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南高原短时强降水防御规划

2021-01-20杨春芽杨国明

南方农机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尺度甘南州甘南

杨春芽 , 王 涛 , 杨国明

(1.玛曲县气象局,甘肃 甘南州 747300;2.舟曲县气象局,甘肃 甘南州 746300;3.甘肃省甘南州气象局,甘肃 甘南州 747000)

甘南高原地形复杂, 夏季短时强降水频发且落区分散,一直是当地预报员工作重点,其与大尺度降水配合,易引发短时暴雨, 常造成较严重积涝, 冲毁山地或农田等,短时暴雨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暴洪灾害是甘肃省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尤其是迭部、舟曲“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较密集,短时强降水研究对控制地方自然灾害及农业生产、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地形阻挡和加热, 青藏高原东坡和南坡是大气不稳定能量聚集地,对流性天气空间分布极不均,主要受天气形势、水汽含量、地形及大气层结稳定度影响,其对流天气主要影响系统有高原短波槽、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蒙古冷涡等[1],西高东低地势使得水汽含量较高的东部地区更易产生对流天气[2],甘南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处高原边坡地带,迭部、舟曲(白龙江)属于谷地,气流受地形抬升明显[3],夏季常处在动力或热力不稳定状态下,河谷对流活动主要在午后加强、低云量增多,但地形因素造成夜雨概率更大[4],受灾程度也较明显,尤其是人口较聚集的甘南州东南部地区。

1 资料和方法

选取甘南地区181 个区域站及自动站2012—2018 年雨量监测资料, 将24h 内≥1 站次出现小时降水量≥20.0mm 天气过程定义为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过程(短时强降水标准:r1h≥20.0mm), 共收集到391 次局地短时强降水过程。使用2012—2018 年大气环流资料,分析每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中主要影响天气系统, 将影响系统相似的天气过程分为一类,共划分为高原低槽切变形、槽后西北气流型、高压内部型3 种类型。

2 甘南地区的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2012—2018 年甘南州短时强降水共391 次, 最多年份是2018 年达105 次,2017 年为80 次,2014 年仅32 次。甘南州短时强降水最早在4 月,共3 次;最晚9 月结束,共22 次。8 月次数最多,为151 次;7 月次之,共132 次。甘南州短时强降水以18—19 时最多(见图1),达50 次,其次为17—18 时和19—20 时,均出现40 次。甘南州短时强降水分布分散,中心位于玛曲(56 074)达9 次(见图2)。

图1 2012—2018 年甘南州短时强降水日变化

图2 2012—2018 年甘南州短时强降水频次分布

3 甘南短时强降水天气分型及对流云团路径分析

分析甘南州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天气形势及其卫星云图、雷达图特征,并对卫星、雷达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将当日08 时至次日08 时出现的短时强降水合并为一次局地短时降水天气过程, 共得到110 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将其中天气形势相似的归为一类,共分为三类:高原低槽切变型、槽后西北气流型、高压内部型。 分析每种形势下引发短时强降水的对流云团的卫星、雷达移动特征。

3.1 高原低槽切变型(61%)

高原低槽切变型短时强降水天气,主要影响的天气系统在500 hPa 表现为甘南上游地区东移发展的西风槽、副热带高压、伊朗高压、底涡切变。 当主要影响系统为副热带高压时,500 hPa 副热带高压西申脊点稳定维持在30°N附近,与甘南北侧东移南下西风带小槽配合,南北气流在甘南上空交汇;当伊朗副热带高压西伸,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峙, 甘南上空受500 hPa 辐合区与700 hPa 切变线共同影响,在副热带高压为主的天气形势下,巴尔喀什湖与贝加尔湖附近两股冷空气同时南下,与副高西北侧暖湿气流在高原边坡地带交汇,造成甘南上空中尺度对流系统爆发。 在有利环流形势背景下,高原低涡东移发展是造成强降水主要系统, 而这些低涡往往产生在切变线上,并沿切变线东移或沿东北方移动,当主要影响甘南天气系统为底涡切变时,巴湖槽东移至90°E 附近时,槽后冷空气进入低涡与低涡相结合形成北槽南涡形势,使河西中部到高原中部出现大到暴雨天气;当为柴达木冷涡时,甘南州西南及北部出现短时强降水机会较大, 而当为黑河冷涡时,甘南州东南部出现短时强降水可能性较大。

