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带来红火日子
2021-01-19胡玲
胡玲
大巴山南麓,渠江支流明月江的两大源头白岩河、新宁河流经之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造就了富饶美丽的“巴山小平原·川东小天府”——开江。近年来,开江县立足当地优势产业,挖掘传统农业县的发展潜力和蕴藏的新动能,积极探索“稻田+”“果林+”等立体循环种养模式,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助推乡村振兴。
探索“產业+”模式 发展立体循环种养
尽管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开江的农业发展却也曾面临产业结构单一、土地产出效益低等问题。“以前主要种植一季水稻,农民靠使用化肥、农药维持和提高产量,亩产值只有1500元左右,如果算上种子、农药、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几乎就不赚钱,化肥、农药也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开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魏富琼说。
以“开江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农业增绿增效”为方向,开江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破解稻田经济发展的瓶颈,寻找可推广复制的稻田经济发展新模式。
在距开江县城30多公里的任市镇,随处可见“‘稻田+乡村嘉年华”的标语,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稻田里,隐藏着开江乡村振兴的秘密——“稻田+”田园综合体建设,整县打造“鱼米之乡”。
“在中国,甲壳类无脊椎动物生长最旺盛的地区在北纬30°—32°之间,而开江正好位于北纬31°,年均气温17.2℃,非常适宜养殖小龙虾、大闸蟹。”魏富琼介绍,开江立足优质稻田,创新推行“挖泥成沟、堆泥成基、沟里养鱼、基上种果(草)”立体种养模式,并根据地形按50亩—100亩划分不同规模的产业效益单元,配套养殖鱼、泥鳅、青蛙等。这种将农业产业结构由“平面式”向“立体式”转变的做法,被形象地称为“稻田+”。
为了让种养更加科学,提高产品品质,开江引进了湖北潜江、安徽牧牛湖模式,打造“大闸蟹、小龙虾全产业链”,并与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研究所合作建立博士工作站,研究特色水产养殖的“开江标准”。此外,还配套建成了年加工10万吨精深大米加工厂、20万吨粮食仓库各1个,正加快建设年产10万吨的大闸蟹、小龙虾饲料加工厂和2000吨水产品加工厂,以及西南地区最大的蟹苗基地。
如今,开江年产大闸蟹、小龙虾、鱼“三个200万斤”、有机水稻600万斤,综合产值达2亿元。“稻田+”产业园核心区每亩产值达1.5万元,较传统农业稻田亩产值增加5—10倍,真正实现了“亩产千斤粮、万元钱”。
一场稻田经济的绿色“革命”,让开江变成了一处寻觅乡愁的梦中田园、一片长江上游的生态湿地。稻田之外,也同样发生着绿色“革命”。
在永兴镇,龙形山连绵起伏,犹如一条奔腾的巨龙。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向上到达山顶,便是生茂源生态农业园。在这里,种植果树、粮油作物和养殖肉牛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果树下种植牧草或青贮玉米作为肉牛主要饲料,牛粪经过处理可用于蚯蚓养殖,以及果树、粮油作物、牧草的肥料。“这样一个循环,既实现肉牛场的粪污得到有效利用,避免了污染,又节约了种植果树和粮油作物的肥料成本,还提高了水果的品质,可谓一举多得。”该生态农业园负责人陆伦生介绍。
生茂源生态农业园是开江“果林+”生态种养模式的典型之一,但开江“果林+”的内容却不止于种植或养殖,更延伸到了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物流、电商等领域。构建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全产业链配套,以科技为引领,多种利益联结机制结合,实现标准化、示范化,才是开江“果林+”发展的目标。
借力“双城”东风 生态农产品市场更加广阔
对接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的工作要求,达州提出了将聚焦粮油、生猪、柑橘、蔬菜、茶叶、中药材、水产等主导优势特色产业,与重庆市的万州区、开州区联手打造川东北渝东北优质粮油、果蔬、茶药、健康养殖等产业集群,建设万达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示范区,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农业产业支撑。
借力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开江在乡村振兴之路上雄心勃勃。特别是在水产养殖方面,万达开三地水产养殖各有特色,养殖总面积达29.8万亩。下一步,开江县将联合万州、开州、梁平、大竹、宣汉等全力打造30万亩川渝特色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形成沿北纬31°线特色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带,在全国创响“开江小龙虾”“开江大闸蟹”“开江优质大米”品牌。
为了进一步打通特色农产品的对外销售通道,开江组建了2个“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建成“开江县为农服务中心”,与京东集团、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等电商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建成了特色水产、优质大米等4个“网上农场”。由此,开江特色农产品将从川渝市场走向更加广阔的全国市场。(作者单位/《乡村振兴》杂志)(责编/冯雅可)