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IS的县级尺度人文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以周至县为例

2021-01-21唐晓灵陈艺琳王英杰

关键词:缓冲区人文资源

唐晓灵,陈艺琳,王英杰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2.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0 引 言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承载物,正确认识、评价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保护、开发、规划的基础和前提。旅游资源评价可以提高旅游规划的针对性和开发的科学性,特别是对于区域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国外对旅游资源的评价工作早于国内将近20年,其理论方法对我国相关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以康德美学的“四个契机”为基础的视觉质量评价是它的开始,主要是进行综合经验评价及单因子评价。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不仅限于地理学、美学、生态学等学科,在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方面也有很多交叉。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其强大的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旅游规划、资源开发等实践研究中[2-5]。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从2005—2018年的研究文献看,关于旅游资源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普查及评价、开发模式、空间分布、“3S”技术利用等方面[6-13]。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不仅能体现出旅游资源数量及区域集聚程度,而且对其未来开发速度、规模以及空间总体布局都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国内旅游资源空间特征研究理论与方法逐渐成熟,唐承财等[14]以三江源地区为研究主体,对其生态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探讨;戴学军等[15]基于分形方法,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魏少琴等[16]以杭州市为例,运用邻近指数R、拓扑指数,对其旅游资源分布形态、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席建超等[17]基于旅游资源评价开发基础,设计出旅游资源群空间结构和开发潜力表征指标体系,以全国寺院旅游资源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章锦河等[18]运用最邻近指数R、通达度指数、紧密度指数等分析技术,对皖南旅游资源进行空间网格结构、分布形态等方面的分析;吴必虎等[19]对首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点)异域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城市(非农人口超20万)之间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在技术手段上,GIS在旅游方面的应用起于20世纪中后期,初期以制作旅游地图、旅游规划为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GIS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旅游资源空间集聚特征、旅游资源评价、旅游信息系统、时空结构相关分析等方面[20-22]。如苗红等[23]运用GIS技术工具,对西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属性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李鹏等[24]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研究并设计出LBS & GIS的旅游资源普查、评价与可视化系统;杨雯等[25]以北京延庆县为例,对其民俗旅游资源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向宝惠等[26]借助GIS空间分析平台,采用地理集中指数法和核密度估计法,深入探讨黄河源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交通可达性及区域差异。

总而言之,对县级尺度旅游资源的评价较少,大多数仅从分类与等级方面进行评价,从空间尺度进行评价较少,且缺少与GIS技术相结合。基于此,本文借助GIS技术结合实际,对周至县人文旅游资源属性结构和空间结构分布两个维度进行整体、全面分析,揭示其人文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合理性,以期为人文旅游资源高效管理、继承与发扬提供科学依据,为开发者、管理者提供决策规划功能。

1 研究区域概况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周至县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07°39′~108°37′,北纬33°42′~34°14′。南至秦岭,与宁陕、佛坪毗邻;北濒渭河,与扶凤、杨凌、武功、兴平隔水相望;东以白马河为界,与鄠邑区为邻;西与太白、眉县接壤,总面积约2 974 km2。地势北低南高,海拔399~3 500 m,依次跨过渭河平原、黄土台原、秦岭山地3个自然地貌单元。县域南部为秦岭北麓,面积近乎全县面积的80%,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66.62%,是西安市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西安市国际化大都市的后花园;北部平原地区四季分明。境内河道密布,自生河道主要有黑河、沙河、田峪河、耿峪河、西骆峪河等15条。周至历史底蕴深厚,人文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宗教建筑颇多,如以老子讲授《道德经》而闻名的福地楼观台、以出土隋代佛舍利而出名的隋塔法王塔,以景教传教而建立的八角形楼阁式塔大秦寺塔等都是优秀的宗教文化资源;遗址遗迹众多,如作为清代厅城建设重要实例的佛坪厅故城(俗称老县城),作为旧时入蜀的7条古道中最为险峻的傥骆古道等;民间艺术丰富,如历经43代传人约1 400年历史的豆村大蜡制作工艺,气势恢宏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渭旗锣鼓、牛斗虎等。这些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对于人文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2.1 研究方法

