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比例呋塞米与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2021-01-20刘超群
刘超群,张 军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的常见疾病,临床治疗中,虽然各种抗心力衰竭药物与辅助药物均能缓解临床症状,但病人5年内存活率仍不理想。呋塞米与螺内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现阶段治疗中关于两者临床疗效较多,而涉及两种药物用药比例研究较少[1]。本研究选取20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观察呋塞米与螺内酯不同用药比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病人。对照组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龄45~82(57.62±4.47)岁;研究组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46~83(58.15±5.29)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同时给予病人依那普利每日10 mg口服,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每日150 mg口服,并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两组均采用呋塞米联合螺内酯治疗,对照组用药比例为1∶1,给予病人口服每日20 mg呋塞米与螺内酯;研究组用药比例为1∶2,给予病人口服每日20 mg呋塞米与每日40 mg螺内酯。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浆脑钠肽(BNP)及各时间血钾水平[2]。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LVEDD及LVES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BNP与GSH-P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NP与GSH-Px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水平比较(±s)
2.4 两组不同时间血钾水平比较 治疗前与治疗3 d后,两组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周后及4周后,研究组血钾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4。
表4 两组不同时间血钾水平比较(±s) 单位:mmol/L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长时间过度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与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病人发生慢性心力衰竭,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促使病人发生心肌间质纤维化、心肌细胞肥大及心肌细胞凋亡,进而加速心室重构[3]。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临床治疗中,主要目的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交感神经活性,因此,多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虽然能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生成,但其抑制醛固酮的作用是暂时的[4]。因此,呋塞米与螺内酯较多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两种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比例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李倩等[5]研究显示,单纯采用螺内酯治疗,能有效避免病人出现电解质紊乱,但这种治疗方法疗程较长,对病人心室重构的抑制作用较差。
本研究研究组病人采用呋塞米联合螺内酯1∶2用药比例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用药比例为1∶1的对照组病人(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LVEDD、LVESD、BNP及GSH-Px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与治疗3 d后,两组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周后、4周后,对照组血钾水平降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是采用1∶2用药比例的呋塞米与螺内酯,病人肾功能与血钾水平正常条件下,能有效降低对病人血钾的影响[6]。BNP作为评价心功能的重要指标,病人心功能受损时,BNP水平提高,1∶2用药比例可有效保护病人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杨文等[7]研究表明,1∶2呋塞米联合螺内酯用药比例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
综上所述,相较于呋塞米与螺内酯1∶1用药比例,1∶2用药比例能进一步提高病人临床疗效,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并减少对病人血钾水平的影响,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