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牵热土 “勤”读天书

2021-01-20

生物进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天书古生物化石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经历了几十亿年的地壳巨变,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从19世纪中叶开始,从俄国人奥勃鲁契夫到瑞典人斯文·赫定,国外的“探险者”出于不同的目的,纷纷涉足这块富饶的土地。直到20世纪上半叶,我国地质工作者才在新疆开展地质调查,如丁道衡(1928)、袁复礼(1930)、黄汲清和程裕淇(1942—1943)、李承三和林超(1944)、宋淑和和关士聪(1944—1945)等前辈。他们除了对新疆进行了零星的路线地质和局部地区小比例尺调查外,还普查了天山南北麓的油田和煤田。1944年,新疆成立了第一个正式地质机构——“新疆省地质调查所”,开展矿产粗查、路线地质调查及土壤、工程地质等方面的专项调查,新疆的地质矿产工作正式起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得到迅速发展,广大地质队员踏遍新疆的山山水水,逐渐消灭新疆的地质研究空白区。20世纪50年代,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于是新疆开展了以煤、石油、铁为主的勘查工作。60年代,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经济建设的需求,新疆的找矿重点转移到国家急需的铬铁矿、白云母和盐类矿产上。1976年开始的富铁矿大会战更是大大提高了新疆铁矿资源的研究程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新疆经济建设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重点逐步向西部转移,服务于新疆的地质工作者围绕国家对能源、贵金属、有色金属及部分非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开展了大规模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带动了新疆地球科学各学科的发展。

如果说新疆的地层是一本厚厚的“天书”,地质队员就是能阅读这本书的人。研究地层中各门类化石的古生物学家,能通过大大小小的化石确定地层的相对年龄,给这本天书标定页码,读取新疆广袤的大地下各种资源的形成规律和分布特征。

以化石研究为主的生物地层飞速发展,牙形石、放射虫、小壳动物、孢粉等微体古生物研究也不断深入,为部分地层时代及其界线的重新厘定提供了依据。层序地层学、古生物群落分析、化石聚类分析等方法的广泛应用,使新疆古地理和古气候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诚如已故地层古生物学家廖卓庭研究员在本期《新疆情》一文所述,古生物工作者饱含热情,把大好年华奉献给新疆这片热土,让人生价值在这里得到升华。也正是无数“他们”的“情”和“勤”,才让新疆乃至祖国的地层之书愈加易读,让大好河山愈加美丽。

猜你喜欢

天书古生物化石
落入凡间的天书
基于工艺美术视角的古生物化石修复与保护研究
《“天书”》
古生物地理学和宏演化研究中的大数据应用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s and Art from a Globalized Perspective:Interview with Curtis L.Carter
古生物发现之旅——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原角龙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化石

生物进化的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