首先利用MapGIS 10.4软件的地理信息库对人文旅游资源进行数据的初步处理,通过空间分析平台,采用一系列分析方法,对县域人文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测算。具体方法如下。

(1)核密度估计法:密度分析是对所输入的数据进行研究区域集聚状况分析,核密度分析是通过离散点数据进行内插的过程。搜索区的数值点根据搜索中心的距离被赋予不同权重,越靠近越大,反之值越小。

(3)GIS缓冲区分析法:以ArcGIS 10.4软件作为分析工具,将镇、公路交通作为主体,人文旅游资源作为客体(邻近对象),在周边建立缓冲区,分析人文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1.2.2 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的相关数据主要以2009年7—9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周至县“多规合一”规划(2016—2020)》《周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周至县志第二十六编文化遗产》公布的旅游资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周至县的旅游资源条件,该方法可对多个指标进行综合,从而实现对评价对象的集中描述和概括评价。以旅游资源的丰度和品质为变量,以SPSS20.0为统计分析工具,深入剖析周至县的旅游资源条件。研究区内旅游资源的空间坐标数据通过高德地图拾取功能对其质点坐标进行拾取。整理提取人文旅游资源共305项,利用MapGIS 10.4资源数据库,建立周至县人文旅游资源数据库,将数据按照其种类和属性分类存储于地理数据库中。

2 周至县人文旅游资源概况

2.1 周至县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结构

2.1.1 人文旅游资源总体类型结构

根据《周至县志》《周至县“多规合一”规划(2016—2020)》中收录的人文旅游资源,周至县共有305项,分布于16个镇。依据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人文旅游资源分为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馆、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水工建筑、地方旅游商品、人事记录、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现代节庆12大类共305项,以此划分,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最多,为79项,占总量的25%;其次为综合人文旅游地、民间艺术、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归葬地,分别占总量的16%,11%,9%,9%;居住地与社区、地方旅游商品史前人类活动场所、单体活动场馆、民间习俗分别占总量的7%,7%,4%,4%,4%;水工建筑、人事记录、现代节庆最少,分别占总量的2%,1%,1%。

综合分析可知,当前周至县人文旅游资源呈现出以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归葬地、综合人文旅游地为主,民间艺术、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史前人类活动场所、单体活动场馆、民间习俗为次,水工建筑、人事记录、现代节庆最少的结构特点(图1)。

图1 周至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特征

2.1.2 分乡镇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结构

对上述人文旅游资源进行整理,通过文献法对周至县现有各类旅游规划中的旅游资源单体评价部分进行总结,结合专家们参考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对周至县典型旅游资源进行的分级评价,以单体总量、单体密度、类型丰度、储量丰度、平均品质和高级别单体数量为变量,统计出县内各乡镇行政区划内旅游资源的综合情况。其中单体总量:各乡镇的行政区划内旅游资源单体总数;单体密度:各乡镇的行政区划内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与其面积之比;类型丰度:各乡镇的行政区划内旅游资源类数与周至县旅游资源类数之比;储量丰度:县域内的各级旅游资源单体赋予权重,再用各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乘以权重得到的总和,这里将五级、四级、三级、一二级分别赋予权重 0.5,0.4,0.3,0.2。平均质量:各乡镇的行政区划内旅游资源储量的丰度与各级别单体总量之比;高级别资源单体数量:各乡镇的行政区划内五级与四级旅游资源单体的数量,本文默认五级与四级旅游资源单体为高级别旅游资源单体,其余为低级别旅游资源单体(表1)。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分析这6个变量,得出周至县各乡镇旅游资源综合得分汇总表(表2)。

表1 周至县各乡镇旅游资源分析表

表2 周至县各乡镇旅游资源综合得分汇总表

续表2

根据综合评价得分最终结果,旅游资源综合得分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楼观镇、二曲街办、马召镇,排在最后的是青化镇、富仁镇和尚村镇。同时,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对资源开发方向及旅游形象定位均有着重要意义,可通过旅游资源丰度和旅游资源品质来评判,两者得分越高,资源组合优势越明显,反之则越差。从表2看,旅游资源丰度和旅游资源品质得分前三的镇与综合得分前三的镇一致,表明这几个镇旅游资源组合状况最好,如有两项排名第一的楼观台,拥有五级资源6项、四级资源4项,三级资源5项,无论品质还是丰度都位于县域之首。