中尺度系统移动路径(见图3):高原低槽切变型天气形势下, 甘南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路径与影响甘南的主要天气系统有关, 当天气系统以河西或青海东部东移南下西风槽为主时, 中尺度对流系统多为西路路径或西北路径。 西路路径时,对流云团主要在青海东部、东南部发展,并且向西移动、发展,较多影响玛曲、临潭、卓尼;西北路径时,中尺度对流系统在青海东部发展,沿西北路移动,主要影响夏河、合作、临潭、卓尼;当天气系统以副热带高压为主时, 中尺度对流系统主要以西南路径为主,移动路径与700hPa 气流方向明显一致, 对流云团在舟曲发展较为明显,沿西南路径影响至迭部、卓尼,实况资料表明,这种天气形势下,短时强降水在舟曲境内出现较多,其次中尺度对流系统也在玛曲发展较多,沿西南路径影响至碌曲,当副热带高压东退较显著时,也可出现西路路径,对流性回波在青海东南部发展,沿西路影响碌曲、玛曲,进而移动至迭部、舟曲;当主要天气系统为低涡时,对流回波主要在该州南部(玛曲、迭部、舟曲)发展,沿西南路径向东北方向移动,影响至甘南中部(碌曲、迭部、临潭、卓尼)。

3.2 槽后西北气流型(34%)

槽后西北气流型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500hPa 甘南受槽后西北气流控制, 但700hPa 甘南主要受偏南气流影响,切变线活动频繁,槽后偏北气流型主要考虑触发条件有干冷空气、底层切变线。

槽后西北气流型, 短强落区多为甘南州北部、 西北部,中尺度系统发展较分散,单次天气过程出现短时强降水站次较少,多为本地发展起来的回波,少部分呈西北、西路路径(见图4)。

3.3 高压内部型(4%)

高压内部型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200 hPa 南亚高压主体位于100°E 以西,为西部型;500hPa 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位于30°N~40°N,95°E~100°E, 甘南上空均受西南气流影响;700 hPa 甘南西北部至甘南东南部切变线活动频繁;地面场上,甘南多处于高压、低压过渡区域。 高压内部型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中,甘南受浅薄高压控制,整体处于上高下低形势,700 hPa 孟加拉湾与副热带高压西北侧两支西南气流在甘南南部汇合,降水多考虑飚线系统。

高压内部型(见图5),中尺度系统发展较分散,单次出现站次较少,多为本地发展起来的回波,少部分为青海部、东南部发展的回波,沿西北、西路路径影响甘南。

图3 高原低槽切变型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路径

图4 槽后西北气流型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路径

图5 高压内部型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路径

4 结论

1) 近5 年甘南境内短时强降水逐年增加,中心位于玛曲县城。 甘南地区主汛期短时强降水频数较多,每年8 月频次最多,多发生于18—19 时。全州短时强降水落区沿合作、临潭、卓尼,存在一带状中心,与甘南地形及洮河分布有一定对应关系。

2) 甘南州短时强降水过程天气形势分为高原低槽切变型、槽后西北气流型、高压内部型。 高原低槽切变型天气较易出现系统性中尺度对流系统,常见三种路径:西路、西北路、西南路,且西路路径最常见;槽后西北气流型、高压内部型天气过程中,对流云团多在本地发展,落区较分散,且出现短时强降水站次较少,少部分沿为西路、西北路径影响本地。

猜你喜欢

中尺度甘南州甘南
甘南走读
甘南九章
甘南记
《去甘南》
四川盆地极端短时强降水中尺度对流系统组织类型
甘南高原一次副高外围型局地暴雨环流形势分析
基于高分辨ROMS模式的黑潮延伸体次中尺度涡各向异性析分
民族地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问题探析
2016年7月11至13日日喀则市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新“国十条”背景下甘南州保险需求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