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021-01-20王红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0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内镜金属

王红霞

(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新疆 昌吉 831100)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患者胃、十二指肠、食管以及胰胆等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管出现病变所引发的出血现象,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呕血以及黑粪等现象。临床上对于该病多在内镜下进行治疗,而内镜治疗方式较多,其疗效也各不相同,而有研究指出[1],金属钛夹止血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优越,且安全性更高。基于此,本文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7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74例患者分为钛夹组和注射组,各37例。74例患者均经我院内镜检查均得到确诊且均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相关诊断标准,74例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肝肾等器官严重功能障碍、凝血系统障碍患者,对伴有血液系统疾病以及经内镜提示存在其他静脉出血病灶者均不纳入此研究。其中钛夹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22~72岁,平均(45.56±5.84)岁,疾病类型:共存在18例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溃疡以及7例急性胃黏膜病变。注射组男17例,女20例,年龄23~70岁,平均(45.49±5.86)岁,疾病类型:共存在16例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溃疡以及8例急性胃黏膜病变。经疾病类型、性别等资料分析,注射组和钛夹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74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抑酸、输血输液等治疗,同时医护人员要补充患者的血容量,并确保其血压稳定。待病情稳定后所有患者行内镜检查,明确患者的出血部位并抽除其胃内积血,而后采用生理盐水去除患者体内的血凝块及分泌物。注射组患者接受内镜下注射止血药物治疗,采用注射针对准出血点注射0.6 mL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注射时要注意缓慢推注,并且每一个出血点周围要注射1.5 mL,当发现周围肿胀黏膜颜色变为白色或紫红色后便停止注射。钛夹组患者接受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采用金属钛夹并对准患者出血部位进行操作按压,而后张开金属夹紧箍患者的病灶及其周围组织,截断血流,适宜后退镜。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①比较钛夹组和注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②比较钛夹组和注射组患者术后情况;疗效判定:经治疗后24 h内,患者呕血、黑便等症状完全消失,且胃引流液变清,大便潜血试验显示为阴性,则为显效;经治疗后24~72 h,患者呕血、黑便等症状明显改善,且胃引流液变清,大便潜血试验显示为阴性或阳性,则为有效;经治疗72 h后,患者呕血、黑便等症状无任何改善,且胃引流液颜色为鲜红或暗红色,经胃镜检查仍然提示为活动性出血,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74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情况等指标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术后情况等指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给予t检验,临床疗效等指标以n(%)表示,给予x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钛夹组和注射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如表1所示,经治疗,钛夹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30%,注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68%,钛夹组明显高于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钛夹组和注射组并发症情况的比较[n(%)]

2.2 钛夹组和注射组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钛夹组术后72 h再出血率和外科手术治疗率分别为5.41%(2/37)和2.70%(1/37)明显低于注射组患者术后72 h再出血率21.62%(8/37)和外科手术治疗率18.92%(7/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传统上针对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来使胃内PH升高从而对患者进行治疗,但该方案的治疗效果较为低下,而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其创伤小、疗效准确的特点越发受到广大患者欢迎,而目前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案主要有金属钛夹、注射、止血药喷洒以及激光烧灼等[2]。

金属钛夹的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机械的力量紧箍患者的病灶及其周围组织,截断血液的流动,其工作原理与订书钉较为类似,并且金属钛夹拥有极好的夹闭紧密性,在内镜下可进行各项操作,类似于“内科缝合”,止血效果较好,相关文献中的止血率甚至可达到100%[3]。而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钛夹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30%,注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68%,钛夹组明显高于注射组,这说明与注射止血药物相比,金属钛夹的止血速度和效果更好。而钛夹组术后72h再出血率和外科手术治疗率分别为5.41%和2.70%明显低于注射组患者,这也说明金属钛夹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也更小,导致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和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率比注射组的患者低,两者治疗方案相比,金属钛夹的安全性更高,该结果与刘君君,木也赛尔[4-5]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与内镜下注射止血药物治疗相比,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的治疗方式,其临床疗效更好,患者术后外科手术风险及再出血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内镜金属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一种用于内镜干燥的酒精收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工业金属Ⅱ个股表现
金属美甲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金属部落
让金属变成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