2.2 基于时间序列的旅游资源演变特征

人文旅游资源不同于自然旅游资源,它的发生、演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不同时期的人文旅游资源有其独有的时代特征。对全县305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表3)可知,清朝人文旅游资源数量最多,有147处,占比48%,其次是明朝、秦汉、隋唐,各有71,34和15处,占比分别为23%,11%,5%,其余朝代共占9%。

表3 周至人文旅游资源时序分布

史前人文旅游资源多为新石器时代的各种文化遗存,如龙泉山、周一和马营等地的仰韶文化,齐家堡的龙山文化等,这些旅游资源多集中于河岸阶地、台地,如秦岭北麓山前台塬地区、黑河流域、阳化河流域等。汉朝墓群众多,且保存较为完整,如西阳化汉墓群、庄头墓群、周一墓群、辛寨墓群等;隋、唐以来宗教文化兼容并包,特别是佛教文化极其兴盛,宗教文化的传播使佛塔、寺庙等宗教建筑也日益丰富,如建于唐景龙二年(708)的瑞光寺(俗称“八云塔”)、始建于唐会昌三年(843)的哑柏东岳庙以及宗圣宫遗址、延生观遗址、楼观台等,这些历史遗存都是这个时期宗教文化的体现与结晶,他们大多沿山、台地线状分布;明清时期,交通逐渐发达、便利,各种人文活动流转方便,因此,旅游商品、人文活动在此时期很多,如作为清代唯一一座保留完整的石牌坊神灵寺纪乃绩孝行坊,其上浮雕二十四孝人物、瑞兽、花卉、刻工精致,对研究纪氏家族历史和清史有重要价值。石刻文字书法属妙品之畴,可为书法研究提供实物资料,牌坊上雕刻纹饰也为研究当时雕刻工艺提供史料价值。

总体而言,随着时间推移,人文活动逐渐增多,主要原因是其所包含的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需要口口相传及交通通达性,随着朝代更替语言逐渐统一、交通越来越便利,人文活动逐渐活跃起来。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两大类在各个朝代都占比较大,明、清两代占比最多,占总数的70%,表明有形的人文旅游资源较无形的在时代的长河中更容易保留下来。由于西安是隋唐、秦汉朝代都城、明清离现在较近,因此明清、隋唐、秦汉时代旅游资源较多,占总数的87%。

3 周至县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周至县的人文旅游资源总量多,类型比较丰富,具有地域特色。从旅游资源分布地域看,周至县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县域北部平原地带(二曲街道、尚村镇、终南镇、司竹镇、富仁镇、青化镇、哑柏镇、四屯镇),特别是县城区域(二曲街道)人文旅游资源最为密集;其次为处于秦岭北麓平缓地带或边缘地带的中部地区(竹峪镇、翠峰镇、骆峪镇、广济镇、马召镇、楼观镇、集贤镇、九峰镇),最少的是处于秦岭北麓的县域南部地区(厚畛子镇、板房子镇、王家河镇、陈河镇),仅有零星分布。这种分布特征由周至的自然地理特征决定,周至县南部区域为秦岭北麓,约占全县面积的80%,人迹稀少,故资源多集中于县域北部平原地带(图2)。整体而言特征如下。

