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惕南亚裔居民成防疫漏洞
2021-01-20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19日公布,香港当天新增56例确诊病例,与前一天相比稍有回落。有媒体注意到,在近两周的确诊病例中,有不少都为南亚裔居民,舆论担忧语言问题以及生活习惯,是否会导致这部分人群成为防疫中的漏洞。
香港至今累计已有9721人确诊。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徐德义在记者会上宣布,两人“限聚令”“口罩令”及强制检测令等社交距离限制措施将会延长7天,直至1月27日。此外,由于近日巴西及爱尔兰出现传播力强的变异病毒,特区政府公布,自23日凌晨起,登机当天或之前21天曾在巴西及爱尔兰逗留超过两小时的人,将不获准登机来港。
值得关注的是,在香港新增确诊病例中,有不少是南亚裔。张竹君18日称,近期确诊病例中1/4都是南亚裔,包括尼泊尔、印度家庭群组等。香港东方日报网注意到,19日新增56例确诊病例中,55例为本地病例,其中22人为南亚裔,包括17名尼泊尔裔、2名印度裔及3名孟加拉国裔人士。香港头条日报网19日称,政府早前将油麻地及佐敦一带的部分大厦纳入强制检测名单。有当地区议员称,油麻地及佐敦区域有近一半人口为尼泊尔人,这次强制检测发现,不少尼泊尔人无法得知清晰信息,还有很多人收到错误信息,以为需要自行付款检测。
卫生防护中心健康促进处主任何理明表示,日前已向所有外国在港领事发出电子邮件,特别与尼泊尔及印度驻港领事通了电话。防护中心同时通过不同渠道,提醒市民注意健康及卫生,包括将网页上的重要健康信息翻译成8种语言,也会在社区举办讲座等。
据了解,香港少数族裔人士有较多聚会,不同族群之间也会聚集并分享食物,其间不戴口罩。此前东方日报网称,在疫情暴发地带,大多数为“三无大厦”,不少都被改动为“劏房”(指一间房被分割成多间出租),一些非华裔普遍卫生意识不高,且不会中英文,许多官方防疫信息也接收不到,成为防疫一大漏洞。▲
(杨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