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2021-01-20耿金荣
耿金荣
(齐齐哈尔市嫩江巡查管护总站,黑龙江 嫩江161000)
河道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河道管理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管理的效果,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维护,为河道附近居民提供优质的生存环境,提供洁净生活水源。加强河道管理是当前水体保护的重要方式,只有合理进行河道管理,优化河道管理方式,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难题才可以真实改善河道治理效果,进而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协同发展的目标。
1 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责任落实机制有待完善
河道管理工作分属于不同部门,在协同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难以实现有效配合,致使各个部门自身的职责也难以充分履行,河道管理工作的开展遇到一定的阻碍。目前,位于城市区域内的主河道及部分支流河道的水质受到了极大的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平衡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河道沿岸的自然景观遭到人为损毁,无法发挥功能价值。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源头,主要原因是责任落实机制不完备,难以将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确至各个岗位,对企业或居民生活污染物的管理未能进行有效监管,同时各部门的管理工作衔接度不高,无法协同配合进行河道管理,致使河道污染情况日益严重。
1.2 环保意识尚需强化
在河道管理过程当中,河道管理人员以及社会群众缺乏环保管理意识,生活污水及垃圾随意排放到水体当中,不仅污染水资源,也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河道内散发的恶臭气体对河道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不利的影响。政府管理部门现已针对这一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防治措施,但因环保意识的缺乏,环保工作的开展陷入被动局面,遇到诸多阻碍,难以有效遏制河道污染问题。
1.3 城市建设占用河道
在国家城市化建设发展规划执行过程中,城市人口基数不断增多,土地资源与住房供应严重不足。为了扩大建设用地,为更多居住提供住所,建立配套生活设施,部分建设企业将原有的河滩及河道沿岸的土地都用于建筑物的建设,并且部分聘请的是非专业性施工团队,在建筑过程中未能做好防洪防汛建设,在灾害来临时建筑主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同时也为河流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产生了阻碍。
1.4 围河造田使河道管理职能弱化
为了扩大农田耕种范围,相关部门缺乏对当地地理条件的综合考量,且在未经土地复垦适用度论证的情况下私自进行围河造田,不仅占用了大量国家资金,也非法占用了河道。在居民搬迁时未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对护岸地进行了非法占用,甚至将占用范围扩展至河道内部,使河道滩涂面积大量缩减,加剧了河流的沼泽化,阻碍了地表水源的合理调动,甚至严重破坏了水域周围的生态环境,使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也未能做好防汛防涝工作,一旦汛期来临,河道附近的房屋会受到损毁,使河道管理难以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价值。
1.5 河道治理经费不足
国家财政拨款是河道治理经费的主要来源,由于上级资金拨付标准的限制,难以满足具体河道管理过程中的治理资金需求。因此,各地河道管理部门会采用募捐的方式从河道管辖范围内的居民处进行资金筹集,但因资金缺口无法完全弥补,在河道工程建设时,会因建设经费不足而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同时也难以进行全面彻底的工程维护,为河道管理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2 加强河道管理的可行性措施
2.1 建立与推行责任落实机制
1)建立河道治理机构。河道管理部门应建立单独的河道治理部门,结合地区河道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治理。由当地行政部门的负责人主抓河道治理部门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责任落实机制,并在多个部门的辅助下,确保制度有效贯彻与落实。同时,河道管理人员应深入河道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对当前的河道治理情况加以分析,并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而进行合理的工作布署,确保工作责任的细化与落实,同时还要建立通畅的沟通平台,为各部门间河道管理相关信息的共享与传递提供保障。
2)建立河道治理监督与激励制度。河道管理部门应制定强效的监督制度,并采用激励手段,根据河道治理情况对相应人员进行适度的奖惩,强化执法部门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对阻碍河道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个人或部门予以严格的惩处,如使国家或集体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要对责任人进行追查并追究其法律责任。通过强有力的监督与工作激励两种方式促进河道管理工作人员自身职责的有效覆行,降低河道污染问题的继续恶化。同时,河道管理部门还应积极进行治理技术与治理设备的更新与优化,为水资源的净化与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保障。
2.2 加强生态河道的构建
面对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相关部门应立足于全局的角度对城市区域内的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河道沿岸的绿色植被进行栽种,合理进行河道景观的布置,同时强化涉河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对河岸周边的建设施工予以严格的监督与管理,确保采用合理的方式开展适施工,以减少建筑垃圾对河道的污染。
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对河道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完善,强化河道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河道管理的重要工作方向。此外,河道管理部门还要对河道内的湿地进行保护,优化水体环境,合理改造滩地情况,在确保水体环境保持的情况下,合理进行生态环境的构建,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助力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将地区民俗与文化价值融入其中,进行生态化与独特化的河道建设,为居民提供生态宜居的优质生活环境,实现水体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
2.3 强化河道管理力度
河道管理部门应加强河道管理团队的建设,合理进行管理区域的划分并落实到相应的管理责任人,科学进行治理时间的划规,加强河道水域、沿岸环境以及两岩绿色带的建设与保护,相关责任人根据管理要求合理进行所负责管理区域相关工作的开展,同时,在明确的工作监管机制的约束下,严格进行辖区内的水质检查,尽量减水体污染情况的出现,一旦发现水体污染,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进行污染控制与合理治理。
2.4 严格进行水体监测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水质监测是重要的工作环节,河道管理部门应制定严谨的水体监测规划,定期地进行水体质量的有效监测,及时发现水污染问题的出现,及时进行污染源的控制,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不遭到破坏,也可为人们的正常生活提供优质水源。此外,河道管理部门要将污水处理提上日程,确保污水通过科学处理且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可排入水体内,使河道内水资源的置换时间得以缩短,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净化,进而形成优质的河道生态体系。
2.5 制定科学的安全保护措施
安全保护措施的设置可有效强化河道沿岸的管理效果,确保河道范围内私建违建建筑的及时拆除,责定与规定不符的建筑进行限期整改,进而确保河道管理范围内所有建筑工程都与建筑规定相一致。应以河道工程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进行河道工程建设规划,并对具体的施工技术以及安全设施进行规范化要求,明确河道管理的具体规定内容,在通过审批后才可进行河道建设工程施工。通过严格管理,可以强化河道建设工程的合理性,以免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同时也可有效提升河道管理部门的治理能力,维护好河道生态环境的平衡,使河道可以长久持续地发挥出自身的功能价值。
2.6 提高政府部门对河道管理的经费投入
为了提高河道建设工程的质量,政府部门应提高对河道管理部门所制定的经费补助标准,进而建设出高质量的河道建设工程,也可有效降低工程维护中的资金投入,使维护工作的开展更加便捷。同时也可使河道工程发挥出防洪防涝的重要作用,减少附近居民的财产损失,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
3结语
提高河道管理力度,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河道管理部门应立足于整体的角度进行治理方案的制定,并确保治理责任的细化与落实,采用科学高效的方法针对性的进行河道问题的有效解决,加强对水体资源的监测力度,投入充足的治理经费为河道治理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