图2 周至人文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第二,利用MapGIS 10.4中核密度估计法(KDE)得到周至县不同类型人文旅游资源分布图(图3),四类人文旅游资源核密度分布图中建筑与设施类密集区与整体资源分布图相同,都以二曲街道为核心区。二曲街道地处渭河平原中部偏西,海拔399~530 m,地势平坦,自古以来就是周至县的政治中心,名人权贵多葬于此,这也就不难解释其资源众多的原因;人文活动类主要以哑柏、楼观两镇为密集区,楼观镇位于秦岭北麓山前地带的黄土台原,海拔500~600 m,是道教文化的起源地楼观台所在地,受道文化影响宗教风格的亭、台、楼、阁、宫殿等建筑众多,其地势较平原略高,受侵蚀、战火影响小,保留较为完整;遗址遗迹类以竹峪、哑柏为核心区,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北留遗址、西域遗址、马营遗址;旅游商品类围绕终南镇为核心区,终南镇地处渭河二级平原,地势平缓,土地肥沃,为历史名镇,历史悠久,约形成于西周初期,仅置县历史就达700余年,人口流动性大、民俗活动多元化,因而旅游商品类资源丰富。

图3 周至县不同类型人文旅游资源分布

第三,整体上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风景旅游资源有所差异,它并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在人类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反映各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民俗风情,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这也就进一步解释了位于秦岭北麓深处的厚畛子镇、板房子镇、王家河镇、陈河镇人文旅游资源稀少,人文活动类、旅游商品类几乎空白的原因。

3.1 基于缓冲区分析的周至县人文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文化生活的产物,它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以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等作为载体传播和发扬,同时又通过民俗文化、活动庆典来不断丰富自身内容。因此,研究它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县域乡镇、公路交通都是人文旅资源开发利用的先决条件,因此,以镇、公路交通作为主体,将人文旅游资源作为客体(邻近对象),通过构建空间模型分析研究其空间结构。

3.1.1 基于点(镇)的缓冲区分析

乡镇作为乡村区域的管理中心、交通节点与商品集散地,起着承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地区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邻近乡镇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更具有优势。以周至的20个镇作为分析主体,将其辐射范围内的人文旅游资源作为受其影响的客体进行分析,以反映人文旅游资源基于镇中心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建立以3 km作为最大缓冲半径、1 km为间隔的缓冲区,通过人文旅游资源分布图与周至县乡镇图进行叠加和属性分析,得到基于乡镇的缓冲分析图(图4)。20个镇缓冲区发生相交,最终形成3大8小共11个缓冲区。由青化镇、哑柏镇、四屯镇竹峪镇、翠峰镇、骆峪镇、广济镇构成的县西北区,由司竹镇、富仁镇、终南镇构成的县东北区,由集贤镇、九峰镇构成的县东南区3个大区,以及剩余的8个小区。对缓冲区资源进行统计,乡镇缓冲区覆盖人文旅游资源约占总数的58.3%,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类最多占21%,人事记录类最少占8.6%。3个大区呈现出明显的“簇状”分布特征,各“簇”资源类别偏重点不同,如县西北区最多,主要以民间艺术类、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为主,诸如丁宫遗址、晋文公庙、阳化戏楼、哑柏刺绣、青化滹沱锁呐等。

图3 周至县不同类型人文旅游资源分布图(续)

3.1.2 基于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缓冲区的人文旅游资源空间结构

交通是旅游的前提条件,旅游发展强烈依赖于交通条件。在众多旅游出行方式中,公路交通自主性、灵活性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它的建设与发展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规划等产生直接影响,从而推动旅游市场空间结构的改变。随着社会文化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便捷的公路交通吸引更多的自驾游客。利用MapGIS空间分析模块对周至县境内的主要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建立以4.16 km为最大缓冲区,1.39 km为间隔的缓冲区(图5)。通过叠加分析模块进行属性分析可知,覆盖人文旅游资源约占周至人文旅游资源总数的91.8%。从地域看,310国道和107省道缓冲区分布比较密集,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特征。从空间分布看,作为县城中心、主要交通连接点的二曲街道是最密集的资源集聚地区、其次还有哑柏镇、终南镇、楼观镇、翠峰镇沿线。

图3 周至县不同类型人文旅游资源分布图(续)

