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探讨

2021-01-21赵竞科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

赵竞科

摘要:语言是文化自我意识的重要载体和源泉。语文文学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专业指导。教师应始终贯彻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新教学理念。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汉语和文学,提高他们对汉语语言和文学的兴趣,积极学习和积累知识。加深对汉语语言文化的理解,不断提高其文学能力。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实施探讨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必将愈发国际化,各种多元化的西方文学思想已经不断开始向中国涌入,这些思想在开阔年轻大学生思想格局的同时,亦让中华民族的汉语言文学地位逐渐丧失。因此,所有高职语文教育同仁应该积极思考,用更加前沿的思路来创新汉语言教育模式,让学生领略到汉语言文学蕴藏的无穷魅力,帮助他们培养出深厚的文字底蕴与汉语言文学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

一、审美教育的意义

实施美育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一是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美育就是情感教育,所以学生的美育其实就是学生的情感智力培养。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把握机遇和途径,充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好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然后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欣赏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发展得到充分尊重,这将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修养和健康的个性。最后,美育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特长。每个人都有所谓的美的爱,为在科学合理的审美教育指导下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这样学生就能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包括知识学习和实践学习。最后强调学生的个人专长,从而有助于健康成长。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问题

(一)教学方法落后

与其他主要学科相比,语文和文学重点高度依赖老师的讲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果科学合理,将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查发现,现阶段大多数教师重视的语文文学教学存在一些不足,落后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专业能力明显缺乏提高。其中,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筷子,不但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而且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学生无法发展个性化。同时,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学生们厌恶学习汉语和文学,无法实现更高效的教学和学习。

(二)课堂内外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目前有许多教师在开展汉语言教学的时候,虽然开始导入审美教育,但是忽略了课堂内外之间的联系,一味强调课堂之上的教学引导。这种行为令学生的自主审美能力无法得到最大化挖掘,课余时间他们也不会自觉搜集相关汉语言文学作品来进行阅读。只注重课堂审美教育的模式,会阻碍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良性互动,导致学生好似仅仅是在完成一场教学活动,缺乏汉语言文学教育深度。而且,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不懂得引入当下较为流行的一些文学作品,只是依赖教材大纲来开展教学工作,最终导致课上课下形成教学脱节,对学生的汉语言审美教育有极为负面的影响。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跨学科融合教育

在当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中,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不仅指向于将新科技融入文科教学体系中,还趋向于在不同背景的专业之间进行跨学科融合实践。新文科不仅是技术与理念层面的革新与发展,还是实践层面的融合与共生。因此,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同民俗学、艺术设计学、心理学等专业的交叉实践为例,说明在汉语言文学跨专业融合实践中应如何践行新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价值立场。艺术设计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学科,其工艺美术与书画艺术等的审美文化特性高度还原了中国文学“诗书画”一体的原初状貌,并成为我们在当代社会语境中重返民族传统文化现场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以高校为依托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阵地,打造文化城市品牌名片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新文科建设力度”的创新之举。可以说,此院的成立,不仅增强了新文科背景下学生在书法、绘画、文学等方面有机融合的实践本领,而且达到了艺术设计学理念同汉语言文学本质之间的有机融合。

(二)挖掘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很大作用。教师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语文文学时,教师应彻底分析要使用的文学作品,充分展现文学作品的艺术构思,让学生深刻了解文学作品的深刻内幕信息和魅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更多的文学作品,同时为学生提供指导,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文化遗产有更全面的了解,并能从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中充分了解作品的范围,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探索中国人的深层内涵,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一般来说,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只有教师深入这些价值观,才能發挥到极致,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阅读后,教师应要求学生评论或写下自己的感受,这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语文和文学的教学效果。

(三)导入多元化的趣味性教学

中国语言文学的理想审美教育体系必须引入一种非常有趣的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作品的体验,自觉地让他们参与文学作品的欣赏。具体而言,教师应在其日常教学工作中引入更多互动教育,并从多元化角度看待展览文献的欣赏活动。比如,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戏剧俱乐部观看《雷雨》等文学戏剧表演,让学生通过现场表演体验文学作品的美。看完戏剧表演后,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写下自己的印象,把对作品的怀疑清楚地记录下来。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对文学作品审美教育的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代课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越来越紧密。当然,考虑到有些学校没有条件让学生到场观看戏剧表演,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视频播放,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同学之间组织《雷雨》的戏剧表演。而且学生们当然会在排练和校对过程中反复阅读作品,从而无形地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美育在促进语文文学教学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文学成绩,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成绩,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成绩的提高。在语文文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有趣的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通过根据学生的适应能力进行教学的策略,可以有效地开展美育,使美育充分融入教学中,使两者能够互相拥抱、互相促进,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玉林.试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J].小学生(中旬刊),2020(08):91.

[2]孙莉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中华少年,2020(03):253+255.

[3]祝燕燕,王艳.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J].东西南北,2019(23):104.

[4]李敏.浅谈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长江丛刊,2019(29):59+62.

[5]尹佳.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探析[J].情感读本,2019(20):67.453B6573-0CBF-40E0-ACBF-9779227F0533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
探析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困惑与解决措施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审美教育有效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