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科技强国的楷模
2021-01-20王丽华
王丽华
科技强则国强,科技兴则国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无数科技工作者听从祖国召唤,积极投身到科研事业中去,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国产航母正式下水;从第一颗卫星升上天空,到“北斗”星耀全球;从神舟飞船翱翔宇宙,到“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这累累硕果,凝聚着多少科技人的汗水和泪水。让我们向这些科技强国的楷模致敬!
百岁院士陈敬熊
邱晨辉
与党百岁同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科技委高级顾问陈敬熊,是我国著名的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
百年岁月,他始终身体力行回答“像不像共产党员”的灵魂之问,其中60多年的光阴,竭尽所能为我国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1957年11月,国防部五院二分院组建,陈敬熊刚一加入,便迎来一项重大工程——研究“1059”导弹天线,它是导弹的“眼睛”和“指挥棒”。
3年后,“1059”导弹成功发射,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在地平线上飞起。这枚被研制人员称为“争气弹”的导弹,就是人们熟知的“东风一号”。
任务中,由陈敬熊提出的Maxwell方程直接求解法,解决了导弹天线研制中的关键问题,成为新中国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的典范之一。那一年,他才38岁。
对待学术问题,陈敬熊从来不迷信权威,不唯书,只唯实。在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时,他也不盲目追随。对于存在理论缺陷的论点,即便是国际学术权威论证出来的,他也敢于发表相左的意见。
在解决某一工程问题时,被广泛使用的“赫兹势位法”是外国人提出的,不少同行认为要超过国外权威,完成西方人还没有做到的事情,简直是不可能的。但陈敬熊不畏权威之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开拓未知的科学领域,终于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退居二线后,为了不让自己患上老年痴呆症,陈敬熊经常用自创的数学算法推导公式,有时推着推着,他脑海里还会闪现自己年轻时奔赴科技事业的样子,那是属于青春的模样。
(摘自《中国青年报》)
微评
从“东风一号”导弹的成功研制,到对“赫兹势位法”的大胆超越,陈敬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启示每一位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绝不能迷信权威,更不能畏首畏尾,一定要有闯劲,要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才能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引“天河”之水润泽产业创新
陈曦
今年才42岁的孟祥飞是超级计算机领域的“老兵”,同时也是有着20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应用研发部部长,孟祥飞是我国“十三五”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领域最年轻的项目负责人。
孟祥飞在南开大学读博期间,为了课题的开展,被公派留学美国。中美当时在超算领域的巨大差距深深刺痛了孟祥飞,同时也激起了他强烈的使命感。
2008年,孟祥飞在美国的物理课题不断取得突破,但他想要回国利用所学报效祖国的信念也愈加强烈。于是孟祥飞放弃了当时在美国优渥的研究环境,毅然选择回国。
机会来了,2009年正值国家在天津滨海新区筹建首个国家超算中心,孟祥飞参与到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的研制和首个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的建设中去。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团队成员一起从改造机房、安装电缆等“体力活”做起,一个个上吨重的机柜要用人力分毫不差地部署到位。在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孟祥飞及其团队成员在离地仅60厘米高的机柜下方,躺着安装通信线路,一干就是几个小时。
经过7个月的日夜奋战,孟祥飞团队完成了其他国家要一年多才能完成的工作,“天河一号”超算系统实现了稳定运行。
随后,孟祥飞又开始了新的攻坚战,开发出国际首款大规模异构并行模拟软件;构建了我国第一个高分辨率雾霾预报准业务化平台……使“天河一号”做到了“中看又中用”。
如今,“天河一号”实现了“顶天”“立地”。“顶天”是指为科学研究服务,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立地”是指为产业发展服务,促进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现在的“天河一号”,大到可以模拟宇宙的形成演化过程,小到可以模拟一个个原子组合成新材料的过程,在航空航天、基因科技、先进制造等数十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累积支持我国各领域重大创新突破和成果超过2500项。
(摘自“人民网”)
微评
为了让中国的“超算”能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直至“领跑”的根本性改变,孟祥飞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研究条件,回到祖国的怀抱,全身心投入到“天河一号”的研制当中,历经无数挫折,终于梦想成真,让“天河一号”成为“顶天”“立地”的国之重器。
他帮“天问一号”挺过恐怖9分钟
赵颖全
今年34岁的赵瑞是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的副教授,参与了“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相关研制工作,为它在地球搭建了一个火星大气“演练场”。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抵达火星。为了成功着陆的这一刻,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奋力攻关,赵瑞就是其中之一。
迄今为止,人类进行火星探測任务的成功率还不到一半,其中大部分问题都出在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层、下降和着陆阶段。“天问一号”探测器投向火星怀抱时,就像陨石坠落一样,与火星大气擦出“火花”。
火星与地球的距离远达3亿千米,通信时延接近18分钟。探测器要在9分钟内将时速从2万千米降低到零,且这段时间地面人员无法干预,探测器只能靠自己。很多人用“恐怖”二字来形容“天问一号”从进入火星大气到最终着陆的这9分钟。
为了闯过这“恐怖9分钟”,探测器需要被设计成什么结构?选用何种材料?这些问题都与其进入火星大气层时所受到的力、热甚至噪声等因素息息相关。赵瑞就是要模拟这一过程,为设计探测器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部门(以下简称“总体部门”)提供准确参数。
这是我国首次开展火星探测任务。此前,该领域很多相关研究,在国内都处于空白状态。当总体部门找到赵瑞时,他不假思索接下重担,决定勇闯“无人区”。
由于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时整个流场环境与地球相差甚远,需要重新设计针对火星大气的气动仿真软件。代码是仿真软件的“零件”,赵瑞和团队成员的设计工作,从打造“零件”开始。几千行的程序代码,赵瑞与团队成员需要一行一行敲定。那段时间,他们整日泡在实验室里,几乎天天晚上都是过了零点才回家。
最终,赵瑞所在团队创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多类大气再入的通用气动分析软件。
(摘自《科技日报》)
微评
中国航天之所以能够不断叩问苍穹、勇拓天疆,把一个个惊喜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原因就在于有无数个像赵瑞这样的航天人,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开拓创新,用拼搏和奉献,汇聚成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