图4 基于镇(点)的缓冲分析图

3.1.3 基于点-线综合缓冲区的人文旅游资源结构分析

在上述点-线缓冲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MapGIS空间分析中的叠加分析模块将镇缓冲区、公路缓冲区合并成一个区域,再与周至人文旅游资源进行叠加分析,获得基于点(镇)-线(国道、省道、县道)的综合缓冲区(图6)。对缓冲区资源进行梳理发现,缓冲区基本覆盖全县人文旅游资源,点-线综合缓冲区完全覆盖公路缓冲区,其中人文旅游资源也相同。从地域分布和类型属性特征看,都与点和线各自的缓冲区特征基本一致。

图5 基于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的缓冲区分析图

图6 基于点(镇)-线(公路)的综合缓冲区分析图Fig.6 Integrated buffer analysis diagram based on point(town)-line(highway)

3.2 周至县人文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第一,点状要素的分布通常情况下呈现出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聚分布3种类型,它的空间分布状态可通过平均最邻近距离指数R反映。当R>1时,空间点倾向于呈均匀分布;当R=1时,呈随机分布;当R<1时呈集聚分布。周至人文旅游资源的最邻近距离指数R=0.601 839,因此,人文旅游资源在大尺度上(县域)具有集聚分布的倾向,呈现出明显的“簇状”分布特征并形成了县西北区、县东北区和二曲街道3个“簇状”分布区,这3个集聚区都处于接近县城中心的平原地带,这与人文旅游资源自身需要载体、动态性强的特征相关,从而说明了人文旅游资源以村镇为依托的特点。

第二,由于周至县境内目前没有铁路,公路交通承担了周至旅游交通的主要任务。国道、省道与县道是周至旅游交通的主体。在公路交通两侧4.16 km的缓冲区约占总数的87.5%,公路交通指向性明显,以尚村、终南、司竹、二曲、四屯、哑柏、青化等镇(街道)依托的310国道轴线以及九峰、楼观、集贤、马召、广济、翠峰、竹峪等镇依托的107省道轴线最为显著,东西平行“带状”分布将县西北区、县东北区和二曲街道3个“簇状”分布区包裹起来,两条平行交通线之间的南北旅游交通线主要靠县道支撑,也是连接各乡镇之间旅游资源的主要交通网络。至此,周至县人文旅游资源“三簇两带”空间分布格局形成。

第三,综合镇缓冲区、公路缓冲区分析,发现交通线与镇交点处的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如处于108国道310国道交汇处的二曲街道、107省道与108国道交汇处的马召镇都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集聚区。这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所说的交通指向性及乡镇带动性。

4 结 论

西部县域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需要借助GIS技术依托县域旅游资源单体的特性及禀赋条件来揭示其人文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合理性。以周至县为例,结合环境对人文旅游资源属性结构和空间结构等方面进行整体、全面的分析从而明确旅游功能定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周至人文旅游资源的最邻近距离指数R=0.601 839<1,因此,人文旅游资源具有集聚分布的倾向,并形成了县西北区、县东北区和二曲街道3个集聚中心。

(2)周至人文旅游资源初始条件好、总量多、地域特征显著,在大尺度(县域)上具有显著的“三簇两带”特征,在中、微观尺度(乡镇、公路)上又呈现出了相对分散的特点。

(3)交通线与镇交点处的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公路交通两侧4.16 km的缓冲区共包含了105项人文旅游资源,约占总数的87.5%,县城中心的平原地带3个集聚区涵盖了缓冲区内约80%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及乡镇带动性。

基于以上结论在对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考虑资源储量丰度、宗教文化(道教)影响及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如周至县应以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类、归葬地类为主导,基于时间序列演变及空间分布特征,着重开发明清、隋唐、秦汉3个重要朝代旅游资源。要以“全域旅游”观念结合“三簇两带”空间分布格局特点,加大公路交通的链接作用,使公路交通网状分布,打破行政镇之间的划分,加深镇与镇之间的联系,加强人文活动交流。在旅游规划上应注重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相互结合开发、旅游资源聚集区及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的带动作用,低级别的旅游资源单体要依附高级别单体形成组合开发模式。通过对县域人文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以期从“点-线-面”立体结构的全域旅游视野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从而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文明、文化进步等方面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缓冲区人文资源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及其对策探析
人文社科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初涉缓冲区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