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叙事类作文教学的指导策略
2021-01-20林明红
林明红
小学中年级作文是从看图作文走向命题作文的重要阶段,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最大问题是学生不知如何用文字表达。指导学生走出看图作文的困境,更好地写作命题叙事类作文,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叙事类作文教学是写作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但是在写作教学中,叙事类作文最让教师头疼,能按照写作要求写出完整叙事作文的学生不多,能完成得又好又快的学生更寥寥无几。小学中年级作为写作的起始阶段,在整个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指导中年级学生提高叙事类作文的水平是教师必须探索的问题。笔者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学中年级叙事类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在模仿中探索写作方法
在小学中年段写作教学中,提升学生作文水平最简单的方法是阅读,阅读的主要作用是积累素材,进而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然而只靠阅读提升作文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可以适当地点评好作文,指出好作文的优点,让学生借鉴其他同学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取长补短,增强写作信心。还要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作文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不断提升作文水平。以叙事类文章为例,要求学生描写具体的故事情节,就要有正确的写作技巧和足够完善的语言体系支撑写作的顺利进行。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模仿开始,逐步让学生掌握叙事类文章的写作技巧。写作时,学生最不好把握的是情感的抒发,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想说的话……”只有真情实感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写作,写出吸引人阅读的文章。
例如,教学《荷花》,教师应用例文引路,先让学生简单分析,然后指导学生加深理解,理清例文的脉络,明晰例文的思路,了解作者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做了哪些准备,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让景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发散思维,确定写作方法和写作主题,寻找素材并理清脉络。写作前,要保证阅读3篇以上的同类型作文,以便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二、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叙事类作文要求详细地描写事物,素材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生活是最好的写作素材,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花一草,每个人、每件事,都能成为写作素材。积累生活中的素材能让学生解决无事可写的问题,不断提高作文水平。在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不重视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导致写作教学与生活脱轨,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写作任务,写出的作文质量堪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在观察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观察生活能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分辨好坏美丑,让学生写出具有生活气息的文章。同时,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也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让学生产生写作兴趣,端正写作态度,不再害怕和畏惧写作,而是积极主动地写作,并且乐于写作。
例如,以“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为话题写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回忆,比如妈妈做饭、小区里老爷爷老奶奶跳广场舞、体育课上孩子们跳绳、街上忙碌的行人等,认真观察他们的动作、神态等,让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学生走出教室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走向社会和大自然,从生活中取经,让文章有血有肉,有效解决了作文生硬和形式化的问题。
三、在练习中掌握写作技巧
掌握写作方法和积累写作素材都是为了写作而准备的,想写出好文章,不仅需要写作方法和写作素材,还要加强练习。写叙事类文章,学生要有耐心,表达的情感要到位,需要多次练习才能完成。虽然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作文较为简单,但是教师仍要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检查,让学生写完作文自查,纠正错别字、修改病句,让文章更加完美。教师也可让全班学生互查。互查既可以让他们从同学身上学习长处,积累更多的素材,又能从不同意见中获得启发。最后,教师进行最后一遍的检查校对,指导学生完善文章,并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问题所在,对症下药,在不断的纠错中掌握写作知识。
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状物”的技巧,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某物,还可以进行连续观察。在观察中,学生要记录重要信息,尽可能将所见所闻写下来,积累成写作素材,还要加入自己的感受,然后分类整理,逐步构建写作框架。状物类文章的写作素材不应仅局限于现实中的事物,还可以是想象的、虚幻的事物。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两种不同方式的写作,可以生活化,也可以天马行空,以增加叙事类文章的练习次数,让学生进一步提升作文水平。在多次练习中,学生逐步掌握了写作技巧,进而开始主动写作。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作文水平,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多次练习。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存在不同的问题,教师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让学生多写多练,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写叙事类作文,应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可以通过阅读和观察等方法,学会迁移运用,并且举一反三、发散思维,不断提升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