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评价

2021-01-20韩士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0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残疾疗法

韩士军

(临清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聊城 252600)

脑血管疾病中,颅内动脉瘤患者较为多见,发生率仅次于脑卒中,该病是动脉血管壁出现凸起的瘤状物,如果瘤体破裂,会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出血量大、病情发展快,会严重损伤脑干,所以致残率、死亡率较高[1]。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本院围绕血管内介入疗法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疗效展开对比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 0 1 7年1月~2 0 1 9年1 2月8 0例 研 究 对 象均是本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组时采取随机原则,分成2组,观察组(4 0例):年龄2 6~7 3岁,平均(4 8.2 3±4.1 5)岁,男2 1例,女19例;疾病类型:3例大脑基底动脉瘤、21例交通型动脉瘤、16例大脑中动脉瘤。对症组(40例):年龄25~74岁,平均(48.51±4.23)岁,男22例,女18例;疾病类型:2例大脑基底动脉瘤、20例交通型动脉瘤、18例大脑中动脉瘤。两个 研究小组患者的基本信息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观察组):手术采取静脉复合麻醉,气管插管,Yasargil翼点作为手术入路,在显微镜配合下进行操作,沿外侧裂静脉将蛛网膜剪开,分离外侧裂池、颈动脉池,再实施脑动脉瘤夹闭术。如果患者是交通型动脉瘤,通常瘤体比较宽、大,所以要采取前床突磨除术。术后常规进行颅内压控制、预防脑血管痉挛等对支持治疗。

血管内介入疗法(对照组):术前一晚静脉滴注苯巴比妥,为了避免发生血管痉挛情况,术前静脉滴注尼莫地平20 mg。术中采取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并进行全身肝素化抗凝。持续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采用Seldinger穿刺法在右侧股动脉穿刺,根据瘤体大小、性状等,选用合适规格的脱铂金弹簧圈进行缠绕,并随时做好血管造影,了解效果,如果效果理想进行水解脱离,将导管拔出,留置导管鞘管。手术结束6个小时再将导管鞘管拔出,进行止血处理,并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脑血痉挛、创口感染、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②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植物生存:仅有最低程度的反应:重度残疾:不能生活自理,有残疾缺陷,但意识清醒;轻度残疾:残疾程度轻微,能生活自理,能在外界保护下进行工作;恢复良好:有着较轻微的缺陷,不影响正常生活。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x²检验计数资料,用[n(%)]描述,t检验计量资料,用(±s)描述,检验值P<0.05时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

对照组各项手术指标效果均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s)

分组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失血量(mL) 住院时间(d)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 40 145.22±6.03 151.25±8.45 18.73±2.75 2(5.00)对照组 40 86.34±5.27 90.47±5.36 13.46±2.51 8(20.00)t/x2 46.500 38.415 8.952 4.114 P 0.000 0.000 0.000 0.043

2.2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

观察组33例恢复良好82.5%,对照组仅23例恢复良好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颅内动脉瘤的产生因素较为复杂,由于颅内血管比外周血管弹力差且薄弱,所以动脉瘤好发于此。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能避免患者因大出血而致残或死亡[2]。血管内介入疗法是近些年来逐渐成熟的手术方式,是使用弹簧圈疏通栓塞部位的血管,有着较高的手术成功率,而且创伤小,患者不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所以术后能更快恢复;不过在操作中容易形成血栓,所以血管内栓塞复发率较高,疗效欠佳。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也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中,是在显微镜辅助下完成手术,降低操作难度,能将动脉瘤夹闭,并将血肿彻底清除掉,保护和恢复颅内神经功能[3]。本次研究中,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和应用血管内介入疗法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尽管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但是恢复良好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两种手术形式均能让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血管内介入疗法安全性高、不容易出现并发症,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疗效好,能降低患者残疾、植物状态及死亡率。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n(%)]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治疗中血管内介入疗法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均有着不同优点,前者创伤小、易于术后恢复,后者恢复效果好、能降低残疾程度,所以临床中可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残疾疗法
神经外科教育在中国“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现状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彩图版)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残疾预防 不容忽视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
自我心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