护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森林面积以及土地面积相对较大。但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所以人均值很小。因而,为了可以全面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除了要加大对防治工作的重视之外,也应该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扩大人工林的种植面积,保证可以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从而让生态环境能够得到良好改善。需要明确的是:在对人工林种植期间,应该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依照当地的实际现状,科学选择树种。并且,侧重种植混交林,将不同种类以及不同树龄的树种种植在一起,以便实现森林病虫害有效预防的目标。此外,建立健全的森林病虫害监测系统,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保证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图2 为人工林。
2.3 扩大生物防治的适用范围
在具体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化学农药应用的控制,保证可以为树木的生长提供一个相对健康的环境。在防治阶段,应该尽可能利用生物防治办法。并且,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应该深入研究不污染环境,或者对环境危害极小的生物制剂,以便可以维持生态环境平衡。此外,我国还应该加强对外来物种的检验检疫,规避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针对已经入侵的物种,需要重点研究,掌握物种的活动规律,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办法,确保外来物种可以被彻底消灭,进而缓解病虫害对我国森林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图3 为生物防治方法。
图2 人工林
图3 生物防治办法
3 结语
综合而言,我国在森林病虫害方面,形势越来越严峻,面临的问题和阻碍逐年增加,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整体分析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并在明确成因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防治对策。同时,国家也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合理制定优化措施,以便在有效降低问题出现概率的同时,实现对我国森林资源良好保护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