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循证护理应用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

2021-01-20杨冬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0期
关键词:循证心肌梗死病情

杨冬梅

(吉林省敦化市医院,吉林 延边 133700)

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群常见病、多发病,多由冠脉急性持续性缺氧缺血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前区剧烈疼痛、心律失常等,具有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和病死率高等特点,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并发心源性休克、心衰以及心脏破裂等严重后果,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需对其采取早期治疗[1]。除采取积极的治疗外,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也尤为重要,合理的护理可对临床治疗起积极作用,循证护理即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现已在临床诸多疾病的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本院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了循证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探讨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110例,男57例,女53例,年龄66~88岁,平均76.89±9.25岁)和研究组(110例,男55例,女55例,年龄65~87岁,平均76.47±9.3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对比。本研究经所有患者同意。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即病情监测、用药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护理人员为组员,对小组成员职责进行明确,进行循证护理知识培训,增强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掌握度。

(2)发现护理问题。结合患者具体需求、既往护理等寻找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提出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如“如何帮助患者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改善”、“如何降低心律失常、心衰发生率”等。

(3)寻找循证依据。根据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体护理实践中存在的护理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及资料,关键词为“急性心肌梗死”、“循证护理”等,研究相关文献具体内容,寻找科学依据,将选取的资料纳入参考文献。

(4)评估审查循证依据。综合评估寻找到的循证依据,评估其是否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严谨性、有效性、合理性和推广性,评估是否适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5)制定护理措施。将循证护理依据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常规护理、护理经验以及患者需求相结合,将其转化为临床护理证据,并根据临床护理证据制定出符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求的护理计划。

(6)实施护理措施并改进。护理措施:护理评估,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全面护理评估,询问患者有无胸痛,评估胸痛发作程度、部位、持续时间、诱发因素,有无发热、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是否感到乏力、虚弱、眩晕等,有无呼吸急促、濒死感等,对患者既往史、日常生活习惯、心理社会方面进行评估;加强一般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减轻其心脏负荷,急性发作1~3 d内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卧床期间增加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食物的摄入,防止便秘诱发症状发作;症状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镇痛治疗,保持病房内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对患者的影响,持续监测患者心电示波情况,提前做好急救准备,出现异常时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处理,监测心衰指标,评估患者心功能分级,观察患者水肿、呼吸和尿量等基本情况;用药护理,遵医嘱合理使用静脉溶栓药,注意药物禁忌,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心理护理,由于病情危重、疼痛剧烈、伴濒死感等原因,多数患者存在焦虑、紧张、担忧、恐惧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开导、鼓励患者,帮助患者缓解负性情绪,并告知家属关爱、理解患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判定标准[3]: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病情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病情有所缓解;无效:未满足显效或有效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软件分析,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数据有差异。

2 结 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8%和89.09%,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急性心脏病,老年人为常见发病群体,急性心肌梗死对老年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因此,需对其采取早期治疗,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外,对患者实施科学全面的护理也十分重要。以往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以常规护理为主,虽有一定效果,但缺乏个体性、针对性以及严谨性,因此选择一种更为有效的护理方式十分重要。

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发现问题,参考护理科学依据所制定出的严谨的、针对性的、科学的护理计划,循证护理重视对患者的针对性、个体性护理,重视护理措施的严谨性、科学性[4]。与常规护理相比,循证护理具有科学、真实、可靠、严谨、实用性强等优点,可更好的适用于患者。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8%和89.09%,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循证护理是切实有效的。

综上所述,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进而缓解病情,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循证心肌梗死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